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57 道试题
1 . 中国历史上一直将“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出了很多尝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秦始皇像          图B     汉武帝像

材料二

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花样百出,但是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国营贸易事业的经营……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

材料三   秦始皇为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籍。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设五经博士,后又将不治五经的太常博士(官职名)一律罢黜;还建立太学,以五经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所需的人才。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图A人物带领秦国先后攻灭六国,于公元前____年建立了秦朝,他首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____(地方行政制度);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定都____(地名),图B人物在位时采纳____(人名)的“推恩”建议,不费一兵一卒,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材料二中图所示的是秦朝在全国流通的统一货币,请写出它的名称。依据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的不同态度。并指出“五经”包括哪些。
2024-03-1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天下一统】

材料一   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人民安居乐业),立号为皇帝。

——铜方升铭文


(1)“皇帝”是谁? “尽并兼天下诸侯”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定国建制】

材料二   秦朝创立了一整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皇帝的权力,同时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在中央政权机构设置方面的统治措施。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加强统一】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秦朝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意义?
(4)“天下一统”的伟业开创后,秦朝的疆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请你列举秦朝的疆域四至。
2024-03-1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提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阅读图片: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阅读以下三幅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1)根据材料一两幅图片归纳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两大贡献?
(2)根据图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依次归纳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4)综合上述问题和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024-03-1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里、亭等基层组织。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利,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税等制度推向全国。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秦始皇利用法家思想治国,靠严刑峻法以高压统治老百姓,以至于社会矛盾和危机加剧,强大的秦帝国二世而亡。而汉武帝则采用了儒家思想为主的统治思想,如节用裕民、重视道德教化、主张宽猛相济等。

——摘自白岩《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是西周的哪一制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时期的地方制度。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在思想领域采取的政策。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主题加以论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不少于100字)
2024-03-1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人以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这是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属于周的创造。分封出去的邦国,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

——摘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1)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同姓姻亲,建立诸侯国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分封制实施后产生的政治作用。

材料二: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2)请你概括材料二中柳宗元的观点。并分析他持有这种观点的理由。
(3)综上分析,谈谈你对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认识。
2024-03-1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堇鼎               堇鼎腹内铭文
董鼎出土于北京琉璃河。鼎腹内壁铭文证实了文献中关于召公奭以其长子就封于燕的记载。印证了西周实行     制度。

燕地是东北方民族南下的交通要道,对于中原王朝来说,这是一个镇抚边鄙、捍卫王室的重要地区,所以周天子将同姓宗亲的召公封在这里。

—摘编自《北京通史》

材料二 当秦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之时,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秦王朝的建立,使中国历史由诸侯割据称雄的时代进入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代。秦的统一,对于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材料三



—数据整理自《中国人口发展史》等


(1)将材料一画线处补充完整。根据材料一中《北京通史》的记述,分析周天子把召公封到燕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汉人口数量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2024-03-1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创新是贯穿中国古代史的一条明显主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周初年,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以保证周王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材料二


材料三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起兵反叛。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教材

材料四           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沿着这条路,中国将丝绸、瓷器等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葡萄、石榴等。商品和知识交流带来了观念创新。

——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秦始皇首创的什么制度?秦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推行了什么制度?
(3)针对材料三描述的现象,西汉的汉武帝采取了什么建议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题干“         ”应该填写什么?图中A处是这条“通商易货之道”的出发点,A处应该填写哪一地名?这条“通商易货之道”的开通有什么积极作用?
2024-03-1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也是中国封建国家治理体系的探索形成时期,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材料一   秦灭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政治上确立皇帝制度,下设三公为主要的辅佐大臣。地方废除了分封制,新设立了两级行政机构。


材料二   两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时期。到汉武帝时为消除地方对中央的威胁,西汉政权在秦的基础上又采取了新措施进行了政治体系上的巩固,一方面削弱地方诸侯权力,另一方面加强对地方的监察;同时采取措施加强了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最终使西汉进入到鼎盛时期。


根据材料和所学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对应如图图示填入序号相应的统治者或官职名称;观察如图图示的这个政治体系,分析它最大特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汉武帝“削弱地方诸侯权力”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对比秦朝,西汉政府为“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新建立了什么制度?
(3)汉武帝时期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4-03-1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秦汉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正式形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公元前 127 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长期以来我国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我国很早就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是有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郭沫若《中国史稿》


(1)观察材料一,图1反映秦朝推行了哪一地方管理制度? 图2、图3 分别反映秦朝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措施?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汉皇帝”是谁? 请写出他颁布的法令名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我国古代“大一统”的积极作用。
10 .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汉初,诸侯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那时候,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因此社会上有许多富商大贾,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材料三   下图是北魏时穿汉服的文官俑

(1)根据材料一回答: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名称。
(2)观察材料一的图示,指出在统一后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当时在地方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大臣的建议,采取什么措施解决了“诸侯势力强大”这一问题?针对地方上“私人铸币”的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024-03-15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