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探究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乙醇,加入浓硫酸、少量沸石,迅速升温至14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若溴水褪色,则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为乙烯
B探究乙酰水杨酸样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取少量样品,加入蒸馏水和少量乙醇,振荡,再加入1-2滴溶液若有紫色沉淀生成,则该产品中含有水杨酸
C探究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所得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蒸馏水若无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若有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
D探究固体样品是否变质取少量待测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足量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样品已经变质
A.AB.BC.CD.D
2021-06-15更新 | 7004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1年6月新高考浙江化学高考真题
2 .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检验CH3CH2Br在NaOH溶液中是否发生水解将CH3CH2Br与NaOH溶液共热。冷却后,取出上层水溶液用稀HNO3酸化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淡黄色沉淀
B检验Fe(NO3)2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C验证Br2的氧化性强于I2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
D验证Fe(OH)3的溶解度小于Mg(OH)2将FeCl3溶液加入Mg(OH)2悬浊液中,振荡,可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红褐色
A.AB.BC.CD.D
2019-01-30更新 | 2614次组卷 | 5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四川卷)
3 . 某同学设计实验确定Al(NO3)3·xH2O的结晶水数目。称取样品7.50g,经热分解测得气体产物中有NO2、O2、HNO3、H2O,其中H2O的质量为3.06g;残留的固体产物是Al2O3,质量为1.02g。计算:
(1)x=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气体产物中n(O2)_______mol。
2022-01-12更新 | 4646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 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4) |
真题
4 . 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Mg(NO3)2、NO2、O2乙:MgO、NO2、O2丙:Mg3N2、O2丁:MgO、NO2、N2
(1)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
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
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2)实验过程
①取器连接后,放入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 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_______
②称取Mg(NO3)2固体3 。79 g置于A中,加热前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_______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③观察到A 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 中未见明显变化。
④待样品完全分解,A 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 。 0g
⑤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①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_______是正确的。
②根据D 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因为若有O2,D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_______(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退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未检测到的原因是_______
③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里进一步研究。
2019-01-30更新 | 7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福建卷)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真题
5 . 由Fe2O3、Fe、CuO、C、Al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

(1)取少量溶液X,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通入CO2,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Z为一种或两种气体:
①若Z只为一种气体,试剂a为饱和NaHCO3溶液,则反应Ⅰ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Z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a为适量的水,则Z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__
(3)向Y中通入过量的Cl2,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___
(4)取Y中的溶液,调节pH约为7,加入淀粉KI和H2O2,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当消耗2molI时,共转移3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5)另取原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若溶液中一定不会产生Y中的红色固体,则原样品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组合是(各组合中物质用化学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1267次组卷 | 5卷引用:2008年高考北京理综化学
填空题 | 较难(0.4) |
真题
6 . LiPF6是锂离子电池中广泛应用的电解质。某工厂用LiF、PCl5为原料,低温反应制备LiPF6,其流程如下:

已知:HCl的沸点是-85.0 ℃,HF的沸点是19.5 ℃。
(1)第①步反应中无水H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反应设备不能用玻璃材质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无水HF有腐蚀性和毒性,工厂安全手册提示:如果不小心将HF沾到皮肤上,可立即用2%的______溶液冲洗。
(2)该流程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第③步反应中PCl5极易水解,其产物为两种酸,写出PCl5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第④步分离采用的方法是______;第⑤步分离尾气中HF、HCl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4)LiPF6产品中通常混有少量LiF.取样品wg。测得Li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该样品中LiPF6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用含有w、n的代数式表示)。
2019-01-30更新 | 13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安徽卷)
7 . 0.80gCuSO4•5H2O样品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确定200℃时固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推断过程);
(2)取270℃所得样品,于570℃灼烧得到的主要产物是黑色粉末和一种氧化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把该黑色粉末溶解于稀硫酸中,经浓缩、冷却,有晶体析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其存在的最高温度是_____________
(3)上述氧化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浓溶液与Cu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在0.10mol·L-1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________________mol·L-1(Ksp[Cu(OH)2]=2.2×10-20)。若在0.1mol·L-1硫酸铜溶液中通入过量H2S气体,使Cu2+完全沉淀为CuS,此时溶液中的H+浓度是_______________mol·L-1
2019-01-30更新 | 1964次组卷 | 5卷引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卷(新课标)
8 . 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可用于晒制蓝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晒制蓝图时,用K3[Fe(C2O4)3]·3H2O作感光剂,以K3[Fe(CN)6]溶液为显色剂。其光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3[Fe(C2O4)3]2FeC2O4+3K2C2O4+2CO2↑;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某小组为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样品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的残留物含有FeO和Fe2O3,检验Fe2O3存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3)测定三草酸合铁酸钾中铁的含量。
①称量m g样品于锥形瓶中,溶解后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过量锌粉至反应完全后,过滤、洗涤,将滤液及洗涤液全部收集到锥形瓶中。加稀H2SO4酸化,用c mol·L-1 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V mL。该晶体中铁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6-09更新 | 1324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新课标II卷)
9 . 由某精矿石(MCO3·ZCO3)可以制备单质M,制备过程中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可以作为原料制备甲醇,取该矿石样品1.84g,高温灼烧至恒重,得到0.96g仅含两种金属氧化物的固体,其中m(M)︰m(Z)=3:5,请回答:
(1)该矿石的化学式为_______
(2)①以该矿石灼烧后的固体产物为原料,真空高温条件下用单质硅还原,仅得到单质M和一种含氧酸盐(只含Z、Si和O元素,且Z和S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单质M还可以通过电解熔融MCl2得到,不能用电解MCl2溶液的方法制备M的理由是_______
(3)一定条件下,由CO2和H2制备甲醇的过程中含有下列反应:
反应1:CO2(g)+H2(g)CO(g)+H2O(g) △H1
反应2:CO(g)+2H2(g) CH3OH(g) △H2
反应3:CO2(g)+3H2(g) CH3OH(g)+H2O(g) △H3
其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它们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则△H3_______△H2 (填“大于”、“小于”、“等于”),理由是_______
(4)在温度T1时,使体积比为3︰1的H2和CO2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内进行反应。T1温度下甲醇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不改变其他条件,假定t时刻迅速降温到T2,一段时间后体系重新达到平衡。试在图中画出t时刻后甲醇浓度随时间变化至平衡的示意曲线。_______
2017-11-03更新 | 10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10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题
10 . 工业上从废铅酸电池的铅膏回收铅的过程中,可用碳酸盐溶液与铅膏(主要成分为PbSO4)发生反应:PbSO4(s)+CO(aq)⇌PbCO3(s)+SO(aq)。某课题组用PbSO4为原料模拟该过程,探究上述反应的实验条件及固体产物的成分。
(1)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
(2)室温时,向两份相同的样品中分别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均可实现上述转化,在_______溶液中PbSO4转化率较大,理由是_______
(3)查阅文献:上述反应还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铅[2PbCO3·Pb(OH)2],它和PbCO3受热都易分解生成PbO。该课题组对固体产物(不考虑PbSO4)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
假设一:全部为PbCO3;假设二:_______;假设三:_______
(4)为验证假设一是否成立,课题组进行如下研究。
①定性研究:请你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出具体操作过程)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一定量样品充分干燥,______________
②定量研究:取26.7mg的干燥样品,加热,测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某同学由图中信息得出结论:假设一不成立。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_______
2016-12-09更新 | 18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安徽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