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0 道试题
1 . 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要比较像和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还应选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2)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
(3)选用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关系;
(4)在平面镜后方放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5)在实验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这是因为______
2 . 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________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接下来他们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分析之后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 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OO' 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_ (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5)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如果有厚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的玻璃板做实验;       
(6)为了说明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应采取的具体操作步骤是________
3 .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B处时,可以看到它和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取一光屏放在B处,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像.
(4)如果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____
(5)晓雯将玻璃板移去,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凸透镜,在距离凸透镜20cm的后方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烛焰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cm.
2016-12-07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广东省中山市教研基地学校九年级中考模拟物理试卷
4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如图甲所示。

(1)选取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关系。
(2)将白纸放在玻璃板后烛焰像的位置,纸张承接不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像。
(3)如图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____运动(选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
5 .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的白纸上,沿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MN,取两枚相同的棋子E和F。

(1)小明将棋子E放在玻璃板前,移动玻璃板后面的棋子F,直到它看上去与棋子E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所示;
(2)为了让坐在右侧的小亮也看到棋子E的像,小明把玻璃板沿直线MN向右移动了一段距离。在此过程中,棋子E的像______(填“会”或“不会”)向右平移。请你在图乙所示的俯视图中,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亮看到棋子E的像的光路图______;(D点为小亮眼睛所在位置)
(3)小明拿走棋子F,再将棋子E横放,这时他看到的应该是下图中的______种情形。
6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较明亮/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板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_____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7 . 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除图甲所示的实验仪器外,还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_____
(2)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 _____放置。沿玻璃板画一条直线MN代表 _____的位置,然后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所成的像。这个像是由于光的 _____形成的;
(3)图乙是某小组同学用白纸记录的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关系。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_____;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 _____。有同学将白纸沿直线MN对折后发现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重合,所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又可表述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_____
12-13八年级上·江苏南通·期中
8 . 如图,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

(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________ 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实验加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_的关系;
(3)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__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________
2016-12-06更新 | 1124次组卷 | 6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锦华实验学校初二上期期中物理卷
9 . 如图: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拿一支没有点燃的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_____,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 _____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从远处逐渐向透镜的焦点靠近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光屏应向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 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蜡烛移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请你比较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的像的不同点:① _____;② _____
2016-12-06更新 | 147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1年广东省潮州市钱东二中八年级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物理卷
10 . 图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_____________
(2)选用刻度尺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无关.小明用两只大小相同的蜡烛,让蜡烛A远离玻璃板过程中,移动蜡烛B的位置,观察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像的虚实,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
2016-12-06更新 | 79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届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中考一模物理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