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1 题号:9372877
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水体富营养化、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已知:反应Ⅰ.2NO(g)+O2(g)2NO2(g) ΔH1=-112 kJ/mol;
反应Ⅱ.2NO2(g)N2O4(g) ΔH2=-24.2 kJ/mol;
反应Ⅲ.3O2(g)2O3(g)  ΔH3=+144.6 kJ/mol;
(1)大气层中O3氧化N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NO(g)+O3(g)3NO2(g) ΔH4=________
(2)某温度下,向1L刚性容器中投入1mol O2发生反应Ⅲ,5min时压强变为原来的0.9倍后不再变化。
①5min内O3的生成速率v(O3)=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平衡时O2的转化率α(O2)________30%(填“>”“=”或“<”)。
(3)常温下,向压强为pkPa的恒压容器中充入2molNO和1molO2,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平衡时NO和N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mol和1mol,则常温下反应Ⅱ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_kPa-1(已知气体中某成分的分压p(分)=×p(总),用含p的式子表示)。
(4)工业上常用氨气去除一氧化氮的污染,反应原理为:4NH3(g)+6NO(g)5N2(g)+6H2O(g)。测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lg Kp=5.0+ (T为开氏温度)。
①该反应ΔH_______________0(填“>”“=”或“<”)。

②一定温度下,按进料比n(NH3)∶n(NO)=1∶1,匀速通入装有锰、镁氧化物作催化剂的反应器中反应。反应相同时间,NO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上图。NO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反应温度高于380 ℃时,NO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CO可用于炼铁,已知:
Fe2O3(s) + 3C(s)=2Fe(s) + 3CO(g) ΔH1=+489.0 kJ·mol1
C(s) +CO2(g)=2CO(g) ΔH2=+172.5kJ·mol1
则CO(g)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
(2)分离高炉煤气得到的CO与空气可设计成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液)。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
(3)将CO2和H2充入1L的密闭容器中,在两种温度下发生反应:
CO2(g) +3H2(g)CH3OH(g) +H2O(g)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见图1。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
②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K___K(填“>”或“=”或“<”)。
   
③一定温度下,往该容器中投入1 molCO2、3 mol H2,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若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的0.8倍,则CO2的平衡转化率=____
2019-09-18更新 | 119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界的新型燃料,在未来可能替代汽油、液化气、煤气等并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工业制备二甲醚在催化反应室中(压力2.0~10.0Mpa,温度230~280℃)进行下列反应:
①CO(g)+2H2(g)CH3OH(g) △H1=-90.7kJ·mol-1
②2CH3OH(g)CH3OCH3(g) +H2O(g) △H2=-23.5kJ·mol-1
③CO(g)+H2O(g)CO2(g)+H2(g) △H3=-41.2kJ·mol-1
(1)若要增大反应①中H2的转化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
A.加入某物质作催化剂B.加入一定量CO
C.反应温度降低D.增大容器体积

(2)在某温度下,若反应①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1 mol/L,c(H2)=2.4 mol/L,5 min后达到平衡,CO的转化率为50%,则5 min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若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CO)=4 mol/L,c(H2)=amol/L;达到平衡后,c(CH3OH)=2 mol/L,a________mol/L。
(3)催化反应室中总反应3CO(g)+3H2(g)CH3OCH3(g)+CO2(g)的△H________;830℃时反应③的K=1.0,则在催化反应室中反应③的K______1.0(填“>”、“<”或“=”)。
(4)二甲醚的燃烧热为1455 kJ·mol1,则二甲醚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甲醚燃料电池”是一种绿色电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b电极是________极,写出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257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I.CO可用于高炉炼铁,已知:
Fe3O4(s)+4CO(g)=3Fe(s)+4CO2(g) =a kJ·mol-1
3Fe2O3(s)+CO(g)=2Fe3O4(s)+CO2(g)=b kJ·mol-1
(1)反应Fe2O3(s)+3CO(g)=2Fe(s)+3CO2(g)=______ kJ·mol-1
Ⅱ.某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8mol CO2(g)、16 mol H2(g)发生反应CO2(g)+H2(g)⇌CO(g)+H2O(g)。反应15min后达到平衡,此时CO2的转化率为75%。
(2)0~15min内用二氧化碳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计算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
Ⅲ.捕碳技术是指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的各种科学技术的统称。目前NH3和(NH4)2CO3,等物质已经被用作工业捕碳剂。
(3)用(NH4)2CO3捕碳的反应为。为研究温度对(NH4)2CO3捕获CO2效率的影响,将一定量的(NH4)2CO3溶液置于密闭容器中,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保持其他初始实验条件不变,分别在不同温度下,经过相同时间测得CO2气体浓度,得到的趋势图如图所示。

①c点的逆反应速率和d点的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c______(填“>”“=”或“<”)vd
②b、c、d三点的平衡常数KbKcKd 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2020-11-28更新 | 1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