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海水提碘”的实验中,提取后;可用“反萃取法”萃取、富集碘单质,试剂常用,实验步骤,已知:(浓);酸性条件下发生归中反应。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①不可以用酒精作萃取剂
B.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步骤⑤操作中需要的玻璃仪器为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2024-04-01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田家炳2高级中学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阶段性调研化学学科试卷
23-24高一下·全国·课后作业
2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SO3
B.向FeI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发生反应:
C.把足量锌粉加入稀硝酸中: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溶液和NH4HSO4溶液以体积比1∶1混合:
2024-03-13更新 | 323次组卷 | 3卷引用:5.2.3硝酸和酸雨的防治课后作业提高篇
3 . 小组同学探究金属钠与KMnO4溶液的反应。
①向KMnO4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溶液颜色略有变浅;继续依次投入五小块金属钠,溶液变为绿色,产生气体
②向KMnO4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继续加入NaOH固体,溶液变为绿色,产生气体
已知:Mn2+无色,MnO绿色。
对比①②,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中溶液颜色变浅,说明KMnO4发生还原反应
B.①中溶液变为绿色,说明MnO被钠还原为MnO
C.②中溶液变为绿色,可能发生4MnO+4OH-=4MnO+O2↑+2H2O
D.②中溶液颜色变化表明,溶液pH会影响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4 . 二氧化铅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以用作铅蓄电池的正极材料。在酸性条件氧化的方程式为(方程式未配平)。已知:双氧水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Y是
B.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当生成时,转移电子
D.根据上述反应推测不能氧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利用如下流程可从废光盘中回收金属层中的银(金属层中其他金属含量过低,对实验影响可忽略):
已知:溶液在加热时易分解生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省略第一次过滤,会使氨水的用量增加
B.若“还原”工序利用原电池来实现,则是正极产物
C.“还原”时,每生成,理论上消耗
D.“溶解”工序发生的反应:
2024-02-2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6 . 硝酸厂烟气中含有大量氮氧化物。常温下,将烟气与的混合气体通入的混合溶液中可实现无害化处理,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以NO为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Ⅰ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B.当无害化处理(标况)时,使用等量可以无害化处理(不考虑的转化)
C.该转化过程的实质是NO被氧化
D.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内离子总数一定保持不变
7 . 某工厂采用如下工艺制备Cr(OH)3,已知焙烧后Cr元素以+6价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焙烧”中产生
B.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C.滤液①中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
D.淀粉水解液中的葡萄糖起还原作用
8 . 将逐渐取代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常通过如下反应制取:(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氯元素被氧化,硫元素被还原
B.还原性:
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D.每生成转移2mol电子
9 . 向的混合溶液中不断通入,溶液中n(含碘的某微粒)和n(含铁的某微粒)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已知:的水溶液生成为强酸)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
B.b点时已通入氯气的总体积为(标况)
C.c点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D.d点溶液中阴离子的个数为
10 . 下图是自然界中的氮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反应①、②及工业合成氨均属于氮的固定
B.反应③的反应方程式为
C.反应④中,生成,至少需要提供
D.过程中参与循环的元素有氮元素,还有氢和氧元素
2024-02-03更新 | 56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