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恒压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将CO2、H2按照体积比为1:3合成CH3OH,其中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CO2(g)+3H2(g)=CH3OH(g)+H2O(g)             △H1= -49kJ·mol-l
Ⅱ.CO2(g)+H2(g)=CO(g)+H2O(g)             △H2= 41kJ·mol-l
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I和反应Ⅱ,在相同的时间段内CH3OH的选择性和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

已知:CH3OH的选择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 CO(g)+2H2(g) CH3OH(g)             △H= 90kJ·mol-1
B.合成甲醇的适宜工业条件是290℃,催化剂选择CZ(Zr-1)T
C.230℃以上,升高温度CO2的转化率增大,但甲醇的产率降低,原因是230℃以上,升温对反应Ⅱ的影响更大
D.保持恒压恒温下充入氦气,不影响CO2的转化率
2 . 有效去除大气中的和水体中的氮是维持自然界氮循环的重要保证。
(1)已知:①     
     
反应   _______
(2)磷酸铵镁()沉淀法可去除水体中的氨氮)。实验室中模拟氨氮处理:将1L模拟氨氮废水(主要含)置于搅拌器上,设定反应温度为25℃,先后加入溶液。将上述溶液分成两等分,用NaOH调节溶液pH分别为9和10,投加絮凝剂并搅拌。反应30min后,取清液测定氨氮质量浓度。实验测得pH为10时氨氮去除率较pH为9时的氨氮去除率低,可能原因是_______
(3)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可通过电解法将模拟氨氮废水全部转化为。电解时,阳极发生多个电极反应。保持恒定电流电解相同时间,测得溶液初始pH对氨氮去除率及溶液中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电解时阳极生成的电极方程式:_______
②初始pH从12增大到13时,溶液中减小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4)已知Ni的金属活动性与Fe相当,Pd不与稀酸反应。酸性条件下Al、Al/Ni、Al/Cu/Pd等金属还原硝酸盐的反应机理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ads表示活性吸附态)。

