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1)指出与材料一中图1有关的政治制度。如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补全图中A、B、C处的内容。说出“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的制度名称。

材料二   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图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示反映的历史问题并说出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   大一统国家中实行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对于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加强防御力量、发展民族关系、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都起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大规模农民起义开始发生的时期。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以及专制制度的日益强化,封建专制主义的残暴统治和地主阶级的剥削压榨,引起了农民的不断反抗。

——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大一统国家中实行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产生的影响。
2024-03-2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寓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经济上,秦汉统治者也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摘自《“大一统”之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建立的政治制度。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为巩固统治,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在经济方面,“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汉武帝通过哪些措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3)概括秦始皇与汉武帝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共同作用。
2024-03-2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杰出人物的智慧、意志和社会实践,对历史进程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及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



(1)将材料一中的历史人物按其生活年代的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2)材料二中,就研究秦朝历史而言最可靠的证据是哪两个?(填字母)说明理由。
(3)除了“制度开创”、“思想传承”和“科技创新”三个方面外,请你再选择一个方面,列举(除本题外)任意一位在这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参照表格样式,为其写一句介绍词。
方面: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人物:_______________,介绍词:_______________
2024-03-2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改革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政治制度创新更是历史演进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题表

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延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之义民……”(意为:我将中国作

为统治地,亲自统治那里的民众)

何尊示意图及其铭文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示意图

材料二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实现对“中国”的有效统治,西周统治者推行了什么政治制度?指出汉武帝为解决当时的王国问题而采取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而创立的制度。秦朝为适应国家统一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请列举至少三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地方治理发展的趋势。
2024-03-2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阳江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由于郡县的集权特征和其军事性质能使其调动一切资源……秦朝领土虽然空前广阔,但大部分都是被征服的六国故地。而周朝实行的分封制,使各国在文字、风俗习惯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秦朝采用郡县制来保障对六国的文化影响。对于五岭等新征服的边远地区,秦始皇采纳李斯等人的主张,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摘编自黄栋法《综论秦国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郡县制在当时所具有的制度优势。

材料二   武帝立即批准,并下诏“诸侯王分与子弟邑者”,朝廷均予批准,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可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这一诏令实施后,“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结果“则王子无不封侯而诸侯益弱矣”。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政治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材料中的两位帝王有哪些治国智慧值得我们学习?
2024-03-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朝行政系统简表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易为淫乱,……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不削而稍弱矣。”

——《资治通鉴》

材料三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1)秦统一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请结合所学将材料一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图示以及所学知识,秦统一后在中央设立“三公”,在地方上建立起什么制度?为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答出一点即可)
(3)材料二中的“上”“陛下”指的是谁?主父偃的建议是什么?这一建议有何巧妙之处?
(4)材料三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哪一次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024-03-2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材料一   【寻根溯源——阐释政治文明】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材料二   【以古鉴今——关注科技创新】

希腊人用羊皮作书写材料,但羊皮太贵。东汉时代的蔡伦在改进造纸技术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提出了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渔网作原料造纸的新技术。这一技术不仅使原料来源更为广泛,而且纸的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祖冲之像

材料三   【绽放异彩——吸取文化精髓】



《齐民要术》书影        《兰亭集序》(局部)
(1)请依据材料一左图概括秦朝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
(2)材料一右图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3)依据材料二左图,请概括说出蔡侯纸成为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有利于文化传播的原因。
(4)列举祖冲之成就一例。
(5)材料三为中华古代文化的部分成就,请写出作者;并写出作品或作者的历史地位。
2024-03-2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历代中央政府都采取不同的措施加强对地方管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1)材料一显示的是西周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根据材料二,写出秦国在地方实行的制度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制度产生的深远影响。

材料三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

——摘编自《史记》


(3)材料三中的“上”指的是谁?据材料三,概括“上”面临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4)古代中国的各朝代均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作为一种管理制度,你认为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意义?
2024-03-2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二:


   

秦坑儒谷   汉代讲经图

材料三: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与秦相比,也有损益变革,……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力度,也在不断加强。……通过以上制度、政策的继承与调整,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政体在汉代得到了完善和巩固。

——摘自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材料四: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明代思想家李贽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班固说汉武帝雄才大略,司马光说汉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


(1)以上两段材料分别体现了秦始皇和汉武帝怎样的治国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对此他们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3)根据材料三,概括汉代与秦朝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对地方官员的监察力度,也在不断加强”的具体措施。
(4)你认为应该怎样才能正确地评价古代封建帝王?
2024-03-2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兴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防止再次分裂,秦始皇从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出发,将全国分为数十个郡,郡下设县,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他通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的设置,形成了一整套高度发达的中央管理体系,……

材料二   秦统一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对政令的推行和文化交流造成了障碍;币制的混乱状况也不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面对存在的问题,政府急需为各行各业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材料三   《汉书.食货志》记载:“……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材料四   《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始皇管理地方的制度叫什么?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针对材料二所述的问题,秦政府的统一措施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当时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为此,汉初实行了什么政策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对于国家的改革与发展,你有什么建议?
2024-03-2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