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1 .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下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政治:商鞅变法
●经济:牛耕的推广
●思想文化:百家争鸣
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早期人类的活动D.民族关系的发展
2022-06-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阳光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材料三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华局面。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哪一朝代?
(2)材料二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根据材料二指出,他的主要治国思想是什么?
(3)材料三中“旧的社会制度”和“新的社会制度”分别指什么?“学术繁荣的局面”又指什么?
(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3 . 某校初三年级三班同学就“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开展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明信片设计活动:写出下图明信片设计稿反映的主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及社会进步的影响。

(2)同学们在梳理知识点时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并展示了其中的片段,请你帮他们完成A、B、C、D处的内容。
时间历史事件核心思想倡导者
14---16世纪文艺复兴A但丁、达·芬奇
17-—18世纪B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伏尔泰、孟德斯鸠
19世纪末辛亥革命三民主义C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D陈独秀等
(3)请写出知识卡片中提到的“新文化运动”有何积极作用?
(4)依据所学知识,请你简要分析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2022-04-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五四学制)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面临着激烈动荡的大变革,下列史实不能够反映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是
A.百家争鸣B.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C.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D.农民大起义
2022-04-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百家争鸣

材料   百家争鸣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其自身的内在原因。春秋战国之前,教育就已经实现了发展,但是教育权却集中在官府手中,只有少数贵族能够接受教育。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教育下移,典型代表就是孔子,他的有教无类的思想培育了大量的人才,为百家思想的兴起提供了人才基础。稷下学宫等学术争鸣团体的出现,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平台,造就了一批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例如荀子和韩非子等。当权者也没有实行文化领域里的专制政策,而是实行开明的文化政策,营造了自由的学术氛围。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学、数学、农学等自然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拓宽了人们的眼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百家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自然技术方面的基础。

——摘编自韩丹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兴起之原因探究》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①春秋战国之前,官府垄断教育。(     )
②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教育家。(     )
③稷下学宫是官办高等学府。(     )
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加强了文化控制。(     )
(2)据材料,概括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2022-04-2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关注历史教材的科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2016年第1版第二单元目录


材料二   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问题
(1)材料一中的横线上应该填上什么内容?
(2)材料二中的“这一时期”指哪一时期?根据材料,归纳“兼并战争”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源头活水”的来源。夏商周时期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
2022-04-21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忠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新性发展,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化政策营造了不同的文化环境,对历史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列国在兼并形势下,竞相颁布优惠的人才政策,对不同的学说采取宽松政策。此时,统一的意识形态尚未形成,从而为不同流派的思想得以传播提供了可能的空间。

——于凯《战国史》


(1)战国时期“不同流派的思想得以传播”的局面,在历史上称之为?请你说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治国思想,

材料二:秦简出土情况简表(部分)

秦简名称秦简时限范围其中记载的重要资料
云梦睡虎地秦简战国末期至秦代《秦律十八种》《法律答问》《为吏之道》
青川郝家坪秦简战国晚期至秦代两件木牍,其一为秦王颁布的《更修田律》

——梁俊《秦朝帝王与秦朝文学研究》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的统治受哪一学派影响。列举这一学派的主张?结合秦简信息,简述你判断的依据。

材料三:西汉研习儒学的儒生数量统计表

汉武帝5人
汉昭帝100人
汉宣帝200人
汉元帝1000人
汉成帝3000人

——根据(东汉)班固《汉书·儒林列传》整理


(3)儒生数量的变化与哪项政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政策的影响。

材料四:汉代造纸术的发明史,使书写的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为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摘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纸术的发明对的世界的影响?书法艺术在魏晋时期空前发展,举出代表这一时期最高成就的书法作品?

材料五:图说北魏文化风貌



(5)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魏形成独特文化风貌的相关事件,并说明该事件对华夏民族发展的作用。
2022-04-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确立的宗法封建制到春秋战国时期,已经逐渐瓦解,与其相适应的礼乐文化亦随之衰落。由于现实社会的混乱,促使大批思想家对现实进行反思,提出了一系列救治时弊的措施,于是形成了中国古代史上有名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摘自许结《新编中国文化史》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北魏流行舞蹈“方舞”,舞者佩戴两件头饰,与汉族传统舞蹈“清商乐”相同;下装为白裤、乌皮靴,与西域“龟兹乐”“安国乐”相似。“方舞”音乐安徐、闲雅,近于汉族传统,而脚下动作繁杂丰富,具有西域风格。

——摘编自袁禾《中国舞路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北魏舞蹈“方舞”反映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该特征出现的原因。
(3)综合以上探究过程,概括推动文化繁荣的因素。
2022-04-1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他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

材料二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

材料三   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函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并展开论战,它们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材料四   百家争鸣在经济上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映射了各种力量的壮大崛起,动摇了周天子的地位,又影响着各个诸侯国的政治改革……百家争鸣使文化由原来的教育仅限于统治阶级内部进行的“学在官府”发展为人人都能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知识,对世界观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使文化传播和文明进步都跨入一个新的时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请写出该学派在战国时期的其中一位代表人物。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其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列出其中2点即可)
(3)材机三中的“繁荣局面”在历史上称为什么?请根据材料四概括出这种局面对我国当时的影响?
(4)请谈谈今天应如何对待这些古代思想家的学说。
2022-04-1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昭平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某校历史研学小组以“探究诸子百家,研学古代思想成就”为主题,开展一次研学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研学任务。
【初识诸子百家一一了解】

材料一


春秋
人物:
①____
学派:道家
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人物: 孔子
学派:儒家
主张:②_____、____
战国
人物: 墨子
学派:墨家
主张:“兼爱”“非攻”
人物:韩非
学派:法家
主张:依法治国、君主专制
人物:孟子
学派:儒家
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人物: 荀子
学派:儒家
主张:“礼治”
百家争鸣的影响: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代新儒学——继承】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代讲经图

——《汉书·董仲舒传》


【古为今用学精粹——弘扬】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研学小组列出了各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及其影响,请你帮忙补全研学小组漏掉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哪项措施实现了董仲舒的主张?《汉代讲经图》中的“经”主要是什么内容?
(3)诸子百家的思想中有哪些积极的方面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和利用?(选择一个学派作答即可)我们应传承“百家争鸣”中的哪些精神?
2022-04-1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