①甲中,每还原1 mol 理论上消耗Al的质量为_______g。
②描述乙中被还原的过程:_______
③要提高转化为的选择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
2022-12-17更新 | 5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化学试题
3 . 周期表中Ⅵ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用硫黄熏蒸中药材的传统由来已久;是一种易燃的有毒气体(燃烧热为),是制取多种硫化物的原料;硫酸、硫酸盐是重要化工原料;硫酰氯()常作氯化剂或氯磺化剂。硒()和碲()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电子、冶金、材料等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工业上以精炼铜的阳极泥(含CuSe)为原料回收Se,以电解强碱性溶液制备Te。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的燃烧:   
B.和浓硫酸反应:
C.电解强碱性溶液的阴极反应:
D.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022-12-17更新 | 48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12月大联考化学试题
4 . CH4—CO2重整反应能够有效去除大气中 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发生的反应如下:
重整反应 CH4(g)+CO2(g)=2CO(g)+2H2(g) ΔH
积炭反应Ⅰ 2CO(g)=CO2(g)+C(s) ΔH1=―172 kJ·mol-1
积炭反应Ⅱ CH4(g)=C(s)+2H2(g) ΔH2=+75kJ·mol-1
在恒压、起始投料比=1条件下,体系中含碳组分平衡时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整反应的反应热ΔH=-247 kJ·mol-1
B.曲线B表示CH4平衡时物质的量随温度的变化
C.积炭会导致催化剂失活,降低CH4的平衡转化率
D.低于600℃时,降低温度有利于减少积炭的量并去除CO2气体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CO2催化加氢合成二甲醚是一种CO2转化方法,其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I:CO2(g)+H2(g) =CO(g)+H2O(g) ΔH=+41.2 kJ·mol−1
反应II:2CO2(g)+6H2(g) =CH3OCH3(g)+3H2O(g) ΔH=—122.5 kJ·mol−1
在恒压、CO2和H2的起始量一定的条件下,CO2平衡转化率和平衡时CH3OCH3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CH3OCH3的选择性=×10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
B.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 ΔH=—204.9 kJ·mol−1
C.在240~320℃范围内,温度升高,平衡时CH3OCH3的物质的量先增大后减小
D.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H3OCH3的选择性为48%(图中A点),增大压强可能将CH3OCH3的选择性提升到B点
2022-05-31更新 | 980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2届高考考前模拟化学试卷题
6 . CO2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 CO2的排放,实现“碳达峰”,其反应可表示为:CO2 (g)+3H2 (g) =CH3OH (g)+H2O (g) ΔH=−49 kJ•mol−1。CO2催化加氢制甲醇的反应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
①CO2(g)+H2(g) =CO(g)+H2O(g) ΔH1=41 kJ•mol−1
②CO(g)+2H2(g) =CH3OH(g) ΔH2
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相对能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反应的ΔS>0
B.步骤②反应的ΔH2=−90 kJ•mol−1
C.CO2催化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速率由步骤②决定
D.升高温度,各步骤的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2022-05-30更新 | 690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化学试题
7 . CO2催化加氢合成甲醇是重要的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该过程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I:CO2(g)+3H2(g)=CH3OH(g)+H2O(g) H=-58.6kJ·mol-1
反应II:CO2(g)+H2(g)=CO(g)+H2O(g) H=41.2kJ·mol-1
0.5MPa下,将n(H2):n(CO2)=3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测得CO2的转化率、CH3OH或CO的选择性[×100%]以及CH3OH的收率(CO2的转化率×CH3OH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g)+2H2(g)=CH3OH(g) H=99.8kJ·mol-1
B.曲线a表示CH3OH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
C.图中所示270℃时,对应CO2的转化率为21%
D.在210℃~250℃之间,CH3OH的收率增大是由于CH3OH的选择性增大导致
2022-05-28更新 | 738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8 . 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是一种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方法。在催化制甲醇反应体系中,主要发生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I:   
反应II:   
将1mol和3mol混和气体通入恒压、密闭容器中,在的催化下反应,平衡时转化率、和CO选择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选择率:转化的中生成或CO的百分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选择率对应的曲线是b
B.   
C.图中M点时,的平衡转化率为25%,则的转化率为33.3%
D.提高转化为的转化率,需要研发在低温区高效的催化剂
2022-05-27更新 | 38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2022届高三高考考前打靶卷化学试题
9 . 在催化剂作用下,以CO2和H2为原料进行合成CH3OH的实验。保持压强一定,将起始n(CO2)∶n(H2)=1∶3的混合气体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管,测得出口处CO2的转化率和CH3OH的选择性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反应管内发生的反应为
反应1∶CO2(g)+3H2(g)=CH3OH(g)+H2O(g) △H1=-49.5 kJ·mol-1
反应2∶CO2(g)+H2(g)=CO(g)+H2O(g) △H2=41.2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g)+2H2(g)=CH3OH(g)的△H=90.7kJ·mol-1
B.280℃时,出口处CH3OH的体积分数的实验值小于平衡值
C.220℃~24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原因是反应2转化的CO2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D.220℃~280℃时,反应1的速率高于反应2的速率
2022-05-26更新 | 983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如皋中学2022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三)化学试题
10 . 为探究合成气制甲醇过程中催化剂中毒的原因,将模拟合成气(按一定比例混合)以一定流速分别通过三份铜基催化剂,其中一份做空白实验,两份强制中毒(分别预先吸附,吸附反应后催化剂中碱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在一定温度下,总碳()转化率、生成的选择性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题图所示。

生成的选择性。合成气制甲醇的主要反应为:
反应Ⅰ
反应Ⅱ
副反应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条件下,三个副反应的均小于0
B.空白实验时,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总碳转化率一定减小
C.相同条件下,对催化剂的毒害作用大于
D.为提高生成的选择性,可研发不与含硫物反应的催化剂
2022-05-24更新 | 932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