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6 道试题
1 . 已知,甲同学将混合气体通入稍过量溶液中制备(同等条件下的氧化性强于),为检验制得了,甲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实验现象
制备的稀溶液,加溶液,滴加几滴淀粉溶液不变蓝
制备的稀溶液,滴加几滴,加溶液,滴加几滴淀粉溶液
水,滴加几滴,加溶液,滴加几滴淀粉溶液不变蓝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说明不能氧化
B.实验②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蓝
C.实验③的目的是验证当溶液时,稀不能氧化
D.上述3组实验无法证明②中一定含,还需补充实验
2024-01-24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中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全省大联考化学试题
2 . 某兴趣小组用和浓盐酸制取氯气并探究氯、溴、碘的相关性质,设计装置图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已知:①氧化性:;②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若装置C发生堵塞,B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会上升
C.为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Ⅰ、Ⅱ、Ⅲ处分别放置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
D.通入足量的氯气,打开E的活塞,将溶液滴入D中,锥形瓶下层液体呈紫色即证明氧化性
2024-01-2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民族大学附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3 . 用脱脂棉包住约0.2g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如图),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反应的结论如下,请补充完整:
a.有___________生成;b.反应放热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方法:反应前将q导管口连接一橡胶管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滴入水后,观察到___________,证明反应是放热的。
(3)实验(2)往试管中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生成后,取出试管,向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振荡后,红色褪去。针对褪色现象,查阅资料发现原因之一是反应后溶液中有,使酚酞氧化导致颜色褪去。同学们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可观察到___________,说明有存在。
(4)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很快有大量气体逸出,同时放热,一段时间后,蓝色溶液变为红色浑浊(),继续加入溶液,红色浑浊又变为蓝色溶液,这个反应可以反复多次。下列关于上述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B.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C.还原为
D.氧化为

(5)资料显示,与干燥的HCl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4-01-0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制备干燥的氯气并对氯气的性质进行探究。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某同学认为该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其改进措施为_____
(2)仪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根据氯气的性质D中的收集装置可以选择_____(填序号)。

(3)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将b中液体换为稀盐酸,同样可以产生氯气
b.C中试剂是浓硫酸,目的是干燥氯气
c.E中红色布条不褪色,F中红色布条褪色证明氯气具有漂白性
(4)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次氯酸的化学性质,用强光照射盛有氯水的密闭广口瓶;并用传感器测定广口瓶中数据,得到如图曲线。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曲线中氯离子的浓度和pH变化的原因:_____

(5)实验室还可用等物质的量的Cl2与Na2CO3的水溶液反应制取Cl2O,同时生成NaHCO3和Na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6)一定条件下,在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中含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ClO-、ClO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曲线如图所示。

该过程中参加反应Cl2的物质的量是_____mol,参加反应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mol。
2023-03-18更新 | 31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航天探测发现:金星是一个被浓密大气层包围的固体球,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它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氧化二碳(C2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B.阻燃性C.有氧化性D.有还原性
2024-01-0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萧城一中 宿州二中 宿州雪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6 .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的实验装置图,其中甲为制氯气的装置。(资料: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具有强氧化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装置不需要加热即可以产生氯气,说明氧化性
B.丙和丁中均会发生反应:
C.丙中产生紫色固体,说明碱性条件下,氧化性强于
D.若取反应后丙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可以证明具有氧化性
2023-11-29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联合制碱法的主要过程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

(1)饱和食盐水中通二氧化碳和氨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副产物可用作氮肥
B.溶液B中的主要离子是
C.制碱流程中可回收并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
D.饱和食盐水中应该先通二氧化碳至饱和,再通入氨气至饱和
(3)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疫情期间外出需戴好口罩,返家后立即杀菌消毒。双氧水和84消毒液是日常生活常用的消毒剂,二氧化氯气体是一种常用高效的自来水消毒剂。
①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的性质,能证明有还原性的实验是_______(填序号)
序号实验实验现象
1溶液中滴加酸性溶液a.溶液紫色裉去;b.有大量气泡产生
2溶液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c.溶液变蓝
②某届奥运会期间,由于工作人员将84消毒液与双氧水两种消毒剂混用,导致游泳池藻类快速生长,池水变绿。一种原因可能是反应产生促进藻类快速生长。该反应说明氧化性:_______(填“>”或“<”);当有生成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会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将通入到硫化氢溶液中,然后加入少量的稀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二氧化氯与硫化氢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8 . 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CO2能与Na2O2反应产生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管可以用来直接加热,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B.将装置B撤掉也可以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
C.蚊香燃烧更旺可以证明CO2与Na2O2反应产生了O2
D.该反应过程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O2为氧化产物
2022-12-26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题
9 . 某兴趣小组以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为研究对象,结合所学反应原理的知识改变条件使其发生“色彩变幻”。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①K2Cr2O7溶液存在平衡:Cr2O+H2O2CrO+2H+
②含铬元素的离子在溶液中的颜色:Cr2O(橙色);CrO(黄色);Cr 3+ (绿色)。
   
A.i 可证明反应 Cr2O+H2O2CrO+2H+的正反应放热
B.ii 是验证“只降低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正向移动”,试剂 a 可以是 NaOH
C.iii 平衡逆向移动仅仅是因为增大了生成物的浓度
D.向 iii 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将由橙色变为绿色
10 . 某小组同学探究溶液中的能否被金属钠还原,进行实验:
①在干燥试管中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逐滴滴加溶液,产生无色气体,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浅绿色
②向溶液中持续通入,水浴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③向溶液中加入固体,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浅绿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还可能观察到钠块浮在溶液表面,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B.实验②中的现象说明实验①中溶液变色的原因与产生的气体无关
C.实验③中的现象说明实验①中可能发生的反应:
D.上述实验能证明溶液中的可以被金属钠还原
2023-05-07更新 | 1675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高三第二次模拟(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