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铜的其他化合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3 道试题
1 . 铜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铜常见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进行实验探究,研究的问题和过程如下:
I.探究不同价态铜的稳定性
进行如下实验:
(1)向中加适量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和一种红色固体,该反应的离子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由此可知,在酸性溶液中,价Cu比+1价Cu更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
(2)将粉末加热至以上完全分解成红色的粉末,该反应说明:在高温条件下,+1价的Cu比+2价Cu更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
II.探究通过不同途径制取硫酸铜
(1)途径A:如下图
   
①杂铜(含少量有机物)灼烧后的产物除氧化铜还含少量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b.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②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纯度:
某小组同学准确称取4.0g样品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取1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调节溶液pH=3~4,加入过量的KI,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共消耗标准溶液。上述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则样品中硫酸铜晶体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
(2)途径B:如下图
   
①烧瓶内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已知烧杯中反应:)
②下图是上图的改进装置,其中直玻璃管通入氧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探究用粗铜(含杂质Fe)按下述流程制备氯化铜晶体
   
(1)实验室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可将粗铜与反应转化为固体l(部分仪器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有同学认为应在浓硫酸洗气瓶前增加吸收的装置,你认为是否必要________(填“是”或“否”)
(2)将溶液2转化为的操作过程中,发现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
已知:在氯化铜溶液中有如下转化关系:[Cu(H2O)4]2+(aq,蓝色)+4Cl-(aq) CuCl42-(aq,黄色)+4H2O(l),该小组同学取氯化铜晶体配制成蓝绿色溶液Y,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够证明溶液中有上述转化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已知:较高浓度的溶液呈绿色)。
a.将Y稀释,发现溶液呈蓝色
b.在Y中加入晶体,溶液变为绿色
c.在Y中加入固体,溶液变为绿色
d.取Y进行电解,溶液颜色最终消失
Ⅳ.探究测定铜与浓硫酸反应
铜片和12mL18mol/L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为定量测定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mL,取20mL至锥形瓶中,滴入2~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已知氢氧化铜开始沉淀的pH约为5),通过测出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来求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假定反应前后烧瓶中溶液的体积不变,你认为该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能否求得余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2019-06-17更新 | 67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实验中学高三热身训练化学试题
2 . 某学生研究小组欲探究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产生的蓝绿色沉淀组成,小组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提出假设】
假设1:沉淀为Cu(OH)2
假设2:沉淀为________
假设3:沉淀为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nCuCO3•mCu(OH)2]
【查阅资料】无论是哪一种沉淀受热均易分解(假设均不含结晶水)。
【物质成分探究】
步骤1:将所得悬浊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乙醇洗涤。
步骤2:甲同学取一定量固体,用气密性良好的下图装置(夹持仪器未画出)进行定性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2中的沉淀为________________
(2)假设1中沉淀为Cu(OH)2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水乙醇洗涤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反应后A中蓝绿色固体变黑,C中无明显现象,证明假设____(填写序号)成立。
(5)乙同学认为只要将上图中B装置的试剂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后,便可验证上述所有假设,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乙同学更换B试剂后验证假设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7)在假设3成立的前提下,某同学考虑用Ba(OH)2溶液代替C中澄清石灰水,测定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若所取蓝绿色固体质量为27.1g,实验结束后装置B的质量增加2.7g,C中的产生沉淀的质量为19.7g。则该蓝绿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0-1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平潭县新世纪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3 . Cu2O可用于制作船底防污漆,某学习小组探究制备Cu2O的方法。
【查阅资料】① CuSO4与Na2SO3溶液混合可制备Cu2O。② Cu2O为砖红色固体;酸性条件下生成Cu2+和Cu。
③ Cu2O和Cu(SO3)23可以相互转化 Cu2OCu(SO3)23-(无色)   
(1)配制0.25 mol·L1CuSO4溶液和0.25 mol·L1 Na2SO3溶液。测得CuSO4溶液pH=4,Na2SO3溶液pH=9。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uSO4溶液pH=4的原因_______
(2)完成CuSO4溶液和Na2SO3溶液反应制Cu2O的离子方程式: ____Cu2++ ____SO32+   ____ =____Cu2O↓+ ____ + ____HSO3
【实验探究】
操作现象

