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1 道试题
14-15八年级上·湖南株洲·期末
1 . 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

(1)应选择 ________ 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
(2)如果在像的A′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 ________ 承接到像A′(填“能”或“不能”)。
(3)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 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乙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丙中的 ________ (填序号)。
2016-12-07更新 | 568次组卷 | 3卷引用: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4章 多彩的光》知识过关检测试题
2013·江苏淮安·中考真题
真题
2 . 依据日常生活经验,小明同学认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在平面镜的后方,但具体在什么位置不能确定.经过思考,小明设计出探究方案,装置如图所示.

(1)图中的玻璃板具有既能______光线,又能透射光线的特点.
(2)实验中选用橡皮泥的作用是______,此操作过程需注意的是______
2016-12-06更新 | 108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真题变式汇编13-18题
12-13八年级上·江苏南通·期中
3 . 如图,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________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实验加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的关系;
(3)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________
2016-12-06更新 | 1124次组卷 | 6卷引用:2013届湖北省黄冈教育网九年级中考模拟物理试卷B
4 . 小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处放一支蜡烛A,小成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成同学用左手将蜡烛A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________ (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的。点燃后,烛焰高8cm,则B蜡烛的“烛焰”高________ cm;
(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成最好在________ 的环境中进行 (选填“较亮”或“较暗”);
(3)小成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________ (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
(4)小成以5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s时,B蜡烛应与A相距________ 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2016-12-06更新 | 74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3届江苏泰兴实验初级中学初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
5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6 . 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丽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3)小丽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填“实”或“虚”)像。
2016-12-06更新 | 359次组卷 | 5卷引用:2012届辽宁省营口市中考模拟(二)物理试卷
7 . 小红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填“实”或“虚”);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并且 _____(填“远离”或“靠近”) 玻璃板。
2016-12-06更新 | 389次组卷 | 6卷引用:2011-2012学年度山东泰安友好二中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11-12九年级下·江苏盐城·期中
8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
①厚为2mm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的透明玻璃;
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
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 ________  (填序号).       
(2)如图所示,点燃A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 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________ ,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9 . 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_____的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_____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_____像;
(4)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_____.
2016-12-06更新 | 878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版初二物理光现象专项训练(全国)
10 . 图是某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点燃蜡烛后,某同学发现镜中出现了A蜡烛两个不重合的像,这是由于光_______造成的;为了保证实验效果,他们应选择______(选填“平面镜”、“较薄的平板玻璃”或“较厚的平板玻璃”)做实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