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由于6s2惰性电子对效应,金Au、汞Hg、铊Tl、铅Pb、铋Bi的最稳定氧化态分别为-1,0,+1,+2,+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这个规律,人们制出负一价的金的化合物CsAu
B.与汞同族锌镉为较活泼金属而汞为不活泼金属,且对于+1氧化态,Hg倾向于形成
C.二氧化铅氧化性很强,可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D.铋酸钠与酸性硫酸锰的离子方程式:
2023-06-27更新 | 3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第37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广西预选赛化学试题
2 . 《小雅·伐木》“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湑”字代表化学分离技术中的哪个
A.过滤B.蒸馏C.分液D.升华
3 . 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实验⑤
方案               
现象出现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出现白色沉淀产生大量气泡,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出现白色沉淀
已知:i.
ii.BaO2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实验①和②说明BaO2可溶于酸
B.实验①和③得到的沉淀组成一样
C.实验⑤的白色沉淀经检验为BaSO4,说明溶解度BaO2>BaSO4
D.可用BaCl2、MnO2、H2O检验长期放置的Na2O2中是否含有Na2CO3
2023-06-27更新 | 3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第37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广西预选赛化学试题
4 . 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实验①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实验⑤
方案BaCl2溶液

   

Na2O2与H2O反应后的溶液pH=12
BaCl2溶液

   

H2O2溶液
BaCl2溶液

   

H2O2与NaOH混合溶液pH=12
先加MnO2粉末,后加酸性

KMnO4溶液   

H2O2与NaOH混合溶液pH=12
稀H2SO4

   

BaO2
现象出现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出现白色沉淀产生大量气泡,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出现白色沉淀
已知: i.H2O2H+ + HO      HOH++O
ii.BaO2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固体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实验①和②说明BaO2可溶于酸
B.实验①和③得到的沉淀组成一样
C.实验⑤的白色沉淀经检验为BaSO4,说明溶解度BaO2> BaSO4
D.可用BaCl2、MnO2、H2O检验长期放置的Na2O2中是否含有Na2CO3
2023-05-25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广西高中学生竞赛(高一、高二同卷)化学试题
5 . 1 L 1 mol/L Na2S溶液吸收SO2的量理论上最多可以吸收多少摩尔
A.1.5B.2C.2.5D.3。
单选题 | 较难(0.4) |
6 . {Ti12O18}团簇是比较罕见的一个穴醚无机类似物,我国科学家通过将{Rb@Ti12O18}和Cs+反应,测定笼内Cs+的浓度,计算Cs+取代Rb+反应的平衡常数(Ke),反应示意图和所测数据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图中[Cs+']/Rb+]表示平衡时铯离子浓度和铷离子浓度之比,其他类似。
A.离子半径:r(Cs+)>r(Rb+)
B.Keq≈10
C.研究发现:Cs+的真径显势大于{Ti12O18}团簇表面的孔径且{Ti12O18}的骨架结构在Cs+交换过程中没有被破坏。据此推断:{Ti12O18}团簇表面的孔径大小是可变的
D.Rb+半径更小,因此{Ti12O18}团族对Rb+的亲和力更大
7 . 顺-1-甲基-2异丙基环己烷的优势构象是
A.B.C.D.
8 . 镓与铝同族,主要分散在铝矿中,在用碱处理铝土矿时可以得到AlO、GaO。之后,通入CO2可得到Al(OH)3沉淀,而GaO仍留在母液中。母液经过多次循环,含镓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可成为提炼镓的原料。据此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a(OH)3也是两性氧化物,能与NaOH反应
B.酸性:Ga(OH)3<Al(OH)3
C.造成Ga(OH)3和Al(OH)3酸性强弱的原因是因为第四周期过渡元素的存在导致Ga3+的半径比Al3+增加的不多,而核电荷却增加了18
D.往GaCl3溶液中逐渐滴加氨水,可看到沉淀的生成
9 . 金星大气中如存有PH3,据此推断金星或许存在生命。利用P4与足量浓KOH溶液反应可制备PH3:P4+ 3 KOH(浓)+ 3 H2O =3KH2PO2 + P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3的电子式为
B.中子数为16的P原子:P
C.KH2PO2是强电解质,属酸式盐
D.0.1 mol P4参加反应,转移0.3 mol电子
10 . 2022 年北京大学课题组发现[4+2)]反应并对反应机理进行研究,该[4+2]反应是通过在环丁酮2-位引入乙烯基取代作为导向基诱导铑对环丁酮的碳-碳键活化,同时酮碳基可以与路易斯酸配位,进一步活化环丁酮的碳-碳键。这一协同催化模式选择性切断羰基与季碳中心之间的碳-碳键,不仅成功地构建六元环系,还成功拓展到烷基及多种电子效应的芳基上,大部分底物都具有中等到良好的收率,对氰基,酮羰基,酯基及酰胺等官能团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机理如下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生成TS-OA发生了氧化加成,这一步被认为是反应的决速步
B.其中ZnCl2被认为具有促进C-C的活化和原位生成活性阳离子铑的作用
C.由TS-OA生成B有配位键的形成
D.该反应为合成4元环物质提供一种新的 C-C耦合方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