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结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结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6 道试题
1 . 如图为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实验时必须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_______相同,实验时发现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小车运动得越______.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假如小车在平面上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___
2019-01-2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运动和力基础测试题
2 . 300多年前,伽利略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下面是模拟伽利略“推断物体不受力时运动情况”的实验.如图是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由运动到静止的过程(四种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玻璃板、纸板、棉布、毛巾)
(1)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有_____,其合力为_____;在水平方向受到摩擦力,这个力对小车运动状态的影响是_____
(2)为了便于推理得出结论,请将图中的四次实验排出合理的顺序:_____
(3)牛顿在伽利略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广得出:一切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_____状态,这一普遍规律奠定了牛顿的力学基础.
3 . 物体不受力会怎样运动?这个问题不能仅靠理论分析来推测,应尽可能通过实验来回答,为此,设计实验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架设一个斜面,在斜面的某一合适高度作记号A;
②在桌面上铺上毛巾,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③把毛巾换成棉布,重复②中的其余步骤;
④最后去掉棉布,再重复②中的其余步骤;
⑤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1)第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时的停止位置如图所示,读出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并填在表中相应空格处,距离是:_____cm.
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
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较大
小车运动的距离s(cm)18.3026.83
(2)本实验是通过观察小车_____来推断小车的运动趋势的;让小车每次都从A点下滑,目的是_____
(3)分析表中内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_____,小车前进的距离就越_____.(结论)
(4)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推理可得:若接触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轨道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运动,可见,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_____的原因.(推论)
4 . 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实验需要木块进入不同的水平面有相同的初速度,则木块应从同一斜面_____(选填:“相同”、“不同”)位置开始下滑.
(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_____
(3)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做_____运动.
(4)该研究过程中采用了_____(选填:“单纯的实验”、“实验加推理”)的方法.
5 . 在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每次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这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平面上开始滑行时有_________,在越光滑的平面上,小车受到的__________越小,它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它的速度________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得出这样得结论: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物体将____________
2019-01-20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沪粤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运动和力》单元练习题
6 . 如图,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以相同速度分别滑上三种“路面”,记下小车停下的位置,测出小车在水平“路面”上运动的路程,并记入下表.
实验序号“路面”材料小车运动的路程(cm)
1棉布40
2木板70
3玻璃110
(1)为了让该实验探究的变量唯一,需控制小车每次实验在斜面的______高度(选填“同一”或“不同”)由静止开始下滑,以保证每次实验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相同______
(2)通过比较______,可以判断出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
(3)如果有一种“路面”材料比玻璃更光滑,则小车运动的路程将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玻璃“路面”上运动的路程;
(4)“路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行驶的时间越______,小车运动速度减小的越______.若小车在绝对光滑的水平“路面”上运动,即不受阻力作用,小车将______
2019-01-19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 力与运动》质量检测试题
7 .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而伽利略则认为:运动的物体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到底谁说得对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为了研究小车在不同的阻力(摩擦力)作用下速度的变化情况,小明在实验中是通过改变________来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的;
(2)为了探究阻力对运动的影响,实验时应控制________保持不变,你认为小明是通过________的操作来实现这一目的的.
(3)本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在较平滑木板上运动时,小车运动的距离较________,速度减小得较________
(4)根据小明观察到的现象,推理出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将做________运动;
(5)以上探究过程运用了“理想实验”的方法,想想看:在探究________(填实验名称)时也运用了此方法.
2019-01-17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八章 运动和力单元测试题
8 . 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不难发现: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
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必须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_____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可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又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乙),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大小可通过小车_____表现出来.
2019-01-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知识归纳测试题
9 . 如图所示,在研究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________高度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在平面上开始时具有________;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小车运动距离________,速度减小得________,由此可推理出的结论是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________   
2019-01-07更新 | 324次组卷 | 1卷引用: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八章 力与运动 单元练习题
10 . 伽利略等科学家曾作如图所示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处滑下,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平面的运动情况.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处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
(2)在分析现象时,一般人常注意的是:小车在毛巾上运动时所受的_____大,所以运动距离短.而科学家们却注意到:小车在较平滑的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更远,并由此推想,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物体将_____.著名的_____定律就是在这样.
2019-01-07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七章《力与运动》单元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