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别取10mL 0.1mol·Lˉ1Na2S2O3溶液和5mL 0.1mol·Lˉ1Na2S2O3溶液、5mL蒸馏水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同时加入10mL 0.1mol·Lˉ1H2SO4溶液前者出现浑浊的时间更短,说明增大Na2S2O3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探究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向其中通入氩气,反应速率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受压强影响
C检验Fe(NO3)2晶体是否氧化变质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Fe(NO3)2晶体已氧化变质
D研究淀粉的水解程度取0.5g淀粉于试管中,加入适量20%的硫酸溶液后沸水浴加热5min,再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适量碘水若溶液没有变成蓝色,则淀粉已经水解完全
A.AB.BC.CD.D
2 . 某研究小组根据文献模拟利用氨浸法从某钢铁厂烟灰(主要成分为ZnO,并含有少量的CuO、Fe2O3等)中制备碱式碳酸锌,并测定其组成的流程如下:

已知:a、碱式碳酸锌白色粉末,难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氨;
纳米氧化锌具有极强的吸附性,空气中久置容易变质。
b、ZnO+2NH3+2→Zn(NH3)+H2O
Zn(NH3)→Zn2++4NH3
Zn2++2OH-→Zn(OH)2
Zn2++→ZnCO3
(1)“氨浸”时加入过量氨水的目的:
①使HCO转化为
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步骤I可以采用加热方式来加快浸出速率,提高浸出量
B.步骤II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有Cu、Fe、Zn
C.步骤III蒸氨过程产生气体除了氨气还有CO2,冷凝后得到的碳化氨水循环用于氨浸
D.步骤IV洗涤时可先用浓氨水洗涤,减少固体溶解,再用无水乙醇洗涤
(3)I、该研究小组利用步骤V对碱式碳酸锌[Zn3(OH)m(CO3)n(其中m。n为整数)]组成进行测定,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合理的操作并排序:坩埚预处理后将样品放入坩埚中称量,再置于高温炉中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放在石棉网上
②放在干燥器中
③冷却至室温
④用如图坩埚钳a处夹取坩埚
⑤用如图坩埚钳b处夹取坩埚⑥放入电子天平中称量
⑦重复以上操作,确认最后两次称量值差≦0.001g
II、电子天平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电子天平视数/g
空坩埚19.2500
空坩埚+样品25.7100
第一次灼烧后称量24.3251
第二次灼烧后称量24.1414
第三次灼烧后称量24.1101
第四次灼烧后称量24.1100
第五次灼烧后称量24.1099
①根据数据计算该碱式碳酸锌的化学式_______
②写出蒸氨步骤制得该碱式碳酸锌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021-09-17更新 | 70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3 . 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
A探究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乙醇,加入浓硫酸、少量沸石,迅速升温至14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若溴水褪色,则乙醇消去反应的产物为乙烯
B探究乙酰水杨酸样品中是否含有水杨酸取少量样品,加入蒸馏水和少量乙醇,振荡,再加入1-2滴溶液若有紫色沉淀生成,则该产品中含有水杨酸
C探究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所得固体粉末的成分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蒸馏水若无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若有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
D探究固体样品是否变质取少量待测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足量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样品已经变质
A.AB.BC.CD.D
2021-06-15更新 | 6962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1年6月新高考浙江化学高考真题
4 .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提纯含有少量苯的苯酚:向含有少量苯的苯酚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除去有机相
B.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将盛有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平衡球,分别置于冷水和热水中,观察气体颜色的变化
C.将硝酸亚铁样品溶于稀硫酸,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可推知该样品已经氧化变质
D.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与NaCl共热制取少量HCl,也可以用浓硫酸与KI共热制取HI
2021-05-12更新 | 316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化学试题
