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穿越时空的伟大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摘自《战国策》

材料三:那个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使中国出现了空前思想解放局面,产生了许多思想流派,被后来许多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所推崇。


(1)依据图片及材料一中的文字描述,指出“穿越时空的伟大工程”的名称。这一工程修建于哪一历史时期?
(2)材料二中“商君治秦”是指历史上哪一重大改革事件?该事件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使中国出现了空前的思想解放局面”被后世称作什么?该局面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争霸形势图》

材料二


图1刻有文字的甲骨                              图2 统一文字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鲁教版《中国历史》六上


(1)材料一图中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2)材料二图1中文字被称为什么?根据图2结合知识写出统一文字的重要历史意义。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百家争鸣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2022-08-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长垣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以下不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活跃的原因的是(     
A.私学兴起,下层人民可以接受教育
B.战争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C.统治者重视人才培养
D.社会生产力进步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   他认为,只是依靠君主和臣下的才干来治国,国家的强盛只是暂时的,这些优秀的人才一旦去世,昔日的富强必将走向衰落;只有依靠稳定的法制,才能使国家的前途不至于走入上述覆辙。于是他提倡“法治”,反对空谈仁义,想要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他的才干也得到了当时最有才能的统治者的赏识。

材料三   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极富创造力,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此伏彼起的各种学术思想除了外来的佛学,几乎都渊源于春秋战国时代,都受到诸子百家之学的深远影响。


(1)据材料一他”是哪一思想学派的创始人?与“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相关的教育举措是什么?
(2)据材料二,“他”是谁?根据材料概括“他”的思想主张。
(3)材料三反映出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局面”有何影响?
2022-08-11更新 | 84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齐国国君在稷下(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设立学宫。先生与各派著名学者在此传道、授业、解惑。如孟子两次入齐讲授儒家思想,时间长达30年,被授予上卿。荀子15岁就到此学习,后来成为稷下的学术大师,培养出李斯和韩非等杰出人物。齐宣王时,稷下学宫有数百千人,其中有成就的往往被录用为齐国的各级官吏。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

材料二   

朝代

秦朝

西汉前期

隋朝

唐朝前期

治国思想或策略

推广法家,中央集权

汉初采用黄老思想,休养生息。汉武帝时,罢黜百家,尊崇儒学

隋文帝推行法治,同时又重视德礼教化。隋炀帝实行法家的严刑峻法

推崇儒学,又吸纳道家无为的思想,还很重视以法治国的思想

——摘编自李丹《论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嬗变》


(1)根据材料一,推断稷下学宫的创办时期与性质。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汉时期治国思想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前期治国思想相近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则材料体现的思想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2022-07-19更新 | 106次组卷 | 3卷引用:七上期末模拟卷(三) -【历史必考一句话】2022-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期末复习手册与同步真题精准练(部编版)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东晋《汉书·董仲舒传》“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学校)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解读:汉武帝时期,亚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名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

材料三   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班固《汉书艺文志》


请回答
(1)根根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孔子宣扬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白马寺和青城山分别是什么宗教建筑?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的教育措施和目的。
(3)材料三中,你认为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通过对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和学习,你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有哪些理解和认识?
2022-07-1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社变化的是(       
A.诸子百家,思想大争鸣B.各诸侯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C.甲骨文开始用于记事D.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022-07-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互爱互利)“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尚贤”(选贤与能)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1)材料一中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兼爱”“非攻”是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

材料二



(3)材料二反映了汉代哪一科技成就的工艺流程?为这个成就的改进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这一科技发明对人类有何贡献?

材料三: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4)据材料三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2022-06-26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第一个霸主是______;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
2022-06-23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哲思一脉】

材料一:一般认为,他是中国古代私学的创始人……在他的私学里,只要你好学、想学,就“有教”,至于你原先和现今的情况怎么样,是不必过问的,那叫“无类”。


——摘编自陈雪良《春秋史》


(1)图片人物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指出他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局面的举措及其教育主张。

材料二:两种社会现象:一种是各个学派独立地阐述学说思想,学派之间相互问难,进行辩论;另一种是游说诸侯。战国的诸子百家主张学以致用,推出自己的政策主张、治国方略,不可避免与诸侯及其官员发生争鸣。……孟子曾游说于齐、魏、滕、薛、宋、郯、梁等国,慷慨陈词,阐述儒家的理论和政见。

——樊树志《国之概要》


(2)材料二中的“两种社会现象”是哪一个思想局面的表现?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诸子百家”活动产生的影响。

【医学传承】

材料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在《伤寒杂病论》等古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抗疫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习近平特别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中国新闻网《医圣祠前观古今,习近平“把脉”中医药发展》2021年5月13日


(3)材料三中提到《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应用了他的哪一理论?根据材料,我们应如何传承中医药精华、守正创新?

【人与自然】

材料四: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都江堰水利工程由谁主持修建?根据材料四说明该水利工程的建成对周边地区的农业有什么影响?

材料五:贾思勰强调“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掌握农作物的生产规律,依据天时地利的具体特点,合理使用人力,谋求事半功倍。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5)依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贾思勰的主张是通过他的哪部著作体现出来的?这部著作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怎样的科学精神?
2022-06-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