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铜与强氧化性酸的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铜与浓硫酸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试管中溶液变为绿色,试管底部出现黑色和灰白色沉淀;试管中先出现气泡,短时间内品红溶液无变化,之后溶液的红色逐渐变浅直至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试管中先出现的气泡为______(填名称)。
(3)实验完毕后取下试管,______,若溶液______,可证明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为
(4)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
(5)湿碱棉团的作用是______
(6)实验完毕后,待溶液冷却后,取试管中上层清液加入水中,发现溶液温度升高。试解释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____________
(7)将反应后的沉淀加入水中,黑色沉淀不溶解,灰白色沉淀大部分溶解,溶液变为蓝色,则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
(8)黑色沉淀可能为,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验证黑色沉淀中是否含有(已知均为黑色固体,不溶于水和稀硫酸):____________
2 . 3.2g铜与过量硝酸(8mol·L1、30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反应后溶液中含amol氢离子,则此时溶液中所含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A.(0.2+a)molB.(0.1+a)mol
C.(0.05+a)molD.amol
2019-12-05更新 | 1315次组卷 | 24卷引用: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12-13高三上·北京石景山·期末
3 . 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X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Y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在Z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亚硫酸钡和碳酸钡
D.在Z导管的出口处会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2019-01-30更新 | 10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2届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4 .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讨铜与硝酸的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
(1)甲同学欲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O,设计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图中K为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F是含有一半空气的注射器。
   
请回答有关问题
装置A中进行反应时打开止水夹K,当装置C_________时,关闭止水夹K,试分析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在完成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为进一步证明产物是NO,将注射器F中的空气推入E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装置G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发现铜与稀、浓硝酸反应所得溶液的颜色不同,并记录如下:
1 g细铜丝放入盛有10 mL1 mol·L-1 HNO3溶液的试管中加热铜丝表面有无色气体逸出,溶液变为天蓝色
1 g细铜丝放入盛有10 mL14 mol·L-1HNO3溶液的试管中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绿色,绿色由深到浅,未见到蓝色
有同学认为是铜与浓硝酸反应的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也有同学认为是溶液中剩余硝酸浓度较大所致,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该看法是否正确,以下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____________
a. 向上述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b. 加水稀释上述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 向饱和的硝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加14 mol·L-1HNO3溶液
d. 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2018-02-23更新 | 20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5 . 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变化,但加入某盐一段时间后,发现铜粉溶解,溶液呈蓝色,且无气体逸出,该盐可能是
A.FeC13B.Na2CO3C.KNO3D.FeSO4
6 . 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1)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水槽中的集气瓶收集到无色气体,甲同学由此认为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了NO。乙同学认为上述理由不完备,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同学们经过讨论,决定改用装置B进行反应,实验步骤①~③如下图所示。

步骤③拔去注射器的橡胶帽,拉动活塞吸入少量的空气后,迅速盖上橡胶帽。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就能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了NO。
2017-08-31更新 | 3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用金属铜制取硝酸铜,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角度考虑,最好的方法是
A.铜硝酸铜B.铜硝酸铜硝酸铜
C.铜氧化铜硝酸铜D.铜氧化铜硝酸铜
8 . 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等质量的硝酸铜。
①铜与稀硝酸反应;
②铜与浓硝酸反应;
③铜先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硝酸反应。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三种途径所消耗铜的质量相等
B.三种途径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①>②>③
C.途径③的制备方法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D.途径①中被氧化的铜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
9 . 某学习小组为研究铜与浓、稀HNO3反应的差异,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如下:
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Ⅱ.向装置A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关闭弹簧夹;
Ⅲ.滴加浓硝酸;
……
(1)步骤Ⅲ中滴加浓硝酸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
(2)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B中溶液慢慢变成蓝色,能解释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证明B中有NO生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
(5)步骤Ⅱ向装置A中通入过量CO2气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6)上述实验结束后,观察到A装置中的溶液呈绿色,B装置中的溶液呈蓝色。在分析溶液为绿色的原因时,甲同学用加水稀释的方法,乙同学认为不合理,因在稀释时,也会引起Cu2+浓度变化。请设计实验证明绿色是由溶有NO2引起的___________
10 . 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生成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了强氧化性和脱水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