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实验基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小明很喜欢化学实验课,今天要学习“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1)实验前小明预测Fe2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你认为他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2)小明欲用实验证明他的预测。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试剂:3%的过氧化氢溶液、锌粒、铜片、0.1 mol·L1氯化亚铁溶液、硫氰化钾溶液、新制氯水。
①若小明计划在0.1 mol·L1氯化亚铁溶液滴入新制氯水,探究Fe2的还原性,你预计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浅绿色变为________色。
②实验中,小明发现现象不太明显,老师分析可能是产物的含量太低,建议可以通过检验Fe2被氧化的产物Fe3的存在以获取证据。你认为可选_________滴入小明所得的混合液中,并通过溶液出现______色的现象,证明小明的观点和实验方案都是正确的。
③对于证明Fe2具有氧化性,小明认为金属单质都具有还原性,并分别将铜片、锌粒投入氯化亚铁溶液中,结果铜片没变化,锌粒逐渐变小。由此说明三种金属的还原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④实际上Fe2的还原性较强,实验室的氯化亚铁溶液常因氧化而变质,除去杂质的方法是______,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 . 如图所示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化学式常用的装置,这种方法是电炉加热时用纯氧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分液漏斗中盛放的物质是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C装置(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_____;写出E装置中所盛放试剂的名称:______;若将B装置去掉会对实验造成什么影响?_______
(3)若实验中所取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准确称取0.44g样品,经充分反应后,D管质量增加0.36g,E管质量增加0.88g,已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该样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若该有机物的核磁共振氢谱如下图所示,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该化合物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填序号)

A.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B.无色、无味液体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
D.任何条件下不能与H2反应
(5)若符合下列条件,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①环状化合物            ②只有一种类型的氢原子
(6)某同学认E和空气相通,会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应在E后再增加一个装置E,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2021-10-21更新 | 1201次组卷 | 4卷引用: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章末检测)-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课时过关提优AB练(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3 . 为探究Na与CO2反应的产物,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B中的溶液为___________
(3)先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m1g,将样品装入硬质玻璃管中,称得样品和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是m2g,再进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关闭K1和K2
d.打开K1和K2,通入CO2至E中出现浑浊
e.称量硬质玻璃管
f.冷却到室温
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硬质玻璃管恒重,称得质量为m3g。
(4)加热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观察到以下现象:
①钠块表面变黑,熔化成小球;
②继续加热,钠迅速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反应完全后,硬质玻璃管中有大量黑色物质;
③F中试管内壁有银白色物质产生。
产生上述②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探究固体产物中钠元素的存在形式。
假设一:只有Na2CO3
假设二:只有Na2O;
假设三:Na2O和Na2CO3均有。
完成下列实验设计,验证上述假设:
步骤操作操作
1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后过滤假设一成立
2往步骤1所得滤液中加入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
2021-01-12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书综合测评-高中化学苏教2019版必修第一册
10-11高一下·新疆乌鲁木齐·期末
名校
4 . 化学上常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的组成。这种方法是在电炉里加热时用纯氧气氧化管内样品,根据产物的质量确定有机物的组成。如图所列装置是用燃烧法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常用的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的氧气按从左到右流向,所选装置各导管的连接顺序是__
(2)C装置中浓H2SO4的作用是___
(3)D装置中MnO2的作用是__
(4)燃烧管中CuO的作用是___
(5)若准确称取0.90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A管质量增加1.32g,B管质量增加0.54g,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___
(6)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要___
2021-01-03更新 | 445次组卷 | 12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预习练习:第一章 第四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第2课时
5 . 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酸钾)为亮绿色晶体,可用于晒制蓝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晒制蓝图时,用K3[Fe(C2O4)3]·3H2O作感光剂,以K3[Fe(CN)6]溶液为显色剂。其光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3[Fe(C2O4)3]2FeC2O4+3K2C2O4+2CO2↑;显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某小组为探究三草酸合铁酸钾的热分解产物,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
②实验中观察到装置B、F中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装置E中固体变为红色,由此判断热分解产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
③为防止倒吸,停止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__
④样品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的残留物含有FeO和Fe2O3,检验Fe2O3存在的方法是____
2020-12-09更新 | 638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9 第一~三单元综合拔高练-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苏教版2019
6 . 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热分解研究,该小组同学称取ag硫酸亚铁晶体样品按下图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产物进行探究,并通过称量装置B质量测出x的值。

