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隋唐 > 白居易(772-846)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85 题号:18789205
根据古诗文的学习经验,完成小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初出城留别

白居易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

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注释:①青门:京城东门

随园记

袁枚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园倾且颓弛禽鸟厌之百卉芜谢。

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己巳三月记。

(选文有删减)


注释:①翕然:络绎不绝的样子。②岫(xiù):山穴,山洞。③宧(yí)窔(yǎo):房屋的东北角与东南角。④繁瘠(fán jí):繁多。⑤夭阏(è):《庄子·逍遥游》。“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夭谓折,阏为阻塞之意。此指没有改变山原来的形势。
1.借助表格提示方法,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方法借鉴

文言语句

字词释义

课内迁移法: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1)______
成语推断法:移风易俗仍名曰随园,同其音,其义。(2)______
语境推断法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3)______
查找字典:①用;②派,差遣;③让,令;④假若,假使。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4)______(填写序号)

2.翻译下面句子。
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3.根据文意,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后 三 十 年 园 倾 且 颓 弛 禽 鸟 厌 之 百 卉 芜 谢
4.结合丙文相关语句,分析袁枚取名“随园”的原因。
5.根据小组对话,读文人之“归”。
组员:①______(朝代)的陶渊明在《归去来辞》中写:“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白居易和苏轼也在诗词中写到“归”字。可见,“归”字是理解诗歌的文眼。
组长:“归”本意是“返回,回到本处”的意思,社会动荡,宦海沉浮,经历其中的文人们赋予“归”更丰富的内涵:②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苏轼吟“一蓑烟雨任平生”,白居易唱“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袁枚取园名为“随园”。根据知人论世的方法,我们可知这三个人物志趣追求的异同在于:③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元微之

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下至家人,幸皆无恙。长兄去夏自徐州至,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字同来。顷所牵念者,今悉置在目前,得同寒暖饥饱,此一泰也。江州风候稍凉,地少瘴疠。乃至蛇虺蚊蚋,虽有,甚稀。湓鱼颇肥,江酒极美。其余食物,多类北地。仆门内之口虽不少,司马之俸虽不多,量入俭用,亦可自给。身衣口食,且免求人,此二泰也。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白石为桥道,流水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惟忘归,可以终老。此三泰也。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今故录三泰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我万里,瞥然尘念,此际暂生。

(选自《白氏长庆集》,有删节)


【注】①微之:即元稹,微之是他的字,唐代诗人。②诸院:同一大家族中的各支。③奉:安适。④瘴疠(zhàng lì):指南方湿热地区流行的恶性疟疾等传染病。⑤虺(huǐ):毒蛇。⑥门内之口:家里的人口。⑦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⑧墙援:篱笆墙。⑨瞥然:形容时间短暂。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有诸院/孤小弟妹六七人提挈同来B.仆/去年秋始游庐山
C.见/云水泉石D.不觉/欲曙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周(          )                 (2)去(          )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大抵若是,不能殚记。
4.除了对美景的赞叹留恋外,作者在文中还表达了什么情感?
2020-04-28更新 | 7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冷泉亭

白居易

①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②A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冷冷,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B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彻,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苦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咳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③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尹造作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

④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注释】①冷泉亭: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飞来峰下。②为甲:数第一。③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倍寻:两寻,合古尺一丈六尺。④导和纳粹:引导人们心情平和,吸取纯洁的养分。⑤蠲(juān):消除。析酲(chéng):解酒。⑥床:喻亭似床。⑦矧(shěn):况且。
(1)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字。

文言字词

方法

解释

见辄除课内迁移法:乃记之而(《小石潭记》)A____________
吾继之课内迁移法:曰:教学相长也(《虽有佳肴》)B____________
可谓佳境参考成语法:精竭虑C____________
能事查阅字典法:①完毕,结束;②都,全部。D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山树盖/能以径寸之木,宫室、器皿……(《核舟记》)
B.眼耳尘/其翼若垂天云(《北冥有鱼》)
C.斯所以最余杭甲灵隐也/故外户不闭(《大道之行也》)
D.是五亭相望/苛政猛虎也(《礼记》)
(3)文中写景非常精彩。请从第②段中任选一画线句品析其表达之妙。
(4)本文与《小石潭记》都是游记作品,请从写景、打情两个角度对比分析两文内容方面的异同。
2022-07-28更新 | 13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庐山草堂记(节选)

[唐]白居易

医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明年春,草堂成。三间两柱,二室四牖,广袤丰杀,一称心力。洞北户,来阴风,防徂署也:敝南薨,纳阳日,虞祁寒也。木斫而已,不加丹:墙坛而已,不加白。砌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纻帏,率称是焉。

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至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予自思:从幼迨老,若白昼,若朱门,凡所止,虽一日二日,辄覆篑土为台,聚举石为山,环斗水为池,其喜山水病癖如此!一旦蹇剥,来佐江郡,郡守以优容抚我,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卒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选自《白氏长庆集》)


[注释]①匡庐:庐山。②腋:引申为“傍”。③丰杀:增减。④徂暑:盛夏。⑤祈寒:严寒。⑥幂:覆盖。⑦嗒然:身心俱遮,物我两忘。⑧矧:况且。⑨蹇剥:遭受挫折,此前一年,宰相被节度使派人暗杀。白居易上书“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因而触怒权贵,被贬江州司马。
(1)根据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语。
文言字词方法解释
若白屋,若参考成语法:近朱者赤A
洞北,来阴风课内迁移法:月色入户B
乐天来为主字源推测法:字形像一个吃饱的人张着嘴,背着器皿掉过头去。指吃完转身准备离开。
C
其境查阅字典:①在战争或竞争中取得优势。②超越。③美好的、优美的。D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介峰寺间,境胜绝     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B.太原人白乐天见爱之   环而攻之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三宿后颓嗒然             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D.郡守优容抚我             大王加惠,大易小(《唐雎不辱使命》)
(3)《陋室铭》让我们领略了刘禹锡“陋室不陋”的高洁傲岸。白居易的庐山草堂是否“以陋显美”?结合本文内容分析。
(4)结合文中表示白居易心情心绪的词语,请梳理归纳白居易的性格志趣。
2023-06-24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