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一定条件下,CH4分解形成碳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图为是反应CH4=C+2H2的能量时间示意图
B.第④步活化能最大
C.4个步骤中有的吸热,有的放热
D.选择恰当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
2 . 应用过渡状态理论讨论化学反应时,可将反应过程中体系的势能变化情况表示在反应历程一势能图上。甲烷在光照条件下发生的氯代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Cl-Cl→2Cl·
(2)Cl·+CH3-H→CH3·+H-Cl
(3)CH3·+Cl-Cl→CH3-C1+C1·
A.反应Cl·+CH3-H→CH3·+H-Cl △H=+7.5kJ·mol-1
B.反应Cl·+CH3-H→CH3·+H-Cl的活化能Ea=+16.7kJ·mol-1
C.反应(2)比反应(3)更容易进行
D.CH4(g)+Cl2(g)=CH3Cl(g)+HCl(g) H=-105.4kJ·mol-1
2021-11-14更新 | 12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二氧化碳甲烷化技术被认为是二氧化碳循环再利用最有效的技术之一、一种CO2直接加氢甲烷化的典型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在甲烷化过程中CO2不发生解离而直接与H2解离出的H原子反应生成甲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CO2直接加氢甲烷化的过程中,原子利用率为100%
B.H2在Pd作用下发生解离,H-H断裂并放出能量
C.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中催化剂只有Pd
D.二氧化碳甲烷化过程中没有CO生成
2021-11-12更新 | 36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实验: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5gNa2CO3固体和0.5gNaHCO3固体,再分别加入30mL0.3mol·L-1盐酸,充分反应后,用手触摸试管,明显感觉到加Na2CO3固体的试管变热了,加NaHCO3固体的试管变冷了。甲同学由此得出结论:CO(aq)+2H+(aq)=H2O(l)+CO2(g) ΔH1<0, HCO(aq)+H+ (aq) =H2O(l) +CO2(g) ΔH2>0。回答下列问题:
(1)乙同学认为该实验不一定能得到甲同学的结论,你支持谁的观点?_______(填“甲”或“乙”),理由是_______
(2)查阅资料:
反应I :CO(aq) +2H+ (aq)=H2O(l) +CO2(g) ΔH1=-12.14kJ·mol-1
反应II :HCO(aq) +H+ (aq)=H2O(l) +CO2(g) ΔH2= +12.64 kJ·mol-1
①则反应III:CO(aq)+ H+ (aq)=HCO(aq) ΔH3= _______ kJ·mol-1
②向V mLc mol·L-1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2V mL c mol·L-1稀盐酸。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填标号)。

(3)该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设计了实验,验证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与稀盐酸反应的热效应。

表格一:
试剂1试剂2混合前温度/°C混合后温度/°C
0.5 g Na2CO340mL HCl 19.021.7
0.5 g NaHCO340 mL HCl 19.018.1
表格二:
试剂1试剂2混合前温度/°C溶解后温度/°C静置后的温度/°C试剂3混合前温度/°C混合后温度/°C
0.5gNa2CO310mLH2O19.022.319.010mLH2O19.019.0
0.5gNaHCO310mLH2O19.017.519.010mLH2O19.019.0
表格三:
试剂1试剂2混合前温度/°C溶解后温度/°C静置后的温度/°C试剂3混合前温度/°C混合后温度/°C
0.5gNa2CO310mLH2O19.022.319.010mLHCl19.020.5
0.5gNaHCO310mLH2O19.017.519.010mLHCl19.018.3
实验操作:将试剂1与试剂2混合,测混合后溶液的温度,静置,冷却至定温,再将试剂3与之前的混合溶液混合,再测混合溶液的温度。
①实验中玻璃搅拌器的使用方法是_______
②表格二对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③反应IV:Na2CO3(s)+2H+(aq)=2Na+(aq)+H2O(l)+CO2(g) ΔH4
反应V:NaHCO3(s)+H+(aq)=Na+(aq)+H2O(l)+CO2(g) ΔH5
则ΔH1_______(填“>”、“<”或“=”,下同)ΔH4,ΔH2_______ΔH5
5 .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BCD
探究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从能量角度考虑,石墨比金刚石稳定反应开始后,注射器活塞向右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某放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的能量变化
A.AB.BC.CD.D
6 .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Ⅰ.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或吸收的热量在生活、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1)已知2mol与足量充分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2kJ热量。
①反应,生成物的能量总和___________反应物的能量总和(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③若键、键和键的键能分别为,反应的焓变=____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且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焙烧产生的可用于制硫酸。已知25℃、101kPa时:



反应生成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Ⅱ.测定50mL盐酸和50mL溶液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图中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
(4)实验时玻璃搅拌器的运动方向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上下B.左右C.顺时针D.逆时针
(5)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起始温度/℃终止温度/℃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
120.020.123.2
220.220.423.4
320.520.623.6
则中和反应生成1mol=___________(保留1位小数)。若计算结果与理论数据()相比较,有误差,则可能导致该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用量筒量取盐酸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溶液倒入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
d.用温度计测定盐酸的起始温度后直接去测定溶液的温度
2021-11-11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已知:2NO2(g) N2O4(g)   ΔH。现将装有NO2(红棕色)和N2O4(无色)混合气体的三只烧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图)。然后在烧杯内分别加入下列物质,烧瓶内气体颜色变化如下表所示:
序号IIIIII
外加物质CaO固体NH4Cl固体
气体颜色加深不变变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ΔH <0
B.NH4Cl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C.I中烧瓶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D.III中烧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
2021-11-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甲醇分解反应过程复杂,利用计算机技术测得在催化剂表面(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伴随着C—H键的断裂和C—O键的形成
B.该过程中能垒(反应活化能)最大的是
C.       
D.由图可知,甲醇分解产生CO和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2021-11-08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下列变化过程中有能(热)量释放的是
A.原子变成分子
B.晶体研细后与晶体一起放入烧杯中并搅拌
C.分子变成原子
D.高温下与C反应转化成
10 . 利用含氮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可以提高废气脱硝效率,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图象及分析正确的是
ABCD
内,平均反应速率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其他条件不变时,x可表示c(H2O)t1时改变的条件为增大压强
A.AB.BC.CD.D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