(1)装置B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质量增加12.6g,说明产物中有_____(填分子式)。
(2)硫酸亚铁晶体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还残留红棕色固体氧化铁。
(3)装置C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产物中存在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气体_____(填分子式)。
(4)实验中要持续通入氮气,否则测出的x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从理论上分析得出硫酸亚铁分解还生成另-物质三氧化硫,写出硫酸亚铁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
(6)某研究所利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一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根据图中有关数据,可计算出FeSO4·xH2O中的x=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0-08-31更新 | 37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章 章末检测-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同步课堂帮帮帮(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7 . 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5.76 g,经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处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B.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为2.24 g
C.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 gD.V=224
2020-09-2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一必修第一册(鲁科2019)第3章 第1节 铁的多样性 方法帮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8 . 为探究Na与CO2反应的产物,某化学兴趣小组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的溶液为_________
(2)先称量硬质玻璃管的质量为m1g,将样品装入硬质玻璃管中,称得样品和硬质玻璃管的总质量为m2g。再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其正确顺序是__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硬质玻璃管恒重,称得质量为m3g。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c.称量硬质玻璃管
d.打开K1和K2,通入CO2至E中出现浑浊
e.关闭K1和K2
f.冷却到室温
(3)加热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观察到以下现象:
①钠块表面变暗,熔融成金属小球;
②继续加热,钠迅速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反应完全后,硬质玻璃管中有大量黑色物质;
③F中试管内壁有银白色物质产生。
产生上述②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探究固体产物中钠元素的存在形式。
假设一:只有Na2CO3
假设二:只有Na2O。
假设三:Na2O和Na2CO3均有。
完成下列实验设计,验证上述假设:

步骤

操作或现象

结论

1

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产物溶于水后过滤假设一成立

2

往步骤1所得滤液中________
现象:_________
2020-09-12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鲁科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第一章易错疑难集训(一)
9 . 过氧乙酸(CH3COOOH)是无色易挥发,易溶于水的液体,受热易分解。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有腐蚀性,对人的眼睛、皮肤、黏膜、上呼吸道等有强烈刺激作用。
(1)实验室配制500mL0.1mol/L过氧乙酸溶液时,除需使用烧杯和玻璃棒外,还要用到以下哪些仪器_______(填字母标号)。
A.分液漏斗       B.500mL容量瓶     C. 普通漏斗   D. 胶头滴管     E. 量筒
(2)某实验小组利用高浓度的双氧水和乙酸反应合成少量过氧乙酸,同时利用乙酸丁酯与水形成共沸物(沸点90. 7°C )及时分离出水。已知乙酸丁酯的密度为0.88g/cm3,难溶于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CH3COOH+H2O2CH3COOOH+H2O     H<0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写出H2O2的电子式______
②装置中油水分离器的作用是_______
③反应体系采用减压的目的是_______
(3)过氧乙酸(含有少量H2O2杂质)的含量测定流程:
取样H2SO4酸化KMnO4除H2O2加过量FeSO4溶液还原CH3COOOH K2Cr2O7溶液滴定剩余FeSO4溶液
①过氧乙酸被Fe2 +还原,产物之一为CH3COOH,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若样品体积为V0mL,加入c1 mol• L-1FeSO4溶液V1mL,消耗c2mo•L-1K2Cr2O7,溶液V2mL,则过氧乙酸含量为_______g. L-1
③若用KMnO4溶液除H2O2时,不慎滴加KMnO4过量,则导致最终测定过氧乙酸的含量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10 . 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发生反应产生气体,使面包变得松软,膨松剂产生气体的量是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知某膨松剂含碳酸氢钠、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膨松剂进行了探究。
探究Ⅰ:检验膨松剂的成分:在硬质玻璃管中加入该膨松剂,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且装置内空气已排尽)。

【观察与分析Ⅰ】点燃酒精灯。
(1)关闭止水夹2,打开止水夹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打开止水夹2,关闭止水夹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说明产物中有氨气。
(3)充分加热后,硬质玻璃管中_____(填“有”或“无”)固体剩余。
【实验结论】该膨松剂是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的混合物。
探究Ⅱ:测定该膨松剂受热产生气体的质量: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该膨松剂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氨气的质量(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气体吸收剂足量)。

【观察与分析Ⅱ】(4)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C的作用是___,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若没有装置E,会造成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实验过程中必须向装置内通入空气,装置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______(填名称)。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目的是______
(6)若对装置C、D、E连接顺序进行调整,即可用于测定另一份同质量的相同样品受热分解产生的氨气的质量。则装置C、D、E连接顺序为________,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氨气的质量。
【拓展研究】(7)若将产生的氨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会生成红色固体、无色液体和气体单质三种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020-09-22更新 | 210次组卷 | 2卷引用:高一必修第一册(鲁科2019)第1章 微项目 探秘膨松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