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铁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I)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
(2)不仅溶液中易被氧化成,溶液中白色沉淀更易被氧化,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
(3)绿矾()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主要成分,也是中学化学一种常见的化学试剂。亚铁盐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而变质。
①为防止溶液变质,应在溶液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_
②甲同学取稀硫酸酸化溶液,加入几滴双氧水后,再加入1滴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可将氧化。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用稀酸化的溶液中先加入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双氧水和1滴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
(II)氯化铁溶液可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某腐蚀后的废液中含有,且
(4)从废液中可回收铜,并获得溶液,设计如下方案:

①滤渣a为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
②物质X为___________
A.          B.酸性溶液        C.
(5)取该废液并加入铁粉,充分反应。
①对反应后的溶液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溶液中一定含有
B.若有固体剩余,则固体中一定含有铁
C.若溶液中有,则可能有固体析出
D.溶液若有剩余,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②若,则充分反应后得到氯化亚铁溶液和固体混合物。则原废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
2024-04-1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17周定时检测化学试题
2 . 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途径之一。七校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分组进行实验。
I.兴趣小组一:配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需要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2)配制溶液时,现有天平、药匙、烧杯、量筒、玻璃棒,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3)在此配制过程中,下列情况会使所得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转移溶液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C.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未干燥
D.称量固体时,砝码上沾有杂质
E.摇匀后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补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Ⅱ.A、B、C、D、X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存在如图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4)若A为黄绿色气体单质,D为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A的水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酸性变化为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若A为金属单质,C俗称烧碱。A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铝和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6)若C是磁性氧化物,则A与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X是稀硫酸则检验D中金属阳离子的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除去铁红中氧化铝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8)为了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下列选用的药品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稀盐酸
溶液、溶液
溶液、
溶液、溶液、
溶液、
2024-04-1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17周定时检测化学试题
3 . 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取氯气,并进行氯气性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E中放置干燥红色布条,F中放置湿润红色布条。
(1)A中盛有浓盐酸,B中盛有。加热时B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在实验室通过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也可制取氯气,据此推断KMnO4、Cl2、MnO2三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3)D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
(4)对比E和F中现象的差异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5)实验后观察到G中溶液呈棕黄色,同学们猜测氧化产物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猜测1:只有Fe3+
猜测2:只有I2
猜测3:既有Fe3+又有I2
于是取上述实验后G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入___________溶液,溶液未出现红色,证明猜测1和猜测3不正确;
②再加入___________(填试剂和现象)证明猜测2正确。
由此得出离子的还原性Fe2+___________I-(填“大于”,“等于”,“小于”)。
(6)H装置可用于模拟工业制造漂白粉的原理,实验后制得产品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024-02-22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电子工业中常用FeCl3溶液做“腐蚀液”,腐蚀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为使“腐蚀液”能得到循环利用并回收铜的流程图如下:

(1)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滤渣的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加足量氯水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将少量溶液B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
(5)能在酸性环境下将Fe2+氧化为Fe3+的氧化剂有KMnO4、KClO3、H2O2、Cl2等。已知下列四种氧化剂氧化Fe2+后对应的还原产物如下:
氧化剂KMnO4KClO3 H2O2Cl2
还原产物Mn2+Cl-H2OCl-
①判断等物质的量的四种氧化剂分别与足量的酸性FeSO4溶液反应,得到Fe3+最多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写出KClO3溶液与酸性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取废液A加入12.6 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滤渣 11.0 g,滤渣与足量盐酸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9.6 g Cu。合并两次的滤液和洗涤液得溶液B 500 mL,则溶液B中含Fe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
2024-02-2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无毒的强氧化剂。在工业上,一种通过溶液制备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NaOH的电子式为______
(2)“氧化、沉淀”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Fe2+在溶液中放置不稳定,易被氧化成Fe3+,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的Fe3+是较好的方法,此法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通过“氧化”时发生的反应可知,在该条件下物质氧化性:______NaClO(填“>”或“<”)。
(4)“转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说明物质的溶解度______(填“>”或“<”)
2024-01-19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6 . 已知某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还可能大量存在中的几种,以及部分污泥,通过下列流程可从该废水中回收晶体及固体单质。已知氧化性:

