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4 道试题
1 . 菜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两个相同的跳棋、白纸和刻度尺.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使玻璃板_____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选填“有膜”或“无膜”).
(2)用镀膜玻璃板和跳棋做实验,实验环境有:①几乎无光的实验室,②有阳光的实验室,在_____中进行实验效果好(选填“①”或“②”).
(3)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主要原因是:_____
(4)在白纸上沿跳棋A和B的边缘画圆,测出物距u和像距v的值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物距u/cm

3.39

5.11

6.39

像距v/cm

5.22

6.51

①如图(乙)所示,第1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像距v1_____cm.
②该同学发现三次实验的像距都比物距略大一些,原因是:_____(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刻度尺测量像距时存在误差               B.玻璃板有一定厚度
C.物和像的标记点不对应          D.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
2019-01-22更新 | 2119次组卷 | 13卷引用:2018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物理试题
2 . 小林用一个较厚的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选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好处是便于确定 _____ 。为了比较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_____
(2)如图甲点燃一根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左侧,人眼在玻璃板的 _____ 侧(选填“左”或“右”)正对玻璃板观察蜡烛的像,将另一根与之相同的蜡烛 _____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该蜡烛,观察到与左侧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这表明像与物的大小 _____ ,在白纸上记录下蜡烛和像的位置,将一个光屏放在右侧蜡烛的位置,光屏上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 像,他多次更换左侧蜡烛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平面镜成像特点。
(3)小林从侧方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能看见两个形状相同的蜡烛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这是因为玻璃板的两个面对光都有 _____ 作用而形成的。请你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乙中画出发光点S通过M面所成的像Sˊ _________ (保留作图痕迹)。
2018-10-25更新 | 243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12月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3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关系;
(2)该实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_,从而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成像的清晰度比日常使用的平面镜___________(选填“好一些”或“差一些”)
(3)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决以上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此时若将蜡烛A靠近玻璃板时,则像将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移动,像的大小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6)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接着就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______,再分别测量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判断像与物是否关于平面镜对称。
4 .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1)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用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器所在位置放上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能/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5)将蜡烛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18-09-17更新 | 506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4-2015学年辽宁大石桥水源镇二中初二上期期末检测物理卷
5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
(3)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玻璃板10cm处,此时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_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像。
(4)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18-08-02更新 | 2062次组卷 | 12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第一初级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物理试题
6 .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

(1)让一细光束沿纸板E射到镜面O点,在纸板F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 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___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方向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
(3)学习小组还想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①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_____
②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关系;
③小组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6.20

8.60

10.35

13.5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6.20

8.60

10.35

13.50


观察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2018-05-26更新 | 5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物理试卷
7 . 小明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小明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
(2)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该选择_____(选填)玻璃板.
(3)他应选取两支外形_____(填相同不同)的蜡烛进行实验.
(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_____
(5)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_____cm;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018-04-03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8 . 如图所示为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选择____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并将其竖直放置,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确定_____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另一支_____的蜡烛B,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为止,通过比较发现像与物_____
(3)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蜡烛A在平面镜中的像不清晰,为此小组同学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方案一:将实验搬至较暗或较亮的环境中,通过实验发现_____(选填“较暗”或“较亮”)的环境可以使看到的像更清晰.方案二: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通过实验发现这样做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项操作?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实验.
9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
(1)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关系;
(2)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物体所成的像的_____
(3)刻度尺的作用是分别测量_____到玻璃板距离,以便比较它们的距离关系;
(4)实验时玻璃板与水平桌面要_____,否则_____
(5)实验时若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放置光屏,_____(选填“能”或“不能”)再光屏上承接到蜡烛的像,说明物体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选填“实”或“虚”)
(6)实验应该在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018-02-11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10 . 八年级的小华同学与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所示.

(1)在此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4)小华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小组的晓敏同学将玻璃板倾斜了一定角度,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这一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