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9 道试题
1 . 探究硫酰氯(SO2Cl2,易水解液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加热分解的产物,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甲中出现黄绿色证明分解产物中有 Cl2
B.装置乙可除去 Cl2
C.装置丙可证明分解产物含有 SO2
D.SO2Cl2水解时生成 SO2 和 HCl
2020-09-28更新 | 53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三第四次模块诊断化学试题
2 . “化学多米诺实验”是只需控制第一个反应,就能使若干化学实验依次发生,如图所示。已知:①Cu2++4NH3•H2O=4H2O+[Cu(NH3)4]2+(该反应产物可作为H2O2的催化剂);②已知装置A、C中所用硫酸的浓度相同,装置B、D中所用金属锌的质量完全相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条件是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B.因为形成原电池,所以装置D中生成氢气的反应速率一定大于B
C.导管a的作用是平衡A和B内气压
D.装置H中出现浅黄色浑浊,可证明非金属性:O>S
2020-06-16更新 | 71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届高三模拟试题(二)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3 . r—Fe2O3是一种具有磁性、催化、气敏的纳米材料。一种以硫铁矿烧渣等为原料制备r—Fe2O3的流程如下:

   


(1)下列有关“还原焙烧”工序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焦炭应少量,空气应过量
b. 焙烧过程均为吸热反应,需用电炉持续加热反应器
c.“还原焙烧”的主要反应为 3C+2O22CO+CO2、Fe2O3+CO2FeO+CO2
(2)“浸取”前需将焙烧生成的熔体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三种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
Fe3+Fe2+Al3+
开始沉淀的pH2.27.54.1
完全沉淀的pH3.59.55.4
则“调pH”时,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_______
(4)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填化学式);“沉铁”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过滤2”时需用蒸馏水洗涤,能证明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沉淀缓慢氧化为铁黄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017-05-11更新 | 27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临汾一中、忻州一中、康杰中学等五校2017届高三第五次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4 .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
A与纯碱高温可生成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B取少量丙烯醛溶液加入足量溴水,溴水褪色证明丙烯醛()中含有碳碳双键
C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时,加几滴溶液,产速率加快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取碘仿样品,加入足量NaOH共热,用稀酸化,加入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检验碘仿()中含有碘元素
A.AB.BC.CD.D
2024-06-0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调研押题卷(六)理综试题-高中化学
5 . 石油裂解产生的乙烯含有0.5%~3%乙炔,乙炔在Ziegler-Natta催化剂中会使乙烯聚合失活。乙炔选择性加氢已经被证明是提纯乙烯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5℃、101kPa下,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

物质

(g)

(g)

(g)

燃烧热(△H)/

-1299.6

-285.8

-1411.0

乙炔半氢化反应=_____________
(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不同的Pd基催化剂作用下,乙炔的转化率及乙烯的选择性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a、b所示。已知:乙烯的选择性=

图a                                                                      图b

①若在实际生产中,选择Pd@H-Zn/Co-ZIF催化剂、50~60℃的反应条件,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
②为保证该转化过程,需要过量的氢气,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
③某温度下,在刚性容器中发生乙炔半氢化反应,已知的初始投料比[]为1∶10,的平衡转化率为90%(忽略其他副反应的发生)。若初始的总压强为;则平衡时体系的压强=___________(用列出计算式即可,下同);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④制备基于MOFs(金属有机框架)薄膜材料为/混合气体分离提供了一种经济高效的技术。该材料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将“固定”,能高效选择性吸附,原理示意如图。

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原理与该材料“固定”最接近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利用萃取碘水
B.利用“杯酚”分离
C.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3)在工业领域也可用N,N-二甲基甲酰胺()粗乙烯中回收乙炔。N,N-二甲基甲酰胺是极性亲水性溶剂,其可与水任意比互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2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理科综合试卷-高中化学
6 . 为研究溶液与溶液的反应,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参与其中,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
①用托盘天平称取_____溶于1:4的盐酸中,再用1:4的盐酸稀释至。实验过程中未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填名称)。

②下列实验方案中,能使溶液升高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加水稀释     b.加入固体     c.滴加浓溶液     d.加入固体
(2)理论预测
溶液与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②两溶液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探究