   
i 有黄色沉淀出现,随着 Na2SO3溶液的滴入,沉淀增加,当加到5 mL时,溶液的蓝色消失。
ii 将试管加热,黄色沉淀变为砖红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iii在加热条件下,继续滴入Na2SO3溶液,砖红色沉淀减少,当1加到10 mL时,沉淀完全溶解,得无色溶液。
(3)证明ii中砖红色沉淀是Cu2O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
(4)经检验i中黄色沉淀含有Cu2SO3,ii中沉淀由黄色变砖红色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iii中砖红色沉淀消失的原因是_______
(6)在加热条件下,若向2 mL 0.25 mol·L1Na2SO3溶液中滴加0.25 mol·L1CuSO4溶液至过量,预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7)由上述实验得出结论:CuSO4溶液和Na2SO3溶液反应制备Cu2O,应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2019-06-1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清北班)5月月考化学试题
4 . 碱式氯化镁(MgOHCl)常用作塑料添加剂,工业上制备方法较多,其中利用氢氧化镁热分解氯化铵制氨气并得到碱式氯化镁的工艺属于我国首创。某中学科研小组根据该原理设计如下装置图进行相关实验,装置C中CuO的质量为8.0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D中生成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持续通入N2的作用有两点:一是: 将装置A中产生的氨气完全导出,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测得碱石灰的质量增加了a g,则得到碱式氯化镁的质量为_______g。
(5)反应完毕,装置C中的氧化铜全部由黑色变为红色,称其质量为6.8 g,且生成的气体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则红色固体是_______,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6)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装置C中的氧化铜反应完全后得到的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已知:①Cu2O+2H===Cu2++Cu+H2O
②限选试剂:2 mol·L-1H2SO4溶液、浓硫酸、2 mol·L-1HNO3溶液、10 mol·L-1 HNO3溶液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1:取反应后装置C中的少许固体于试管中
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2-05更新 | 380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 某红色固体粉末样品可能含有Fe2O3和Cu2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校化学自主探究实验小组拟对其组成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Cu2O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u2O+2H===Cu+Cu2++H2O
探究一: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组装完成后,夹好止水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2)装置A是氢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填选项)。
A.稀硫酸和锌片     B.稀硝酸和铁片       C.氢氧化钠溶液和铝片   D.浓硫酸和镁片
(3)从下列实验步骤中,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①________③(填序号)。
①打开止水夹
②熄灭C处的酒精喷灯
③C处冷却至室温后,关闭止水夹
④点燃C处的酒精喷灯
⑤收集氢气并验纯
⑥通入气体一段时间,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探究二:
(4)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若无红色物质生成,则说明样品中不含Cu2O;此观点是否正确________(填“是”或“否”),若填“否”,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浓硝酸,产生红棕色的气体,证明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适量蒸馏水稀释后,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填试剂和实验现象),则可证明另一成分存在,反之,说明样品中不含该成分。
探究三:
(5)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反应后经过滤得到固体3.2g,滤液中Fe2+有1.0mol,则样品中n(Cu2O)=________mol。
2018-11-30更新 | 3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某红色固体粉末样品可能含有Fe2O3和Cu2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校化学自主探究实验小组拟对其组成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Cu2O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u2O+2H+=Cu+Cu2++H2O
探究一: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组装完成后,夹好止水夹,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2)装置A是氢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的药品是______(填选项)
A.稀硫酸和锌片B.稀硝酸和铁片
C.氢氧化钠溶液和铝片D.浓硫酸和镁片
(3)从下列实验步骤中,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①____________③(填序号)。
①打开止水夹
②熄灭C处的酒精喷灯
③C处冷却至室温后,关闭止水夹
④点燃C处的酒精喷灯
⑤收集氢气并验纯
⑥通入气体一段时间,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探究二:
(4)甲同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若无红色物质生成,则说明样品中不含Cu2O;乙同学认为观点不正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丙同学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浓硝酸,产生红棕色的气体.证明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丁同学设计实验证明另一种物质是否存在,则其设计方案中检验另一种物质所有试剂名称为______________
(5)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反应后经过滤得到固体3.2g,滤液中Fe2+有1.0mol,则样品中n(Cu2O)=_________mol。
2018-05-01更新 | 57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河北省唐山市五校2018届高三联考A卷理综化学试题
7 . 甲醛(HCHO),无色气体,易溶于水,有特殊的刺激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40%甲醛溶液沸点为96℃,易挥发。甲醛在碱性溶液中具有极强的还原性。为探究过量甲醛和新制Cu(OH)2反应的产物成分,进行如下研究:
(1)在下图装置中进行实验,向a中加入0.5 mol·L−1 CuSO4溶液50mL和5 mol·L−1 NaOH溶液100mL,振荡,再加入40%的甲醛溶液40mL,缓慢加热a,在65℃时回流20分钟后冷却至室温。反应过程中观察到有棕色固体生成,最后变成红色,并有气体产生。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②仪器c的作用为____________
③能说明甲醛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发现气体产物是副反应产生的。为确认气体产物中含H2不含CO,将装置A和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连接后进行实验。

