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5 道试题
1 . 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参照元素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主族


周期
IAIIAIIAIVAVAVIAVIIA0族
1
2
3
(1)上述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显两性的是__________(填名称)。
(2)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④⑧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④分别和①、⑥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电子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用电子式表示②和④的三原子分子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
(4)④⑥⑦⑨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和“>”表示)。
(5)⑥和⑦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为了证明⑥和⑦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下列说法或实验能提供证据的是______
A.比较两种元素的单质的熔点、沸点高低
B.将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与冷水反应,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C.比较两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2020-05-2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2019-2020高一下学期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2 . 从海产品中提取碘是我国工业上获取碘的重要途径,实验室证明海带中存在碘元素的方法如下:
Ⅰ.取3g左右的干海带,把干海带表面的附着物用刷子刷净,用剪刀剪碎后,用酒精润湿,灼烧至完全变成灰烬。
Ⅱ.将海带灰转移到小烧杯中,向其中加10mL蒸馏水,搅拌、煮沸2~3min,过滤。
Ⅲ.向滤液中加氧化剂氧化,最后检验碘单质的存在。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灼烧时会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填标号)。
a.b.c.d.
(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完成“步骤Ⅲ”中氧化剂氧化过程,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②装置f、g中所装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
③检验“滤液”中有碘单质生成的方法是_______。若通入过量,检验发现“滤液”中无碘单质,其原因是_______
(3)“步骤Ⅲ”氧化剂氧化时,用在pH<2的酸性介质中反应效果最佳。已知还原产物是NO,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4)若“步骤Ⅲ”所得溶液经过分离提纯获得,其物质的量是。则干海带中碘元素的含量是_______mg/kg。
2022-07-20更新 | 52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中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3 . 某同学用以下装置制备并检验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Ⅰ:若过量,则浓盐酸可全部消耗完
B.图Ⅱ:只证明新制氯水具有酸性
C.图Ⅲ:产生了棕黄色的雾
D.图Ⅳ: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2022-11-19更新 | 1538次组卷 | 38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4 . 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常温下不能进行,需要加热
B.反应②不能发生,但是仍有分层现象,紫色层在下层
C.反应③为加成反应,产物是一种烃的衍生物
D.反应④能发生,从而证明苯中含有碳碳双键
2022-04-10更新 | 355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临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复课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5 .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生产向大气中排放含有的尾气是形成酸雨的原因之一。酸雨的危害巨大,因此工业尾气排放前必须进行净化处理。
①下列物质可以用来吸收尾气中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溶液             b.饱和溶液
c.溶液             d.饱和溶液
②以生石灰为脱硫剂,与尾气中反应将硫固定,其产物可作建筑材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装置A中烧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E中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为_______(填字母)。
a.       b.       c.
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判断:_______
2022-09-06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6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解释(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2 mL 1 mol/L MgCl2溶液中先加入5滴0.1 mol/L NaOH溶液,再加入5滴0.1 mol/L FeCl3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随后转变为红褐色可证明Ksp:Mg(OH)2>Fe(OH)3

B

将CO2和SO2分别通入Ba(NO3)2溶液来鉴别CO2和SO2均无明显现象SO2、CO2与水反应得到的酸均为弱酸,不能
与Ba(NO3)2溶液反应

C

向2支盛有2 mL 5%H2O2溶液中分别滴加5滴0.1 mol/L的Fe2(SO4)3溶液和5滴0.1 mol/L的CuSO4溶液,观察实验现象试管中均产生无色气体,前者较快Fe3和Cu2均能催化H2O2的分解,前者催化活性更高

D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0.1 mol/L的Na2CO3溶液和0.1 mol/L的NaClO溶液的pH前者pH比后者大非金属性:Cl>C
A.AB.BC.CD.D
7 . 某Al2O3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Cu、Fe,以及少量的Fe2O3。现通过下列生产过程,从该样品中回收铁红。流程如图:

(1)操作a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__
(2)溶液Ⅰ中除OH-外还含有大量的阴离子是____
(3)试剂②是____,加入试剂②后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4)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写出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
(5)溶液Ⅱ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是____(填离子符号),如何用实验证明:____
2022-02-22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榆次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8 . 已知还原性:。某无色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中的部分离子,取该溶液进行下列实验:
实验编号操作现象
溶液,先加入稍过量的氯水,后加入苯并充分振荡、静置生成无色气体、上层为紫色
向实验①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溶液可得到白色沉淀
原溶液,加入过量的溶液并加热产生气体(标准状况)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若通入过量的,则可能先后氧化了
B.上述3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一定含有,判断方法:在溶液中加硝酸银,再加硝酸,若有沉淀生成,则证明有
C.判断溶液中是否含有钾离子,需要通过焰色反应来检验
D.实验②能够确定溶液中不含有
2021-09-10更新 | 48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入学摸底测试化学试题
9 . 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2020-08-02更新 | 5882次组卷 | 11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临晋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复课摸底考试化学试题
10 .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化学式

电离平衡常数

HF

7.2×10-4

CH3COOH

1.8×10-5

H2SO3

K1=1.54×10-2K2=1.02×10-7

H2CO3

K1=4.4×10-7K2=4.7×10-11

H2S

K1=1.3×10-7K2=7.1×10-15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等浓度的F-、CH3COO-、HS-结合H+的能力最强的为_______
(2)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______(填序号)。
a. HS-        b.HF、CH3COO- c. HS-          d.
(3)Na2CO3溶液通入过量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HS-
(4)已知pH=-lgc(H+),体积为10mL、pH=2的醋酸溶液与一元酸HX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mL,稀释过程中pH变化如图所示,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填“”“”或“”)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任意写一种方法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