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57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无不体现出中国先民的政治智慧,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藩建卫”:西周的统治者把统治的权力、权威和责任委任给属国,属国反过来效忠中央政府并向中央政府纳贡,提供军事支持。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等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实行了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对西周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下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中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补充完整。

材料三 (汉)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今后学者有所统一;始分藩国,而子弟毕侯矣;更铸造币以赡用。

——摘编自《古代历史史料汇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对西汉王朝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文化的认同和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的民族交融、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编自《凤凰网》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
2024-03-1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2023-2024学年(五四制)六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千古一帝,大秦始皇。金戈铁马,横扫六疆。熄尽狼烟,一统江山。

废除封建,集权中央。设郡立县,政通令畅。书同文字,规范度量。

铸铜造币,兴牧扬商。车马同轨,驰道宽广。开拓岭南,扶持农桑。

万里长城,铁壁戍防。五巡天下,饮马长江。雄才大略,威震八方。

驾崩沙丘,举国哀伤。凿山筑陵,龙卧泉乡。八千兵俑,车马金光。

扬我秦风,万世呈强。

——临潼秦陵大祭典,史学家首次为秦始皇撰写的祭文


(1)“集权中央”指秦始皇的什么功绩?
(2)在上述材料中,摘抄出秦始皇关于“文化和经济措施”的文字。
(3)“凿山筑陵”的“陵”指什么?
(4)“八千兵俑,车马金光”指的又是什么?
2024-03-14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蛟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周宣笼络天下的时候,尚且害怕外界的袭扰;抵御袭扰的措施,没有比亲近亲属更好的了,所以用亲属作为周室的屏障。

——译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材料二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一涉及的是什么制度?谈谈“周室”实行该制度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解决分封王国带来的弊端,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西汉初期中央政府面临的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简要概括周代至秦汉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
2024-03-1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一中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主要根据什么关系为纽带而建立的?

材料二: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个材料反映的什么制度?谁创造的?在中央与地方的措施分别是?

材料三:西汉时期,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强而合以逆京师……


(3)为了解决材料三出现的问题,汉朝时期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采纳这个措施的皇帝是谁?
2024-03-1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朝的政治建制

中央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_①_,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右丞相印”封泥          “御史丞印”封泥
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_②_、太尉、_③_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地方


             “南郡侯印”封泥
废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④_,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1)请将表中①②③④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材料二:秦汉是我国多民族形成与发展时期。……她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题凝聚核心。秦汉统一与边疆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同为一体的“华夷一统”的现实。

——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是什么?“秦汉统一与边疆开发”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2024-03-1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王朝与统治。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材料三:汉武帝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1)材料一图显示的是西周的什么制度?其实行的作用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的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说说秦朝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3)材料三内容是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的什么措施?实行此措施有什么作用?
2024-03-12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七年级同学以“探索中华文明”为主题开展了项目式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搜集资料——了解科技文明】
(1)一组同学搜集了我国古代的一些科技方面的名人及其成就。请你按要求完成相应的归类整理,并在每个时期的成就中任选一例进行简介。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②祖冲之圆周率③张仲景《伤寒杂病论》④贾思勰《齐民要术》

属于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______(只写序号)
简介一:______
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______(只写序号)
简介二:______

(2)二组同学查阅了中国古代制度的相关史料,摘抄了如下片段。这些片段分别体现的是哪种制度?
任务二【解读史料——探究制度文明】

(西周)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秦朝领土虽空前广阔,但大部分都是被征服的六国故地。 ……对于五岭等新征服的边远地区,秦始皇设桂林、南海、象等数郡。

任务三【论证观点——宣传丝路文明】
(3)三组同学查阅了古今丝绸之路相关资料后,准备设计一份“万里丝路的前世今生”的历史小报,展示其学习成果。请你结合小报中图片一和图片二反映的历史信息,写一篇80~10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之间的联系)

万里丝路的前世今生

            

图一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

                图二 丝绸之路示意图

“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2024-03-1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历代王朝在治国理政方面都作出了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根本不同在于:封君及其封邑是世袭的,而郡、县长官由国君任免,直接听命于国君,领取俸禄,概不世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度既是适应政治统治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编自赵毅、赵铁峰《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不同之处。简述秦朝实行郡县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汉武帝在位54年,是中国古代统治年代比较长的帝王。汉武帝时代,西汉王朝开始进入全盛时期。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汉武帝表现出雄才大略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材料三:刘秀重建汉朝,天下从乱走向治,从纷争走向统一。王莽改制留下一个烂摊子,加之连年的内战,国家变得凋敝不堪。刘秀以他非凡的胆识才干,遵循“以柔道治之”的方略,创造了“光武中兴”的业绩。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刘秀是如何创造出“光武中兴”的。谈谈你对“中兴”的理解。
2024-03-12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特别重要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汉初,刘邦在地方大封子弟王,称为“诸侯王”。诸侯王的权力很大,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有财政权,可在国内征收赋税。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下令“以秦币同天下之币”。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货币……实行盐铁官营专卖。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状况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部编版

材料四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焚书坑儒”……其他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而汉武帝则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


(1)材料一的图片反映了实行的什么制度?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统治者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二中的文字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地方大封子弟王”带来的问题?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秦始皇、汉武帝统一货币,促进了国家经济的交流与发展。请说出他们统一的货币的名称。
(4)材料四中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态度不同,但其目的相同,他们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影响。
2024-03-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历史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张老师运用了如下学案。结合所学知识

【编制年代尺——理清历史脉络】



(1)根据上面年代尺上的信息,写出①②所代表的朝代,并概括B时期的阶段特征。

【分类整理——解读政治制度】


(2)如下卡片1、卡片2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哪种政治制度?写出卡片3中汉武帝“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措施。
卡片1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皆举亲也。

——《左传》

卡片2
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卡片3
经“文景之治”,武帝时国力上升,在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势力的过程中,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汉帝国走向强盛。

——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变》

【材料研读——提取历史信息】

材料一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故为拓跋氏……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古郡名)来者,皆改之。”

——摘译自《资治通鉴》


(3)上述两则史料反映的是哪次改革的举措?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