(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确定上述工业废水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根据步骤2中得到固体混合物可以确定上述工业废水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3)的存在对回收晶体的纯度___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理由是___________
(4)检验上述工业废水中是否存在常用方法的名称是___________
(5)步骤3中加入的试剂X为________(填试剂名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6)步骤4中涉及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烘干。烘干操作需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1-1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半期)考试化学试卷
7 . 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实验方案探究的相互转化,在控制其它试剂用量相同的条件下,改变KSCN溶液的用量,出现了异常现象。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试管1试管2试管3
1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无明显现象溶液变为红色
0.1溶液变为红色,而后红色褪去
0.01溶液变为棕黄色,未见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编号①试管3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进一步探究编号②试管3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同学甲提出如下假设并设计了实验。
假设1:溶液褪色的原因是KSCN被转化。
假设2:溶液褪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两份褪色后的溶液1mL于试管A、B中,

往试管A中滴加___________溶液恢复红色假设1成立
往试管B中滴加___________溶液未恢复红色假设2不成立
同学乙查阅资料发现可以被氧化成,请设计实验证明:
(4)编号③中未观察到溶液变红,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8 . 为了保护环境、利用锰资源,可通过如下流程用废旧电池中黑锰粉(含有、MnOOH、和少量及炭黑等)制备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M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
(2)“焙炒”时除氧化MnOOH外,还有一个作用是_______;写出与MnO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加快“酸浸”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写两条即可);“酸浸”时除了固体溶解、溶液颜色变化外,还可能有的现象是_______;“酸浸”中加的目的是_______
(4)“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5)请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所得溶液中无_______(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2023-11-06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9 . I.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3O4、Al2O3和SiO2)得到绿矾(FeSO4·7H2O),然后制取透明氧化铁颜料的流程如下:

已知:①透明氧化铁又称纳米氧化铁,粒子直径微小(10~90nm),包括氧化铁黄(FeOOH)和氧化铁红(Fe2O3),难溶于水,在碱性条件下非常稳定;
②Fe3+能将FeS2中的硫元素氧化为+6价。
回答下列问题:
(1)FeS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2)“滤渣”中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3)“还原”过程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流程中“”环节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沉淀”采用分批加入KOH溶液,并不断搅拌,这样操作不但可以得到色泽纯正的氢氧化铁,而且还可以___________
(6)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制得的透明氧化铁中氧化铁黄和氧化铁红的含量。已知Fe(SCN)3的吸光度A(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与Fe3+标准溶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称取3.47g透明氧化铁,用稀硫酸溶解并定容至1L,准确移取该溶液10.00mL,加入足量KSCN溶液,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测得溶液吸光度A=0.8,则透明氧化铁中氧化铁红(Fe2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Ⅱ.氧化亚铜(Cu2O)用途广泛,干法生产Cu2O粉末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7)粉碎机中,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8)800~900℃时,煅烧炉中发生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3-10-31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某小组在验证反应“”,实验探究过程如下。结合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向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忽略的水解)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后,将烧杯底部黑色固体过滤,滤液呈黄色。
(1)检测到滤液中含有,可以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假设a:可能是铁粉表面有氧化层,能产生
假设b:空气中存在被氧化为,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假设c:酸性溶液中的具有氧化性,可产生
(2)某同学证明上面假设c不成立,向硝酸酸化的___________硝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后,上层清液未变黄色,经检验无
(3)取过滤后的黑色固体,洗涤后,___________(填操作和现象),证明黑色固体中含有Ag。
(4)某同学利用原电池证明可以将氧化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连接装置后,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一段时间后电流表不再偏转(所用溶液均已去除)。甲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写出石墨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电流表指针不再偏转后,向左侧烧杯中加入固体,发现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此时石墨电极为__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银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