编号试剂及用量实验现象
AB开始72h后
2滴溶液溶液立即变为红褐色红褐色明显变浅溶液呈黄绿色
2滴溶液溶液立即变为红褐色,比ⅰ重略浅与开始时一致溶液呈黄色,底部出现红褐色沉淀
2滴溶液5mL蒸馏水溶液呈棕黄色煮沸,液体变红褐色
①开始时,实验ii中红褐色比中略浅的原因是_______
②为了证明两溶液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闭合电键后电流表指针发生了偏转。断开电键,取少量左侧烧杯中的溶液加入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生成;取少量右侧烧杯中的溶液,加入_______,有蓝色沉淀产生,证明有生成。

(4)实验结论
①两溶液混合,理论预测中的两种反应同时发生,②_______
2024-05-0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临汾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训练考试(三)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
7 . 2023 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现量子点的三位科学家,量子点的尺寸一般在1 nm~10 nm之间,是一种纳米级别的半导体。量子点的尺寸不同,则发光颜色不同,吸收光谱波长不同。实验室一种制备CdSe量子点的方法如下:
一、CdSe量子点前驱体的制备
Ⅰ.N2气氛中,取1 mmol Se粉于三颈烧瓶中,加入15 mL的十八烯溶剂,加热到280℃,Se粉完全溶解形成橙色透明溶液;
Ⅱ.N2气氛中,将1 mmol CdCl2溶于4 mL油酸,加热至120℃,使CdCl2完全溶于油酸,形成油酸镉澄清液体。
二、CdSe量子点的生长与制备
Ⅲ.将步骤Ⅱ中制备好的油酸镉溶液注射至步骤Ⅰ中含有Se粉的三颈烧瓶中,如下图所示,保持反应温度为260℃,反应45min。

三、CdSe量子点的纯化
Ⅳ.待反应液冷却后,加入20 mL乙醇溶液,CdSe析出,离心分离,加入正己烷分散后,再次加入乙醇,离心分离,重复2~3次后,用乙醇和丙酮洗涤 CdSe,即可得到干净的CdSe量子点。
回答下列问题:
(1)Cd为第五周期ⅡB族,则Cd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N2的作用为___________,油酸与镉配位的原子为___________
(3)Se的一种制备方法如下:向Na2SeO3水溶液中加入进行还原,得Se单质,过滤,洗涤,干燥,静置。制备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对环境无污染的气体,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此方法获得Se单质过程中无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名称)。

(4)步骤Ⅲ中,当监测到___________现象时,证明CdSe量子点生长基本停止,制备完成。除此方法外,还可利用___________物理现象初步鉴定CdSe量子点制备成功。
(5)步骤Ⅳ中加入20 mL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
(6)CdSe洗涤干净的标志是___________
8 . 下列各组实验所得结论或推论正确的是
实验现象或事实结论或推论
A向某有机物(C5H8O2)中滴加FeCl3溶液,显色该有机物分子中含酚羟基
B常温下,分别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SO4和CuSO4溶液中通入H2S气体至饱和,仅后者生成沉淀溶度积常数:
C向某稀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能产生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溶液中含有
D向装有FeS固体的装置中滴加稀盐酸,有气体产生证明非金属性:Cl>S
A.AB.BC.CD.D
9 . 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氧化性B.验证1-溴丁烷的消去反应

C.制氨水D.证明Fe与S反应放热
A.AB.BC.CD.D
2024-04-22更新 | 4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2024届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考试(一)理综-化学试题
10 . 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和浓盐酸反应的最低浓度以及氯气的性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中,装置C中溶液先变浑浊,后变澄清;装置D中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试剂是________(填名称),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能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经检验装置C中最终生成了,写出C中浑浊变澄清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根据装置D中现象,有人认为被氧化了。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他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____
(5)实验完毕后,利用下列装置测定装置A中剩余盐酸的浓度:
将装置A中剩余溶液过滤,取滤液进行实验,最终收集的体积为(已折合成标准状况)。

①实验中部分操作步骤:
a.读数       b.冷却至室温       c.调平量气管和烧杯的液面
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
②能与反应的最低盐酸浓度为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024-04-04更新 | 66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优生测试理综合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