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72 题号:9234272
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CO可用于炼铁,已知:Fe2O3(s)+ 3C(s)=2Fe(s)+ 3CO(g) ΔH 1=+489.0 kJ·mol1
C(s) +CO2(g)=2CO(g) ΔH 2 =+172.5 kJ·mol1。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高炉煤气得到的CO与空气可设计成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液)。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CO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在两种温度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①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___________________K(填“>”或“=”或“<”)。

②一定温度下,在容积相同且固定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加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物投入量1molCO2、3molH2a molCO2、b molH2
c molCH3OH(g)、c molH2O(g)

若甲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0.8倍,要使平衡后乙与甲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c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定温度下,此反应在恒压容器中进行,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H2的体积分数不变 c.c(H2)=3c(CH3OH)   
d.容器中密度不变        e.2个C=O断裂的同时有3个H-H断裂
(4)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2(g) + 6H2(g) CH3OCH3(g) + 3H2O(g)。已知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投料比[n(H2) / n(CO2)]的变化曲线如图,若温度不变,提高投料比n(H2)/n(CO2),则K将__________;该反应H_________0(填“>”、“<”或“=”)。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研究NOx、SO2、CO等气体的无害化处理对治理大气污染、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2SO2(g)+O2(g)2SO3(g) H1=-196.6kJ•mol-1
2NO(g)+O2(g)2NO2(g) H2=-113.0kJ•mol-1
计算:NO2(g)+SO2(g)SO3(g)+NO(g)的H=______kJ•mol-1
(2)对于上述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该反应在理论上可设计为原电池
B.反应气体分子数不变,因此反应熵变较小
C.若反应是基元反应,每一次分子间的碰撞均为有效碰撞
D.若将NO2中的氧原子用18O标记,一段时间后会出现18O标记的SO2分子
(3)在恒温恒容下,将NO2与SO2以体积比1∶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C.SO2和NO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D.每生成1molSO3消耗1molNO

我国科研工作者经过研究,可以用不同方法处理氮的氧化物,防止空气污染。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活性炭(足量)和NO,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 H2=-574.5kJ•mol-1NO和N2的物质的量变化如表所示:
物质的量/molT1/℃T2/℃
05min10min15min20min25min30min
NO2.01.160.800.800.500.400.40
N200.420.600.600.750.800.80
(4)0~5min内,以CO2表示的该反应速率v(CO2)=______计算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_____
(5)第15min后,温度调整到T2,数据变化如表所示,则T1______T2(填“>”“<”或“=”)。
(6)若30min时,保持T2不变,向该容器中再加入NO、N2、CO2各2mol,则此时反应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了在C(s)+2NO(g)N2(g)+CO2(g)反应中,活性炭搭载钙、镧氧化物的反应活性对比。在三个反应器中分别加入C、CaO/C、La2O3/C,通入NO使其浓度达到0.1mol/L。不同温度下,测得2小时时NO去除率如图所示:

(7)据图分析,490℃以下反应活化能最小的是______(用a、b、c表示)。
(8)若某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00,则反应达到平衡时NO的去除率为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3-04-23更新 | 198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在催化条件下制备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系能量体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1)25℃、100kPa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反应一般认为通过两个步骤来实现,能量变化过程如图所示(25℃、100kPa)。总反应的焓变___________(用表示),写出决速步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
合成总反应在起始物时发生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设体系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在条件下的、在条件下的(温度)如图所示。图中对应等温过程的曲线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
(3)
在刚性容器压强为时,乙酸甲酯与氢气也可生成甲醇,主要发生如下反应:。一定温度下,以
的投料比进行反应,乙酸甲酯转化率与气体总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A点时,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②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__(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列出计算式,不要求计算结果)。
2024-01-12更新 | 37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研究二氧化碳甲烷化对资源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相关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I.CO2(g)+ 4H2(g)CH4(g)+2H2O(g) ΔH1= - 165 kJ·mol-1
Ⅱ.CO(g)+3H2(g)CH4(g)+H2O(g) ΔH2= - 206 kJ·mol-1
Ⅲ.CO(g)+H2O(g)CO2(g)+H2(g) ΔH3
请回答:
(1)ΔH3=___________kJ· mol-1。 在低温下反应Ⅲ才能自发进行,则ΔS__________0 (填“>”、“<”、“=”)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以n(H2):n(CO2):n(CO) =4∶1∶1 充入容器,维持压力为0.1 Mpa,测得不同温度下CO2、CO转化率如图所示。

①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D→B过程中,升高温度使反应I和反应Ⅲ的CO2转化率均提高
B.比较A点和C点,转化率CO大于CO2,说明反应速率Ⅱ大于I
C.约660 ℃以前,以反应I、Ⅱ为主,约660 ℃以后反应Ⅲ为主
D.比较A和F,升高温度使反应Ⅲ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致
②计算E点时,反应Ⅲ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③已知甲烷的收率[Y(CH4) =×100%],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n(H2)∶n(CO2)=4∶1,探究不同压强下甲烷的收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画出0.1Mpa时甲烷的收率与温度变化曲线_______

(3)据报道,Pd—Mg/SiO2 催化CO2甲烷化的机理如图所示,写出生成CH4的最后一步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020-12-11更新 | 2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