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亚硝酸钠广泛用于工业、建筑业及食品加工业.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拟制备亚硝酸钠、测定其产品的纯度并验证亚硝酸钠的某些性质。
(1)甲组同学采用下图装置制取亚硝酸钠。

①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
②A中用的硫酸而不用稀硫酸的原因是______
③若通入装置中的按物质的量之比1:1被溶液完全吸收,反应过程中无气体生成,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乙组同学测定甲组制得的产品中的纯度。称取试样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水溶解,与的酸性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产品的纯度为______(用含c、m、V的代数式表示)。
(3)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气体产物的成分。已知:气体液化的温度℃。

①为了检验装置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③滴入硫酸后,观察到A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依据______的现象,确定该气体中还有NO。
④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024-04-29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学业阶段性评价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分别探究NO与铜粉、Na2O2的反应。

已知:①NO与Na2O2可发生反应2NO+Na2O2 =2NaNO2
②NO、NO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
③在溶液中存在平衡FeSO4+NOFe(NO)SO4(棕色)
I.关闭K3,打开K2,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
(1)反应开始前,打开K1,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是________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水,其作用是________
(3)装置F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装置H中收集的气体为N2_______(填化学式)。
Ⅱ.关闭K2,打开K3,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并制备NaNO2
(4)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
(5)若省略装置C,则进入装置G中的气体除N2、NO外,可能还有NO2_____(填化学式)。
(6)测定反应后装置E中NaNO2的含量。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O可将MnO还原为Mn2+,为测定样品中亚硝酸钠的含量,该小组同学称取ag样品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25.00mL所得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bmL酸性KMnO4溶液。
①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________
②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有a、b的代数式表示)。
3 . 利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制取并收集氨气

制取并收集

除去中的

制取

A.AB.BC.CD.D
2022-11-10更新 | 500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4 . 下列操作或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分离碘和酒精B.除去CO2中的HClC.实验室制氨气D.排水法收集NO
A.AB.BC.CD.D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治理氮氧化物的污染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Ⅰ.能被灼热的铁粉还原为,同时生成,利用下列装置模拟该反应。

已知:①浓硝酸可将氧化为
②NaOH溶液能与反应,不与反应。
(1)打开装置A分液漏斗活塞,烧瓶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铜片表面出现无色气泡,铜片逐渐变小,___________,烧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2)上述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h→b→c→d。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装置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已知:能与反应;都有较强氧化性。为探究反应的产物,提出如下假设:假设①氧化;假设②氧化
甲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5)甲、乙两同学对假设分别进行了验证: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甲同学待试管G中收集满气体,向其中加入适量粉末,塞紧塞子,轻轻振荡试管,观察现象;并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观察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木条复燃假设①正确
乙同学在N、G之间增加一个M洗气瓶,目的是干燥,重复甲同学的实验操作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假设②正确
请做出正确判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图中单向阀在实现气体单向流通的同时,还有一个作用是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大庆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期中化学试题
23-24高一上·全国·假期作业
6 . 探究氮的相关化合物的性质
I.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收集氨气应使用_______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_______作干燥剂。
(3)只提供如图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_______

II.为了有效实现NO和NO2的相互转化,设计如下实验:按如图装好实验装置,并检验装置气密性,实验前用排水法收集半瓶NO气体。

(4)打开止水夹,推动针筒活塞,使O2进入烧瓶。关闭止水夹,首先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轻轻摇动烧瓶,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为_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022-10-01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7 . (1)图中装置是某种不溶于水的气体X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必要时可以加热),所用的试剂从下列试剂中选取2-3种:硫化亚铁、二氧化锰、铜屑、氯化铵、稀氨水、大理石、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

①气体X的分子式是_______
②所选择的药品a是_______,b是_______
③请写出图示锥形瓶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④从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预期在广口瓶(已知广口瓶中c是蒸馏水)中可观察到的气体的实验现象有哪些,请依次逐步写出_______
(2)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发现等质量的铜片分别与等体积且均过量的浓硝酸或稀硝酸反应,所得到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针对这种现象,学生进行了讨论,出现两种意见:
①一种认为:Cu2+浓度差异引起了这种现象,你认为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依据是:_______
②另一种意见是:溶液呈绿色可能是Cu2+与NO2混合的结果,并用实验进行了证明,请简述实验方案与实验现象:_______
8 . 氮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繁多。
(1)请根据以下工业制硝酸及硝酸铵的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

通过红热的铁纱网(起催化作用)发生反应,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
②B装置是氧化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写出D中合成硝酸铵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④吸收塔C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用如图装置收集氨气:打开a、b,关闭c,氨气由___________(选填“a”或“b”)进入烧瓶。氨气收集满后,关闭a、b,打开c,做喷泉实验,烧瓶内产生红色喷泉,该现象说明了氨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
9 . 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所选试剂、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均正确的是
气体试剂制备装置收集方法
ACl2KMnO4+浓HClbd
BO2KMnO4ac
CNOCu+稀HNO3bc
DCO2CaCO3+稀H2SO4bc
A.AB.BC.CD.D
2021-10-22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10 . 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制备Ca(NO2)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已知:2NO+CaO2=Ca(NO2)2; 2NO2+CaO2=Ca(NO3)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入N2是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B.装置B、D中的试剂可分别为水和浓硫酸,F装置中的试剂也可使用氢氧化钠溶液
C.若将铜片换成木炭,则不可以制备纯净的亚硝酸钙
D.借助装置A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可以分离CO2和CO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