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75~1851年,英国人口倍增。人口集中点已由农业区转向棉纺织等工业区,棉纺织中心曼彻斯特的人口增加了近11倍。1851年时,英国城市人口占比超过50%,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的变化,由社会经济状况决定,并适应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英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摘编自庄解忧《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的变化》

材料二   1978年以来,中国人口总数不断增长,到2006年人口总数超过13亿,其中城市人口比重情况,如图所示:

   

中国1978-2006年城市人口比重统计图

——摘自赵鑫《建国以来中国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英两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城市化发展不同特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英两国对世界现代化发展作出的贡献。
2023-06-29更新 | 40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真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邮票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是国家的名片,也是时代的印记和社会的缩影。它见证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变迁,记载了一个个重大的历史事件。

   

                       图 《世纪交替 千年更始——20世纪回顾》纪念邮票
请你从邮票中选择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关联的史事,凝练出一个主题,并加以阐释。
(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符合逻辑。)
2023-06-29更新 | 455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历史真题
3 . 中国40年扶贫基本情况表。
   主要扶贫机制贫困人口变化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变化
体制改革主导
的扶贫开发(1978-1985)
农村制度改革从7.7亿人减少到
6.6亿人
从133.6元提高到359.3元
解决温饱
的扶贫开发
(1986-2000)
开发式扶贫战略和贫困县为主的瞄准机制贫困人口下降到4.6亿人从359.3元提高到646.0元
巩固温饱
的扶贫开发
(2001-2010)
开发式扶贫战略和贫困村为主的瞄准机制贫困人口下降到不足1.7亿人从646.0元提高到1275.1元
全面小康的
扶贫开发
(2011-2021)
举全党全国之力持续推进减贫
事业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从1275.1元提高到12588元

——摘编自汪三贵《中国40年大规模减贫:推动力量与制度基础)》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现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50字以上)。
2023-06-26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2(包头卷)-【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内蒙古专用)
4 . 依据教材构建“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历程”思维导图(如图)。这一历程体现了(       
   
A.经济建设的市场化B.现代中国工业化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社会生活信息化
2023-06-19更新 | 780次组卷 | 14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
5 . 道路自信关系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5年3月,蔡元培撰写的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1)材料一中的“先生”是指谁?据材料一,指出他探索的近代化道路。

材料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2)材料二中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胜利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景图片:



(3)材料三共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你如何理解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从苏联模式中走出来,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根据自己国家的具体情况,探索自己的道路。这预示着科学社会主义开始从模式化发展向注重与本国国情紧密结合的特色化发展转变。

——摘编自2018年2月28日《人民日报》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和“苏联模式”的特征,并指出中国是怎样“从苏联模式中走出来”的?科学社会主义从“模式化发展”向“特色化发展”转变,说明了什么?
2023-06-19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第五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6 . 述评题。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通过不断斗争、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不懈努力的历史。

      

阅读以上文字和图片并结合所学,就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分两个阶段进行简要叙述(每个阶段4分),并进行评价。
述评要求:史实正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评价合理。
2023-06-18更新 | 42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真题变式训练主观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2年,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这是广州港由宗主国独立自主的贸易港口变成殖民地性质的贸易港口,并在外贸地位上逐渐衰落的转折点。1843年到1853年,广州港生丝出口量从1430担增加到3662担,而同时期上海生丝出口量则从零增加到46655担。

——摘编自程浩《试论鸦片战争后广州港对外贸易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材料二:清政府统治晚期,除既有的被迫开放的条约口岸之外,主动开辟埠头三十多处,称为自开商埠。面对甲午战争之后的财政困难,总理衙门奏说:计惟添设通商口岸,籍禆饷源。相对于约开口岸中各种主权的丧失,自开商埠由我自握其权……以期振兴商务而保主权。自开商埠的发展,带动了近代工业、金融、通讯、城市建设等经济部门的兴起。

——摘编自刘文俊《自开商埠及城市近代化》

材料三:经过4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形成了一个从经济开放到文化交流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格局,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持续推行对外开放政策,我国已经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开放型经济体系已经形成。

——摘编自沈迅《浅论中国对外开放理论的渐进发展及其意义》


(1)材料一中“广州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是什么条约?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广州港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自开商埠”出现的原因。
(3)材料三中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根据材料三,指出40多年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认识。
2023-06-16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二中国际实验学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中国式现代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探索中,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民本、德治”“仁政与法治”“礼之用、和为贵”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新图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根据时代特点、国情变化和实际问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现代化建设方案。中国式现代化贯通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坚定不移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摘编自《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的提示内容,填写对应的标志性历史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的中国特色。并指出21世纪,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的表现。
2023-06-09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9 . “回望来路,风雨如磐。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历史关头,制定重大历史决议,拨正了航船前进方向。”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领导举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其他许多地区起义,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这些起义大多数失败了。事实证明,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党迫切需要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从进攻大城市转为向农村进军,是中国革命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党开辟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及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材料二   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夹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夹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历史决策。这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建设道路?

材料四   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不断进取,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上述材料均选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共历史上两条道路或两次转折的认识。
2023-06-0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牙克石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10 . 下图所示日录节选自《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史》书。目录中的“”处应填入(     
第二章改革开放的酝酿与高层决策
一、打破思想“坚冰”: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二、大规模三国考察带来的冲击和震撼
三、国务院务虚会对改革开放的初步酝酿
四、达成重大共识的36天中央工作会议
五、
A.中国向何处去:“两个凡是”的严重阻碍B.正式决策改革开放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安徽四川引领农村经济改革兴起D.“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23-06-05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6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