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各学派思想和谐共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
(2)儒家的创始人是谁?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3)老子创立的学派叫什么?该学派有什么思想主张?(至少写一个)
(4)“法治改革”是什么学派的主张?
2022-11-1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榕江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与这一说法相符的史实是(     
A.灿烂的青铜文明B.先进的铁器时代
C.繁荣的百家争鸣D.图强的变法改革
4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魅力永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中的文字统称为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一朝代开始
(2)材料二图示反映了哪一朝代的哪一历史事件

材料三

               墨子                         孟子                         庄子                                 韩非


(3)材料三中的思想家们在什么时期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这一局面为什么

材料四


它是现今留存最早的官方定本石经,内容为儒家七部经典。汉代开始,普通人可以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儒家经典作为官方法定教科书,成为指导社会发展的伦理道德典范,官学私学规模空前。石碑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强大载体,成为梳理传统文化的重要凭据。

——摘编自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解说词


(4)阅读材料四回答,最早把儒家经典定为“官方法定教科书”的是汉代哪一位皇帝嘉平石经具有怎样的历史价值
2022-09-2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代,中国思想和文化经历了一次伟大的突破。一批又一批思想家先后涌现并成为中国思想的象征或代表,他们纷纷立说,成一家之言,使中国历史第一次享受了思想自由和争鸣的蜜果,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基因。

-----摘编自《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


(1)材料一中“中国思想和文化经历了一次伟大的‘突破’”指哪一历史事件?并简述这一事件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产生的文明。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演化,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使佛教从中国传播到了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研究》


(2)中华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产生的文明”,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列举唐朝时期有关佛教传入和传播的史实。

材料三:习近平主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应当如何坚持“文化自信”?
2022-09-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这些信息反映出(     
政治:商鞅变法
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A.社会的大变革B.国家逐步统一C.社会动荡变化D.民族融合加速
7 . 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下图是关于哪一知识点的梳理(     
A.科学技术发达B.百家争鸣出现C.地方书院兴起D.儒家学派形成
8 . 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正因为时代、角度不同,所以许多历史人物对思想文化活动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班固《汉书艺文志》


(1)你认为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二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2)材料二中,中国古代文化遭受到的第二次“厄运”是指什么?

材料三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3)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作者分别怎样评价董仲舒?
(4)结合材料二、三,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材料四   其实佛教是一个极广泛的称呼,也可以说是印度带来的文化,渗透到中国的思想,文学,美术,建筑,科技和民俗各方面的一个概称。它一方面需要与中国固有的信仰不发生根本的冲突,才能两者相折中的互相融合。另一方面则是在这条件下,它也就无孔不入。

——倪端《历史的主角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5)请结合魏晋南北朝文化成就,说明佛教怎样“渗透到中国的美术、建筑”。
(6)通过对上述材料,你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有哪些认识?
2022-08-1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结合本学期你学到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我国境内,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2)我国古代流传着大量的有关人类起源和古代先民事迹的神话与传说,写出你最喜欢的一个。
(3)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4)造福千秋的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水利枢纽,主持修建它的人是谁?
(5)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指的是哪一历史现象?
(6)现在,我们了解历史的方法很多,请你举出两个。
(7)通过一学期的历史学习,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收获或是感悟。
2022-08-1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舒兰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构成中国内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种共同的书面语是为中国提供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的一种重要力量。

——《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这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文化学者易中天《百家讲坛》

材料三   


            
图一造纸工艺流程图(局部)图二东晋书法作品(局部)
(1)材料一中的“商朝的书面语”是指哪种文字?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字在中国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材料认为“这种共同的书面语”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的“大辩论”是指哪一历史事件?为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提供理论支持的是哪一学派?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大辩论”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3)对材料三图一造纸工艺的改进贡献最大的人是谁?图二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这幅作品是什么?书法艺术的发展与图一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2022-08-1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