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
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
2019-01-30更新 | 4636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上海卷)
2 . 将X气体通入BaCl2溶液,未见沉淀生成,然后通入Y气体,有沉淀生成,X、Y不可能是
选项XY
ASO2H2S
BCl2CO2
CNH3CO2
DSO2Cl2
A.AB.BC.CD.D
2019-01-30更新 | 3780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上海卷)
3 . 如图是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部分装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a通入CO2,然后b通入NH3,c中放碱石灰
B.b通入NH3,然后a通入CO2,c中放碱石灰
C.a通入NH3,然后b通入CO2,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D.b通入CO2,然后a通入NH3,c中放蘸稀硫酸的脱脂棉
2016-12-09更新 | 5718次组卷 | 85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上海卷)
4 . 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质量数。关于鉝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116B.中子数177
C.核外电子数116D.相对原子质量293
2022-03-02更新 | 649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上海卷)
5 . 将0.4gNaOH和1.06g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
A.B.
C.D.
2019-01-30更新 | 2268次组卷 | 173卷引用:201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卷化学试题
6 . 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试剂试纸或试液现象结论
A浓氨水、生石灰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为碱性气体
B浓盐酸、浓硫酸pH试纸变红HCl为酸性气体
C浓盐酸、二氧化锰淀粉碘化钾试液变蓝Cl2具有氧化性
D亚硫酸钠、硫酸品红试液褪色SO2具有还原性
A.AB.BC.CD.D
2019-01-30更新 | 2730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上海卷精编版)
单选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7 . 氯元素在自然界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在计算式:34.969×75.77%+36.966×24.23%=35.453中
A.75.77%表示35Cl的质量分数B.24.23%表示35Cl的丰度
C.35.453表示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36.966表示37Cl的质量数
2021-06-05更新 | 942次组卷 | 23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不能作为判断硫、氯两种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A.单质氧化性的强弱B.单质沸点的高低
C.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的强弱
2019-10-25更新 | 1945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上海卷)
9 . 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12.0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
A.9.0LB.13.5LC.15.7LD.16.8L
2019-01-30更新 | 2680次组卷 | 47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上海卷)
10 . O2F2可以发生反应:H2S+4O2F2=SF6+2HF+4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是氧化产物
B.O2F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若生成4.48 L HF,则转移0.8 mo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
2016-06-13更新 | 3713次组卷 | 110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上海卷精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