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氧化铝熔点高,可用于制作耐火材料
B.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C.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D.能与反应生成,可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
2024-01-05更新 | 872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阆中中学校高三上学期一模理综试题
2 . 石墨、硅、铜、铅都是常见物质,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石墨能导电,可用作润滑剂
B.单晶硅熔点高,可用作半导体材料
C.青铜比纯铜熔点低、硬度大,古代用青铜铸剑
D.含铅化合物颜色丰富,可用作电极材料
3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乙醇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B.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C.明矾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D.AgBr见光易分解,可用于制造照相底片的感光层
2023-06-13更新 | 29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零诊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4 .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溴水中加入裂化汽油下层为橙色,可用裂化汽油萃取溴
B.甲醛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防腐剂
C.明矾能水解并形成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D.苯酚溶液具有弱酸性,可用作环境消毒剂
2022-09-27更新 | 125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艺术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部分试题(三)
5 .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结论
A常温下,相同体积的HX和HY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都放出,HX放出的酸性:
B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再加入盐酸酸化,最后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中的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了
C取少量的淀粉水解液于试管中,先加适量的NaOH溶液,再滴入碘水溶液未变蓝淀粉完全水解
D将铁和反应后的黑色固体溶解于HCl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黑色固体中无+3价的铁
A.AB.BC.CD.D
2024-06-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一)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
6 . 如图是氮元素的几种价态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间的转化,属于固氮反应的有___________(填序号),是否属于酸性氧化物__________(填“是”或“否”)。
(2)与图中的物质C常用于检验的存在,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以B、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分为三步:其中第三步:,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4)写出浓硝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其电子转移的情况__________
(5)如图装置可用于探究氯气与氨气的反应,实验时先通过三颈瓶瓶口1通入氨气,然后关闭b活塞,再通过瓶口2通入氯气。实验中三颈瓶内出现白烟并在内壁凝结成固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
   
(6)有一瓶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其中。取100mL该混合溶液与12.8g铜粉反应,标准状况下生成A的体积为___________L。
2023-06-13更新 | 48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零诊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7 . 下列物质的应用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铁粉具有还原性,用作食品脱氧剂
B.熔点高,用于制作耐火材料
C.泡沫灭火器使用时可产生,用于钠着火时的灭火
D.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射程远,用于道路照明
2022-10-29更新 | 39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零诊考试化学试题
8 . 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化学性质实际应用
AAl2(SO4)3和苏打Na2CO3溶液反应泡沫灭火器灭火
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工业生产中制取肥皂
C醋酸具有酸性食醋除水垢
DSO2具有漂白性可用于食品增白
A.AB.BC.CD.D
9 .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物质性质与实际应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物质性质实际应用
A明矾溶于水能生成胶体明矾用作净水剂
BSiO2熔点高、硬度大SiO2作光导纤维
C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漂粉精用于游泳池消毒
DNa2CO3溶液呈碱性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油污
A.AB.BC.CD.D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10 . 碘及其化合物主要用于医药、照相及染料等。碘是合成碘化物的基本原料。
(一) 实验室测定KI溶液中I-的含量
量取25.00mLKI溶液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分别加入少量稀H2SO4和稍过量的NH4Fe(SO4)2·12H2O溶液,摇匀。小火加热蒸发至碘完全升华,取下锥形瓶冷却后,加入稀H2SO4,再加入几滴二苯胺磺酸钠(用作指示剂,被强氧化剂氧化为紫色),用0.0250mol·L-1标准K2Cr2O7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重复3次,平均每次消耗K2Cr2O7溶液20.00mL(已知反应:①2Fe3++2I-=2Fe2++I2 ②6Fe2++Cr2O72-+14H+==6Fe3++2Cr3++7H2O
(1)在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有误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终点读数时俯视读数,滴定前平视读数
B.锥形瓶水洗后未干燥
C.滴定管未用标准K2Cr2O7溶液润洗
D.盛标准K2Cr2O7溶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2)该实验达到滴定终点时,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滴定有关数据,该KI溶液中I-含量是________g·L-1
(二) 某实验小组认为氧气可以氧化KI 溶液中的I-,其做了下列实验探究影响该反应的因素。
实验气体a编号及现象
空气(含HCl)Ⅰ.溶液迅速呈黄色
空气(含CO2)Ⅱ.长时间后,溶液呈很浅的黄色
空气Ⅲ.长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

(4)装置A (含导管)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
(5)通入a为空气(含HCl)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CCl4萃取Ⅰ、Ⅱ、Ⅲ的溶液,萃取后下层溶液的颜色均无色。取萃取后上层溶液,用淀粉检验:Ⅰ、Ⅱ的溶液变蓝;Ⅲ的溶液未变蓝。溶液变蓝说明Ⅰ、Ⅱ中生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查阅资料: I2易溶于KI 溶液。下列实验证实了该结论并解释Ⅰ、Ⅱ的萃取现象。

现象X是_____。用KI萃取Ⅰ、Ⅱ的溶液,萃取后下层溶液颜色均无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9)综合实验证据说明影响I-被氧化的因素及对应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5-05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四川省南充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