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2 道试题
1 . 利用铁元素价类二维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铁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与氧气反应可以实现上述转化①
B.从图中可知Fe(OH)3无法一步转化为Fe(OH)2
C.由图可预测高铁酸盐()具有强氧化性
D.欲证明某溶液中含Fe2+而无Fe3+的最佳方案为:先滴加H2O2溶液,再滴加KSCN
2021-03-05更新 | 572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东北师大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寒假作业验收考试化学试卷
2 . 有关如图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前不用检验纯度
B.干冷烧杯内壁无明显变化
C.b管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两个实验均可证明水的组成
3 .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已知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其电子层数的3倍还多。下列关于表中六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X的单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B.X、Y、Z三种元素中Y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半径最大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A元素
D.A单质通入NaZ溶液中,根据反应现象可证明A、Z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
4 . 无水三氯化铁是有机合成的催化剂,为棕黄色固体,易潮解产生白雾,300℃左右时升华。实验室可用氯气与铁反应制备无水三氯化铁,下图是甲组学生设计的制备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C中盛装试剂是___________
(3)当出现什么现象时点燃装置D处酒精灯___________。装置D与E之间用粗导管连接,原因是___________
(4)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
(5)称取2.8 g该铁屑,最终制得无水三氯化铁6.5 g,则该反应的产率为___________
(6)与甲组设计对比,乙组同学去掉了装置C.实验时无论怎样改变铁粉的用量,装置D中都有少量的黑色固体残留。乙组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
(7)已知氧化性:,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该结论___________
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原理是Na2CO3可与酸反应
B.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不一定有K+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和CaCl2
D.室温下,Na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制取Na2O2
2023-04-2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博硕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6 . X、Y、Z、W、Q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相关信息如表。
元素编号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X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Y其单质与氢气在暗处能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
Z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W其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
Q同周期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1)元素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W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Y、W、Q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某同学为了比较X元素和硅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H2SiO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物质。
①M为_______(填化学式),其作用是_______
②能说明X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5)元素Z与W相比,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填元素名称),请写出能证明这一结论的实验事实_______(列举一条)。
7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氧化性:Cl2>Br2>I2
B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
C将砂纸打磨过的铝箔置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熔化的铝以小液滴的形式滴落下来Al的熔点低加热时Al熔化
D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干燥有色布条、湿润有色布条干燥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有色布条褪色证明具有漂白性
A.AB.BC.CD.D
8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并对的性质进行探究(装置的气密性已检查)。

Ⅰ.探究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是否反应(接口a接b)
(1)滴加浓硫酸之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再关闭弹簧夹,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装置B中没有明显变化,装置C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沉淀不溶于稀盐酸。据B中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装置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3)装置D中全部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Ⅱ.探究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接口a接c)
(4)将少量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直接通入装置G中,不能根据G中现象判断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理由是_______
(5)为了验证亚硫酸与次氯酸的酸性强弱,需要制备一种中间酸,装置E中药品是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通过_______现象即可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
9 . 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制备并观察氢氧化亚铁
B.图2:脱脂棉燃烧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
C.图3:验证的热稳定性
D.图4:验证非金属性(已知硅酸为白色沉淀)
13-14高三上·上海浦东新·期中
10 .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先将钠预热,在钠熔化成小球时撤去热源,并通入氯气即发生反应(氯气可与KI溶液反应置换出碘单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B.反应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
C.棉球①的作用是吸收过量氯气防止产生污染
D.棉球②变蓝色则证明氯气已被碱完全吸收
2021-10-11更新 | 1063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松原油田高中高一下期初考试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