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1 . “碳中和”是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我国提出了将在2060年达到这一目标。该目标能直接有效缓解(     
A.城市雨岛B.全球变暖C.水土流失D.酸雨现象
2021-01-21更新 | 224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理)试题

2 .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1936~2015年山岳冰川消融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植被被大量破坏,导致生物种群减少B.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导致酸雨频率提高
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D.人类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淡水资源短缺
2.中学生们对此问题可做出的贡献是(     
A.改变能源消费结构B.规划和建设防波堤C.调整农业生产结构D.尽可能乘坐公交车
2021-09-15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3 . 联合国气候研究人员称,自19世纪70年代全球气候变暖以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历史高温记录。同时,洪涝、干旱、暴雨、暴雪和极端高温等极端天气也接踵而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全球气温变暖原因的推测,正确的是(     
A.两极冰川加快消融导致全球气温升高B.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上升导致气温升高
C.环境污染加重导致气温升高D.大气混浊度增大导致全球气温上升
2.针对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人类应该(     
①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②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③开发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④关停高耗能产业,减小矿物能源消耗总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9-1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4 . 格陵兰岛绝大部分被冰雪覆盖,形成巨大冰盖。据监测,2002年至2011年间格陵兰冰盖平均每年流失2150亿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格陵兰冰盖大量流失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酸雨B.海洋污染C.臭氧层破坏D.全球气候变暖
2.缓解该环境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有(     
①禁止使用化石燃料②植树造林③开发使用清洁能源④践行低碳生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 . 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来看,人口规模、人均GDP以及城市化水平对碳排放量产生正向的驱动作用,而产业结构对碳排放具有负向的驱动效应。对于碳排放强度而言,人均GDP和产业结构均产生负向的抑制作用。下图为2000~2015年三大区域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的变动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相同的人均GDP,西部地区人均碳排放量最高的主要原因(     
A.城市化水平较低B.人均能源较多
C.技术水平较落后D.人口规模较小
2.2011年以后,东部地区的人均碳排放量表现出减缓态势,主要因为(     
A.经济快速发展B.能源结构调整
C.对外贸易增加D.消费水平提高
2020-09-16更新 | 289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三模)文综地理试题

6 . 温度距平是指该年平均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的差距。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各时段中,全球气温均高于平均值的是(     )
A.1880-1900年B.1900-1940年
C.1940-1980年D.1980-2000年
2.下列有关图示气温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破坏,导致沙尘天气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B.冰箱、空调使用时释放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臭氧层空洞”,使紫外线减弱
C.毁林,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增多
D.近现代地壳运动频繁,火山喷发导致大气中的热量剧增
3.为了应对全球变暖,下列做法目前比较合理的是(     )
A.全部使用清洁能源B.提高煤炭消费比重
C.植树造林缓解升温D.全面限制工业发展

7 . 2020年3月28日(星期六)20:30-21:30,全球第 14 个“地球一小时”活动展开,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生物多样性”。 截至 2019 年,全球累计已有近 8000 座城市、1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众参与了此项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针对哪种大气环境问题提出的(     
A.臭氧层破坏严重B.大气光污染
C.酸雨蔓延D.全球气候变暖
2.引起该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①冰箱、空调的大量使用 ②人口过多,呼出大量CO2
③气候的周期性波动        ④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②

8 . 为了提倡低碳生活,某公司推出了一款公益行动“蚂蚁森林”:用户依靠步行、网络购票等行为节省的碳排放量,将被计算为虚拟的“能量”,来养大电子设备中的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就在某个实际地点种下实体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蚂蚁森林”公益行动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全球变暖C.土地荒漠化D.生物多样性减少
2.目前该公益行动已在我国西北地区成功种植五千多万棵树,这些实体树的主要功能是
A.净化空气B.涵养水源C.防风固沙D.保持水土
9 . 读下面的资料和图,完成以下活动。

资料一:图“1860~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


资料二:图瓦卢是南太平洋一个岛国,2003年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将要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


(1)1860年~2002年,全球平均气温大致呈       趋势。
(2)最暖的年份是在       年。
(3)造成气温变化,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造成哪些影响       (两点即可)        
(4)你认为使图瓦卢成为第一个“环境难民”国家的根本原因是       
(5)国家海洋局在2007年1月12日发布的《2006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2003年至200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1.8毫米/年的上升速率。沿海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经济建设将面临比洪水、海啸、风暴潮危害更大的风险。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给海平面上升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对策。(至少说出二点)
2019-12-3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阚疃金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10 .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报告中指出,1880年至2012年期间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了0.85摄氏度,1901年至2010年期间平均海平面升高19厘米。据此回答:为解决材料中所述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夏季调低空调的温度       ②植树种草
③开发可再生能源             ④禁止燃烧煤炭
A.②③B.③④C.①③D.①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