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33 道试题
1 . 已知,甲同学将混合气体通入稍过量溶液中制备(同等条件下的氧化性强于),为检验制得了,甲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实验现象
制备的稀溶液,加溶液,滴加几滴淀粉溶液不变蓝
制备的稀溶液,滴加几滴,加溶液,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水,滴加几滴,加溶液,滴加几滴淀粉溶液不变蓝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说明不能氧化
B.实验②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蓝
C.实验③的目的是验证当溶液时,稀不能氧化
D.上述3组实验无法证明②中一定含,还需补充实验
2024-01-24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中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全省大联考化学试题
2 . 某兴趣小组用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并探究氯、溴、碘的相关性质,设计装置图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已知:①氧化性:;②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若装置C发生堵塞,B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会上升
C.为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Ⅰ、Ⅱ、Ⅲ处分别放置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
D.通入足量的氯气,打开E的活塞,将溶液滴入D中,锥形瓶下层液体呈紫色即证明氧化性
2024-01-2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3 . 用脱脂棉包住约0.2g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如图),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反应的结论如下,请补充完整:
a.有___________生成;b.反应放热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方法:反应前将q导管口连接一橡胶管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滴入水后,观察到___________,证明反应是放热的。
(3)实验(2)往试管中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生成后,取出试管,向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振荡后,红色褪去。针对褪色现象,查阅资料发现原因之一是反应后溶液中有,使酚酞氧化导致颜色褪去。同学们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可观察到___________,说明有存在。
(4)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继续加入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B.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C.还原为
D.氧化为

(5)资料显示,与干燥的HCl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1-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硫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实现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可选用的实验试剂如下:
A.溶液     B.浓硫酸     C.溶液
D.稀硫酸     E.酸性溶液     F.品红溶液     G.铜丝

实验序号

预期转化

选择试剂

证明实现转化的现象

i

ii

实验i选择的试剂是E和______(填字母),证明实现转化的现象是______
(2)该小组同学利用所选试剂,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实验ⅱ。
   
①试管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②试管乙中的现象是_______;若实验结束后,将试管乙中的溶液加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③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正常雨水的等于7,酸雨因为溶解了,其小于7
b.金属冶炼时产生的含废气经回收后可用于制备硫酸
c.在适当的温度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氧气氧化,生成
2023-06-14更新 | 1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航天探测发现: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它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C2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B.阻燃性C.有氧化性D.有还原性
2024-01-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萧城一中 宿州二中 宿州雪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6 .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的实验装置图,其中甲为制氯气的装置。(资料: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具有强氧化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不需要加热即可以产生氯气,说明氧化性
B.丙和丁中均会发生反应:
C.丙中产生紫色固体,说明碱性条件下,氧化性强于
D.若取反应后丙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可以证明具有氧化性
2023-11-29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备干燥的氯气并对氯气的性质进行探究。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某同学认为该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其改进措施为_____
(2)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根据氯气的性质D中的收集装置可以选择_____(填序号)。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将b中液体换为稀盐酸,同样可以产生氯气
b.C中试剂是浓硫酸,目的是干燥氯气
c.E中红色布条不褪色,F中红色布条褪色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4)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次氯酸的化学性质,用强光照射盛有氯水的密闭广口瓶;并用传感器测定广口瓶中数据,得到如图曲线。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曲线中氯离子的浓度和pH变化的原因:_____

(5)实验室还可用等物质的量的Cl2与Na2CO3的水溶液反应制取Cl2O,同时生成NaHCO3和Na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6)一定条件下,在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中含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ClO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曲线如图所示。

该过程中参加反应Cl2的物质的量是_____mol,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2023-03-18更新 | 31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兴趣小组以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为研究对象,结合所学反应原理的知识改变条件使其发生“色彩变幻”。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①K2Cr2O7溶液存在平衡:Cr2O+H2O2CrO+2H+
②含铬元素的离子在溶液中的颜色:Cr2O(橙色);CrO(黄色);Cr 3+ (绿色)。
   
A.i 可证明反应 Cr2O+H2O2CrO+2H+的正反应放热
B.ii 是验证“只降低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正向移动”,试剂 a 可以是 NaOH
C.iii 平衡逆向移动仅仅是因为增大了生成物的浓度
D.向 iii 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将由橙色变为绿色
9 . 利用铁元素价类二维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铁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预测高铁酸盐()具有强氧化性
B.从图中可知Fe(OH)2无法一步转化为Fe(OH)3
C.Fe2+→Fe3+的转化过程中铁元素被还原
D.欲证明某溶液中含Fe2+而无Fe3+的最佳方案为: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
2022-12-13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黄河双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北京市施行的《北京市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小规模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购进、存放、使用亚硝酸盐等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
(1)根据物质组成上分类,亚硝酸钠属于_______填序号
A.钠盐               B.硝酸盐           C.氧化物
(2)实验室中,亚硝酸钠可用来处理过量的叠氮化钠,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上述两个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填“”或“
②其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填化学式,用双线桥法表示该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
(3)亚硝酸钠外观与食盐相似,且均有咸味。
①若误食亚硝酸钠会导致血红蛋白中亚铁离子转化为铁离子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除亚硝酸钠的中毒,下列关于上述中毒。解毒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A.亚硝酸钠是还原剂                                                B.维生素C是氧化剂
C.维生素C能把铁离子还原成为亚铁离子             D.亚硝酸钠被还原
②鉴别方法如下:将样品盐放入稀硫酸与另外一种溶液(溶质为X)的混合液中,振荡,再滴加淀粉溶液如果溶液显蓝色,则可以证明该样品盐是亚硝酸钠;如果溶液无变化,则可以证明该样品盐为氯化钠。X与亚硝酸钠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已配平),其中X是_______(填化学式)。
2022-10-2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玉环市玉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