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的装置及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小文同学在做“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垂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一前一后立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进行观察,在此实验中:

(1)对着玻璃板既可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看到放在玻璃板后的蜡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D.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2)移去后面的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2018-10-3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_第四章_光现象_单元检测试题
2 . 小芳想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她找到了家里的如图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

(1)为了验证猜想,实验中她应该选择________蜡烛,选________作为平面镜。(填写代表实验器材的字母)
(2)选好器材后,她将器材按照如图甲所示位置摆放好,若将镜前蜡烛称为蜡烛A,镜后蜡烛称为蜡烛B,,则小芳要想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她应在蜡烛______(选填“A”或“B”)一侧观察。
(3)实验中发现蜡烛通过镜面成两个像,原因是________

(4)小芳对(3)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后重新开始实验,点燃蜡烛A,在镜子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________,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在这个过程中蜡烛B________(选填“应该”和“不应该”)点燃。
(5)如图乙是小芳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像与物的连线与镜子________。你认为小芳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
(6)小芳在实验过程中,让镜子沿轴(镜子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她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她又将镜子绕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_(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2018-10-29更新 | 458次组卷 | 1卷引用:京改版(北京)八年级全册物理第八章光现象单元练习题
3 . 小华为小明表演了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她先将一块透明的茶色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就被分割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区域,然后再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区域分割成前后两部分。接着小华在甲区域内放置了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且里面竖直浸没着一支蜡烛A,最后在乙区域挡板后面的特定位置放置了蜡烛B。准备就绪后,小华将乙区域已准备号的蜡烛B点燃,并悄悄地将挡板拉开一个缝隙MN,让小明在乙区域的P点观察蜡烛A。奇迹出现了:蜡烛A竟然在水中燃烧!

(1)为保证实验成功,小华所选取的A、B两根蜡烛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2)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3)在蜡烛A的位置确定后,为了不借助刻度尺而较准确地确定蜡烛B的位置,小华应该在点燃蜡烛B以后,在________(选填“甲区”或“乙区”)观察,同时不断调节蜡烛B的位置,使________与蜡烛A完全重合为止;
(4)根据所学光学知识分析,“小华悄悄地将挡板拉开”这一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____
2018-10-29更新 | 403次组卷 | 1卷引用:京改版(北京)八年级全册物理第八章光现象单元练习题
14-15八年级上·江苏扬州·期中
4 . 如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

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并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第一支蜡烛的像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1′.
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A2、A2′;A3、A3′(如图乙所示).
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A1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环境中进行(较明亮/较黑暗).       
(2)实验步骤a、b、c、d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填写步骤前字母),实验中小明发现b步骤很难看清该蜡烛与第一支蜡烛的像是否重合,原因是________       
(3)如图乙,分别将实验中的物点与像点连接,发现它们的连线始终与玻璃板面垂直.为了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某同学将实验数据填入表中,请把丙图表头①处填上合适的内容.________       
(4)如果在像A1′的位置放一光屏,此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A1/A1′)这一侧观察,光屏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这说明________
2018-10-28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练习题
5 . 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透明玻璃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置在桌面上,点燃前面的蜡烛A,用眼睛观察A所成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与之重合.在此实验中:       
(1)平面玻璃成像的原因是________       
(2)为了用蜡烛B准确确定A的像的位置,应将玻璃板________ 立在水平桌面上,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 关系.       
(3)移去蜡烛B,在其所在位置上放置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 (能、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 像.       
(4)本实验用一透明玻璃板而不是用平面镜,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
2018-10-28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练习题
6 . 如图所示,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支等长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并如图那样观察,当蜡烛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

(1)由直尺分别读出玻璃板到物(蜡烛A)、玻璃板到像(即到蜡烛B)的距离分别为u和v,得到的结果是u________v.(填“>”、“=”或“<”)
(2)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看不到蜡烛A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
7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应选_______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眼睛应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_______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_______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8 .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李红对有关探究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

(1)如图甲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装置,将一可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___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目的是探究________
(2)如图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从而确定像的____,同时,比较了像和物的____关系。
9 .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

(1)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用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器所在位置放上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能/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成的是______像;
(5)将蜡烛远离玻璃板,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18-09-17更新 | 506次组卷 | 19卷引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10 . 小玲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时,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较厚的玻璃板MPQ两个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她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一块玻璃板:将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点燃蜡烛A,然后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如图甲所示,进行实验.
小玲按照图乙中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
[分析与论证]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像距 ______   (大于/等于/小于)物距.
[交流与评估]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 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 ____   cm.
小玲进一步思考:若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能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吗?(能/不能) ______

2018-09-1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