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99 道试题
1 . 下列表示组成和结构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的电子式:
B.氨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C.乙醛的分子式:
D.互为同位素
2024-06-02更新 | 50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舟山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2 . 常温下,二甲基亚砜()为无色无臭且能与水混溶的透明液体,熔点为18.4℃,沸点为189℃。实验室模拟“氧化法”制备二甲基亚砜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及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
①制备二甲基亚砜的反应原理为
②二甲基硫醚和二甲基亚砜的密度分别为
微热易分解为NO、
实验过程:将仪器A中制得的气体通入15.00mL二甲基硫醚中,控制温度为60∼80℃,反应一段时间得到二甲基亚砜粗品,粗品经减压蒸馏后共收集到11.10mL二甲基亚砜纯品。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_,其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碱石灰       b.       c.硅胶
(2)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___________(填“上进下出”或“下进上出”),制备二甲基亚砜时采用水浴加热,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二甲基亚砜能与水混溶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___
(4)NaOH溶液吸收尾气中NO和生成亚硝酸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___%(保留2位小数)。
3 . 海带灼烧、溶解、过滤后得到含的溶液.再经以下步骤得到碘单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溶液1到碘的悬浊液的过程实现了碘的富集
B.步骤②和步骤③所用的操作方法相同
C.上述过程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有2个
D.分液时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再打开下端活塞
4 . 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实验结论不相符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向乙醇中加入无水硫酸铜固体,固体变浅蓝色乙醇中含有水
B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向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C配制1.00溶液称取10.6g 固体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溶解至液面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平成功配制1.00溶液
D探究的还原性向盛有硫酸亚铁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呈红色具有还原性
A.AB.BC.CD.D
5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硫酸铝熔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B.将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制备漂白粉:
C.铁与过量稀硝酸反应:
D.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
6 .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的能量一定高于C的能量
B.该反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吸热,第二个阶段放热
C.物质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放出的能量数值为
7 . 工业上由黄铁矿(主要成分为,含As、Se等杂质)生产发烟硫酸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煅烧”时可将黄铁矿粉从炉顶加入、富氧空气从炉底通入
B.“干燥”可防止部分金属设备被水蒸气腐蚀
C.“吸收”中所得尾气的主要成分是未被吸收的
D.若,则的结构式可能为
8 . 四种短周期元素X、Y、Z和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Z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Y
ZW
A.原子半径:
B.X只能形成一种含氧酸
C.Y、Z、W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D.X、Z、W分别能与Y形成共价化合物
9 . 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A.除去Cl2中少量HClB.蒸干制备胆矾C.熔融纯碱D.制备Cl2
10 . 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酸性氧化物
A纯碱盐酸烧碱二氧化硫
B烧碱硫酸食盐一氧化氮
C苛性钠醋酸石灰石
D火碱碳酸苏打三氧化硫
A.AB.BC.C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