5 . 鱼浮灵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水产养殖的速效增氧剂信息:
①过碳酸钠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50℃开始分解
②2Na2CO3(aq)+3H2O2(aq)=2Na2CO3•3H2O2(aq)△H<0
③过碳酸钠在异丙醇中的溶解度较低
实验室用Na2CO3与稳定剂的混合液和H2O2化合制备过碳酸钠,制备装置如图。

(1)冷凝管中冷凝水的进口是___(填“a”或“b”),恒压滴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是___
(2)实验测定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知最佳的反应温度为15—20℃,请说明选择该温度的理由是___
t/℃活性氧百分含量/%产率/%
5~1013.9485.49
10~1514.0285.78
15~2015.0588.38
20~2514.4683.01
(3)反应结束后,停止搅拌,( ),( ),( ),( ),干燥得到产品,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合理的操作(操作不能重复使用)并排序___
a.蒸发溶剂至100℃,冷却结晶
b.蒸发至大量晶体析出,用余热蒸干
c.加入异丙醇
d.用异丙醇溶液洗涤
e.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
f.抽滤
g.加入氯化钠晶体
h.静置
(4)过碳酸钠成分的测定:
①取适量过氧碳酸钠样品,用蒸馏水溶解后转移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②用移液管移取25.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2-3滴甲基橙,用0.2000mol•L-1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操作2-3次,记录数据。
③用移液管移取12.50mL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用0.0200mol•L-1KMnO4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操作2-3次,记录数据。
经计算发现过氧碳酸钠中碳酸钠与双氧水的比例大于2:3,引起上述结果可能的原因有___
A.干燥产品时采用了加热烘干的方式
B.上述步骤②操作过程中,滴定完成后,俯视滴定管
C.上述步骤③滴定操作前润洗了滴定管和锥形瓶
D.上述步骤③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无气泡,滴定后尖嘴内有气泡
(5)某小组在常温下进行H2O2在不同pH下,相同时间内溶解氧含量测定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试剂H2O2H2O2+NaClH2O2+Na2CO3H2O2+NaOHH2O2+NaOH
pH6.015.978.148.159.26
溶解氧6.446.489.119.1210.97
结合以上数据分析“鱼浮灵”溶于水后在水产养殖中速效增氧的原理是___
2021-04-30更新 | 343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平湖市2021届高三4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6 . 钛白粉(主要成分是),广泛用于油漆、塑料、造纸等行业。下图是以钛铁矿[主要成分偏钛酸亚铁,含杂质]为主要原料生产钛白粉并获得副产品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发生的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1)为加快钛铁矿在硫酸中的溶解,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步骤Ⅱ抽滤得到的滤渣是
B.步骤Ⅱ水浸时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会导致产率降低
C.步骤Ⅱ、Ⅲ抽滤时选用的滤纸要小于布氏漏斗内径,但必须盖住所有小孔
D.步骤Ⅲ加铁屑的作用是将还原为,以获得较纯净的副产品
(3)步骤V包括钛盐的水解、产物的分离和物质的转化。操作步骤如下:_____→_____→____→____→将滤渣在坩埚中充分灼烧得到二氧化钛(TiO2),_____
①将下列操作按合理顺序填入以上空格。
a.用滤液淋洗锥形瓶,直到所有的沉淀被收集到布氏漏斗中,继续抽滤;
b.将滤液③加到盛有沸水的锥形瓶中,搅拌、煮沸;
c.用水洗涤沉淀2-3次,再抽干水分;
d.将悬浊液转移到布氏漏斗中抽滤;
②关于上述灼烧操作,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坩埚洗净擦干后,即可加入固体灼烧
B.将盛有固体的坩埚放在三脚架的石棉网上加热
C.灼烧固体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
D.判断固体是否完全分解,可以重复灼烧、冷却、称量至恒重
(4)测定样品中TiO2纯度的方法是:
步骤一:精确称取0.200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一定条件下,将TiO2溶解并还原为Ti3+
步骤二:称取硫酸铁铵配制成硫酸铁铵标准溶液。
步骤三:滴加溶液作指示剂,用配制的硫酸铁铵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操作2次,消耗硫酸铁铵标准溶液的体积平均值为20.00mL (已知:)。
请回答:
①样品中Ti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
②步骤三滴定过程中速度过慢,将导致测定结果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请说明理由_
2021-05-07更新 | 28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山水联盟”2021届高三4月联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