①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②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确认气体产物中含H2而不含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 。证明a中甲醛的碳元素未被氧化成+4价的实验方案为:取少量a中反应后的清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甲醛的碳元素未被氧化成+4价。
(4)为研究红色固体产物的组成,进行如下实验(以下每步均充分反应):


已知:ⅰ.Cu2O [Cu(NH3)4]+(无色) [Cu(NH3)4]2+(蓝色)
ⅱ.2Cu+8NH3·H2O+O2===2[Cu(NH3)4]2++4OH+6H2O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红色固体产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2018-04-17更新 | 192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理综化学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红色固体粉末样品可能含有Fe2O3Cu2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校化学自主探究实验小组拟对其组成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Cu2O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u2O+2H+=Cu+Cu2++H2O
探究一: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组装完成后,夹好止水夹,_____,则说明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2)装置A是氢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填选项)
A.稀硫酸和锌片     B.稀硝酸和铁片     C.氢氧化钠溶液和铝片    D.浓硫酸和镁片
(3)从下列实验步骤中,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①________③(填序号).
①打开止水夹                       ②熄灭C处的酒精喷灯          C处冷却至室温后,关闭止水夹     
④点燃C处的酒精喷灯       ⑤收集氢气并验纯                   ⑥通入气体一段时间,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探究二:
(4)甲同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若无红色物质生成,则说明样品中不含Cu2O;乙同学认为观点不正确,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丙同学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浓硝酸,产生红棕色的气体.证明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丁同学预设计实验证明另一种物质是否存在,其方案为__________
(5)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若反应后经过滤得到固体3.2g,滤液中Fe2+1.0mol,则样品中n(Cu2O)=_________mol.
9 . 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了Al、Fe的性质后,设计如下实验,探究Cu的常见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1]探究Cu(OH)2是否具有两性
药品:CuSO4溶液、浓NaOH溶液、稀H2SO4
实验步骤:
①取少量CuSO4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浓NaOH溶液至产生较多蓝色沉淀,静置后过滤。
②结论:Cu(OH)2具有两性。
(1)实验步骤②的内容为______
(2)能证明Cu(OH)2具有两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
[实验2]探究Cu(I)和Cu(Ⅱ)的稳定性
实验步骤:
①取98gCu(OH)2固体,加热至80~100℃时,得到80g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1000℃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A。
②冷却后称量,A的质量为72g。
③向A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
(3)通过计算判断A的化学式为_______(不需要书写计算过程)
(4)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Cu(I)和Cu(Ⅱ)的稳定性大小的结论为:固态时___________,酸性溶液中________
[实验3]探究CuO被NH3还原的产物
该学习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面出)。实验中观察到CuO变为红色物质。查资料可知,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

(6)反应产生的无污染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
(7)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是Cu,也有同学认为NH3与CuO反应后生成的红色物质是Cu和A的混合物。请你设计个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A:_____
2018-05-31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10 . 下列依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将浓氨水滴入盛Cl2的集气瓶,产生白烟,证明NH3有还原性和碱性
B.将白磷加入盛N2O的集气瓶中并微热,产生白烟,证明N2O有还原性
C.将Cu2S在O2中充分灼烧,质量不变,证明Cu2S与O2在高温下不反应
D.将足量SO2通入FeCl3溶液中,黄色逐渐消失,证明还原性:SO2>Fe2+
2017-11-04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安徽省名校2018届高三10月大联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