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铁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用硫酸亚铁溶液除去烟气中的,主要物质的转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最终转化为
B.过程I中,作氧化剂
C.过程II中,发生反应:
D.硫酸亚铁溶液吸收后,所得的溶液呈碱性
2 . 工业上用FeCl3溶液作印刷电路铜板的腐蚀液。化学小组设计如下流程对腐蚀废液(阳离子主要有Fe2+、Cu2+、Fe3+和H+)进行处理,实现FeCl3溶液再生并回收Cu。

(1)步骤Ⅰ中加入H2O2溶液的目的是将Fe2+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为Fe3+
(2)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溶液C中含有大量Fe2+。取少量溶液C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4)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溶液A、溶液B和固体C中都含有铜元素
b.溶液C和溶液D可回收利用,体现“绿色化学”理念
2023-01-17更新 | 48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合格考化学试题
3 . 验证牺牲阳极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l溶液)。
在Fe表面生成蓝色沉淀试管内无明显变化试管内生成蓝色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比①②,可能将Fe氧化
B.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
C.用酸性溶液代替溶液,也可验证牺牲阳极法
D.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无法判断Fe比Cu活泼
4 . 下列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Fe3+、K+
B.中性溶液中:K+
C.pH=1的溶液中:Na+、Fe2+
D.加酚酞呈红色的溶液中:Na+
2022-12-1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5 . 以相同的流速分别向经硫酸酸化和未经酸化的浓度均为0.1mol·L-1的FeSO4溶液中通入O2.溶液中pH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已知:0.1mol·L-1Fe3+生成Fe(OH)3,开始沉淀时pH=1.5,完全沉淀时pH=2.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酸化的FeSO4溶液中发生反应:4Fe2++O2+4H+=4Fe3++2H2O
B.图2中,t=0时刻,FeSO4溶液pH=5.7是由于Fe2+发生了水解反应
C.由图2可知,未酸化的FeSO4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Fe(OH)3的同时还生成了H+
D.若向FeSO4溶液中先加入过量NaOH溶液再通入O2,pH先增大后明显减小
2022-05-08更新 | 565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汇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下列化学用语对现象变化的解释不准确的是
A.“NO2球”浸泡在热水中,颜色加深:     H<0
B.用石墨电极电解CuSO4溶液,阴极附近溶液蓝色变浅:Cu2++2e-=Cu
C.向FeSO4溶液中加入Br2水,溶液变为黄色:
D.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3Mg(OH)2(s)+2Fe3+2Fe (OH)3(s)+3Mg2+
7 . 实验中学高二化学某班学生甲、乙小组,分别用实验探究溶液中的化学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将硫酸亚铁溶液滴入硫酸酸化的溶液中,振荡混合后,溶液中含有等。以下请用离子方程式回答:
①25℃时硫酸亚铁溶液的原因:___________
②请写出硫酸亚铁溶液与硫酸酸化的溶液反应的原理:___________
(2)甲组同学取溶液,加入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分别取2 mL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充分振荡、静置,层显紫色;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溶液,生成蓝色沉淀;
③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实验。
②检验的离子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实验①和③说明:在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由此可以证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_(填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
(3)乙组同学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硫酸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试管微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1-11-15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某实验小组同学用KSCN探究久置固体变质的情况。将0.3 g 固体用10mL蒸馏水溶解,配成待测液,进行实验。
【初步实验】

(1)用KSCN检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甲同学认为固体几乎未变质,ⅱ中变血红色是由于被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ⅱ中血红色褪去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3)乙同学不认同甲对现象的解释,他推测加入浓硝酸后ⅱ中变血红色还可能与其它因素有关,可能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
【继续探究】
步骤操作现象
取2mL待测液,加入5滴0.1KSCN溶液,再加入5mL浓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取2mL待测液,___________溶液变为红色
向Ⅱ中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5mL浓硝酸,边加边振荡溶液逐渐加深为血红色,继续滴加浓硝酸,溶液褪色,pH变化始终不明显
(4)请补全步骤Ⅱ中的操作:___________
(5)由Ⅰ~Ⅲ推测固体变质的情况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
a.几乎未变质       b.部分变质       c.完全变质
【反思与迁移】
(6)从上述探究中获得启发,在用KSCN检验及进行还原性验证实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___________(至少2条)。
2021-11-04更新 | 745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以下物质混合不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CH3COONa 溶液与 HCl 溶液B.MgCO3 沉淀与 NaOH 溶液
C.FeCl2 溶液与 KMnO4溶液D.Na2CO3 溶液与 KOH 溶液
2021-02-20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某实验小组对Na2S2O3分别与FeCl3、Fe2(SO4)3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药品:0.1mol/LNa2S2O3溶液(pH=7);0.1mol/LFeCl3溶液(pH=1);0.05mol/LFe2(SO4)3溶液(pH=1)。
实验过程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溶液呈紫色,
静置后紫色迅速褪去,
久置后出现淡黄色浑浊
溶液呈紫色,
静置后紫色褪去,
久置后不出现淡黄色浑浊
溶液呈紫色,
静置后紫色缓慢褪去,
久置后不出现淡黄色浑浊
资料:ⅰ.Na2S2O3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ⅱ.Fe3++Fe(S2O3)+(暗紫色),Fe2+无明显现象
(1)配制FeCl3溶液时,需要用盐酸酸化,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
(2)对实验Ⅰ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探究如下:
①证明有Fe2+生成:取实验Ⅰ中褪色后溶液,加入1~2滴K3[Fe(CN)6]溶液,观察到_______
②实验I中紫色褪去时被氧化成,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③实验I和Ⅱ对比,Ⅰ中出现淡黄色浑浊,而Ⅱ中不出现淡黄色浑浊的原因是_______
(3)为探究实验Ⅱ和Ⅲ中紫色褪去快慢不同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紫色褪去时间a>b紫色褪去时间c<d
①试剂X是_______
②由实验Ⅳ和实验Ⅴ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021-01-20更新 | 1043次组卷 | 7卷引用:北京市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