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2 道试题
1 . 某小组同学探究SO2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配制70%硫酸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
B.装置B的作用是监控SO2流速,其中试剂可以用饱和NaHSO4溶液
C.反应开始时C中出现砖红色沉淀,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反应后向C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后,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反应中SO2作还原剂
2024-03-16更新 | 44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下学期诊断考试化学试卷
2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

钠的燃烧反应验证
CD

制备证明非金属性:
A.AB.BC.CD.D
2023-12-31更新 | 486次组卷 | 7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化学试题
3 .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探究的氧化性强弱。

回答下列问题:
(1)玻璃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实验Ⅰ:旋开恒压滴液漏斗的玻璃塞,打开活塞,关闭活塞,通入
①装置A中制备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证明的氧化性大于的现象是__________
③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装置D中所盛试剂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
(3)实验Ⅱ:实验Ⅰ进行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打开,通入气体,验证的氧化性比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实验完成后,打开弹簧夹,持续通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
(4)淀粉溶液中的测定:取10.00mL淀粉溶液,加入足量的硫酸酸化的溶液,然后加入少量的粉末除去,然后用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三次测量平均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5.00mL()。
①滴定终点现象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4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证明有漂白性

B.制取并检验乙炔

C.分离酒精和水

D.收集气体

A.AB.BC.CD.D
2024-03-20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三3月月考(一模)化学试题
5 . 碳酸亚铁()是制备“速力菲”(主要成分:琥珀酸亚铁,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的重要物质。某学习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制备,并探究的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Ⅰ.碳酸亚铁的制备。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如图所示。

(1)仪器的名称为______
(2)实验开始时,先打开______(填“”,下同)、关闭______;一段时间后,______中反应获得
(3)已知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反应结束后,将中的混合液过滤,洗涤。简述证明已洗涤干净的操作:____________
Ⅱ.定性定量探究碳酸亚铁有还原性
【查阅资料】氧化亚铁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中加热,迅速被氧化成四氧化三铁。
(5)定性探究碳酸亚铁和氧气反应的固体成分:
【提出设想】
假设1固体成分是氧化铁;
假设2固体成分是四氧化三铁;
假设3______
【实验验证】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装药品,打开止水夹,通入,加热玻璃管。澄清石灰水不产生沉淀时,停止加热,继续通入至玻璃管冷却。

取少量玻璃管里固体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微热,固体完全溶解。将溶液分成甲、乙两份,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滴加溶液

溶液变红色

向乙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不褪色

【实验评价】上述实验(填“ⅰ”或“ⅱ”)不能确定固体成分。
【实验结论】由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可知,碳酸亚铁在氧气中高温灼烧得到的产物是______,证明具有还原性。
(6)定量探究:取______g纯净固体碳酸亚铁,在空气中高温灼烧至恒重,称得固体质量净减少7.2g,通过计算确定固体成分是
2024-03-16更新 | 284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9 化学实验综合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七省专用)
6 . 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证明氧化性:
B.溶液混合呈中性:
C.在酸性环境下不能稳定存在:
D.与烧碱溶液反应制水玻璃:
2024-05-13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一次模拟考化学试卷
7 . 查阅资料得知MnO2+NaBr+H2SO4→Na2SO4+MnSO4+Br2↑+H2O(未配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苯与液溴的反应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c→a→d→b,b中产生淡黄色沉淀,证明苯与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
B.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
C.装置d中仪器G的名称为直形冷凝管
D.反应后装置d中混合液经碱洗、分液后,上层液体蒸馏得到溴苯
2023-12-26更新 | 170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 化学实验基础-【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七省专用)
8 . 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
A探究铁粉在氯气中燃烧所得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2~3mL蒸馏水,振荡,迅速滴入几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该固体粉末中不存在FeCl3
B证明SO2具有漂白性将SO2缓慢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SO2有漂白性
C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加热盛有CuCl2溶液的试管,溶液变为黄色,冷却后变为蓝色[Cu(H2O)4]2+转化为[CuCl4]2-的反应放热
D探究Cl2的性质将Cl2通入K2S溶液中,生成淡黄色沉淀Cl2具有氧化性
A.AB.BC.CD.D
2023-10-29更新 | 262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3 化学实验基础-【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七省专用)
9 . 为研究沉淀的生成及转化,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是
B.充分反应后①中浓度为
C.③中产生黄色沉淀可证明沉淀转化
D.②中加入KI溶液后一定发生了反应
2024-01-01更新 | 303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07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七省专用)
10 . 为实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A证明金属性少量金属Na与胆矾隔绝空气加热有红色固体生成
B验证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先将注射器充满气体,然后将活塞往里推注射器内气体颜色加深,证明加压平衡朝生成气体的方向移动
C验证常温下,溶度积:常温下,向盛有2滴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溶液,再向其中滴加溶液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产生黄色沉淀
D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加热浓硫酸、NaCl固体与固体的混合物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A.AB.BC.CD.D
2023-07-15更新 | 345次组卷 | 3卷引用:化学(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甘肃卷)-2024年1月“九省联考”真题完全解读与考后提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