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5 道试题
1 .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

材料二: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材料三: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汉许慎《说文解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了实现“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西周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的制度是谁首创?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3)为了解决材料三中的社会问题,秦朝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写出2点)
2021-09-2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今年10月31日闭幕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制度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特定的目的而制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创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就“中国古代制度”进行了探究,请帮忙完成以下探究问题:
(1)请将下列示意图中①②两处信息补充完整。

(2)下面《周初诸侯国分布示意图》体现了西周哪一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利弊?

(3)根据下列材料指出,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对中国历史有什么影响?

秦朝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4)请分析夏、西周、秦朝时期政治制度不断变化的原因。
3 . 选择怎样的治国方略,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材料一:老子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民与世无争,天下就会太平。

——《七年级历史上册》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材料三:他认为,只是依靠君主和臣下的才干来治国,国家的强盛只是暂时的,这些优秀的人才一旦去世,昔日的富强必将走向衰落;只有依靠稳定的法制,才能使国家的前途不至于走入上述覆辙。于是他提倡“法治”,反对空谈仁义,想要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他的才干也得到了当时最有才能的统治者的赏识,但是由于小人妒忌,他最终并没有亲眼看到这一制度的实现。


(1)材料一中老子是哪一学派创始人?西汉初年哪一政策体现了“无为而治”?
(2)材料二这话是谁说的?他的思想在哪一时期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成为正统思想?
(3)材料三“他”是谁?其思想最先被哪位皇帝使用及他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4 .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看来西周政治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寓封建(注:即分封)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有司之官……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羁?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曾经起到怎样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的“寡人”指的是谁?他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
2021-09-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1.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和民族的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①______”。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国王。从此,②    2    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材料二


——人教版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上》

材料三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



(1)请你结合所学内容将材料一中①②横线内容补充完整。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和作用。
(3)材料三是秦朝确立的什么制度?在地方又推行什么行政制度?
2021-09-1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材料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材料三 秦始皇在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材料四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

材料五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1)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最大不同是什么?分别是哪两个政治制度导致的?
(2)根据材料二,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是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
(3)材料四中的王是谁?“初并天下”是何意?
(4)材料四、五分别反映出秦始皇实行了哪两个制度?
2021-09-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铁路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原文大意:天子到诸侯那里去叫巡狩。所谓巡狩,就是巡视诸侯所守的疆土。诸侯去朝见天子叫述职。所谓述职,就是汇报履行职责的情况。)

材料三 如下图所示


材料四   在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


(1)材料一.二反映了哪个朝代的什么制度?制定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三指出图中第四层代表的是什么人物?依据材料指出该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
(3)依据材料四,指出秦朝在地方推行什么制度?对后世产生什么影响?
2021-09-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材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说说材料中的秦王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三个措施?
9 .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时期的哪一制度?我国古代社会由“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这说明当时的首领继承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二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指出当时有哪此人可以受封为诸侯?

材料三



(3)材料三表明秦朝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图中①空缺处应该填什么官职?

材料四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秦王”指的是谁?“诸侯尽西来”发生在哪一年?
(2)材料二表示的是什么制度?图1中空白①处的官职是什么?
(3)材料三中图2、图3分别反映了秦朝巩固统一的什么措施?秦朝为统一思想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对这位帝王进行评价。
2021-09-04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二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