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的速率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利用为原料合成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Ⅲ的平衡常数,写出反应Ⅲ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向恒压密闭容器中以一定流速通入混合气体,平衡转化率和选择性随温度、投料比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表示选择性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或“”);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发生如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生成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____(填标号)。


(3)一定温度下,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充分反应后,测得平衡转化率为选择性为,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为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
(4)向压强恒为的密闭容器中通入反应混合气,在催化作用下只发生反应Ⅰ,测得时空收率(表示单位物质的量催化剂表面甲醇的平均生成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时空收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时,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
③反应Ⅰ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其中为速率常数,(单位:)为各物质的起始分压,分别为的反应级数。实验结果表明速率常数与反应级数均受温度影响,当反应温度由升高到,则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 . 酯化反应可用通式表示为。在酸性条件下,。假设整个过程中无环酯生成,不出现分层现象。
投入反应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二聚:
n聚:
聚:以上反应中每一步的速率常数近似认为相同,记平衡常数
Ⅰ.反应平衡体系分析
(1)按系统命名法命名为______
(2)定义反应程度,其中为时刻t时反应体系中-OH或者-COOH的数目,为初始反应体系中-OH或-COOH的数目。若,则______
(3)最终产物中存在多种聚合度的缩聚产物,平均聚合度与平衡常数K的关系______
(4)为了使平均聚合度增大,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__(填标号)。
A.及时移去             B.升高温度(
C.提高浓度                    D.提高浓度
E.先将单体预聚合成低聚物,然后将低聚物进一步聚合
Ⅱ.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会将反应生成的水及时移去。
(5)加入少量催化与不加入催化两种情况下,初始阶段酯基的生成速率vc(-COOH)的理论关系如图[图示为的关系]。
a、b两条曲线的理论斜率之比更接近______

A.             B.             C.             D.
当温度升高时,b线斜率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加入少量催化时,实验测得反应过程中平均聚合度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为:,其中为反应初始时浓度,k为常数。0~t时,酯基生成的平均速率______(用kt表示,忽略移去水对溶液体积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卷
3 . 铁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铁及其化合物有着丰富的化学性质。
(1)铁粉与溶液反应,产生的体积(标准状况下)随时间变化如图。

反应平均速率_______
三点反应速率从大到小顺序是:_______
(2)常温下,溶液与溶液反应生成血红色配合物,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增大溶液的浓度,平衡常数增大
B.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适量固体,平衡不移动
C.加水稀释,平衡向左移动,且溶液的红色变浅
D.加入少量铁粉,减小

(3)反应在加入催化后,反应进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反应机理中有出现。

①写出速控步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过程中由于浓度较低而不容易被检测到,请回答浓度较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些有色物质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吸光度与有色物质的浓度呈正比,这是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用公式表示为。溶液中与邻二氮菲(,一种双齿配体,其结构见下图)会生成橘黄色的配合物,反应为:;取的溶液,加入不同体积浓度均为溶液,充分反应后加水定容至,得到系列溶液,测其吸光度,结果如下表:

根据此数据,可以推断反应计量数,并计算值,且可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溶液中的浓度。
已知:1.为吸光度,无单位;为常数,单位为为有色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吸光度近似为0)。

2.邻二氮菲的结构如图所示:

回答以下问题:
①使用该方法时,需要控制在2~9之间,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配位数为_______。(填标号)
A.2       B.3       C.6       D.8
③该实验条件下值为______________
2024-02-24更新 | 44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东莞中学、广州二中、惠州一中等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六次)开学化学试题
4 . 异丙醇(C3H8O)可由生物质转化得到,催化异丙醇脱水制取高值化学品丙烯(C3H6)的工业化技术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主要反应如下:
I.C3H8O(g)C3H6(g)+H2O(g)        △H1=+52kJ•mol-1
II.2C3H6(g)C6H12(g)        △H2=-97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3H8O(g)+9O2(g)6CO2(g)+8H2O(g)        △H3=-3750kJ•mol-1,则C3H6(g)燃烧生成CO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在1350℃下,刚性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3H8O,反应体系内水蒸气的浓度随反应时间关系如表:
反应时间/μs04812t204080
H2O浓度/ppm02440320036004000410041004100
①4~8μs内,v(C3H8O)=________ppm•μs-1
②t______16(填“>”“<”或“=”)。
③反应过程中,关于反应I、II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反应I、II到20μs时才开始达到平衡
B.混合气体密度不变说明反应I、II已达平衡
C.H2O(g)的分压不变说明反应I、II已达平衡
D.n(C3H6)=2n(C6H12)说明反应II达到平衡
E.C3H8O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I、II已达平衡
F.平衡时C3H6的浓度小于4100ppm
(3)在一定条件下,若反应I、II的转化率分别为65%和40%,则丙烯的产率为________
(4)如图为反应I、II达到平衡时lgKp与温度的关系曲线。

(已知:对于可逆反应aA(g)+bB(g)cC(g)+dD(g),任意时刻Qp=,式中p(X)表示气体X的分压:p(X)=总压(p)•X的物质的量分数。)
①在350℃恒容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3H6气体时,反应II的状态最有可能对应图中的______(填“甲”“乙”或“丙”)点,判断依据是________
②350℃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C3H8O,体系达到平衡后,测得C6H12的分压为xMPa,则水蒸气的分压为________MPa(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023-10-04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9月联合测评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化学反应原理中的相关理论可用于指导实验及工业生产中的各项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常采用以高钛渣(主要成分为)为原料进行“加碳氯化”的方法生产,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
II.
①下列措施能提高的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
A.保持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B.在反应器中增加C和的含量
C.提高反应温度             D.增大容器体积以减小体系压强
(2)结合数据,说明氯化过程中加碳的理由_______
可直接分解制取,反应的原理如下:。实际生产中往刚性容器中同时通入和水蒸气,水蒸气与反应体系的任何物质均不发生反应,测得容器总压总压)和的转化率(a)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1所示。计算反应在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平衡时,平衡常数_______ (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

(3)已知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反应进程中的势能图如图2所示:如果增加浓度,反应速率将_______(填:加快、不变或变慢),如果增加浓度反应速率_______(填:加快、不变或变慢),并结合反应势能图解释_______
2023-05-16更新 | 4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七县(市)地区及周边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6 . T℃,2NO2(g)N2O4(g) △H<0,该反应正、逆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为v=kc2(NO2),v=kc(N2O4)(k、k为速率常数)。结合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表示lgv~lgc(N2O4)的线是n
B.当2v(N2O4)=v(NO2)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T℃时,向2L的容器中充入5molN2O4气体和1molNO2气体,此时v<v
D.T℃时,向刚性容器中充入一定量NO2气体,平衡后测得c(N2O4)为1.0mol•L-1,则平衡时,v的数值为10a
7 . 近年,甲醇的制取与应用在全球引发了关于“甲醇经济”的广泛探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在某催化加氢制的反应体系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能说明反应Ⅰ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标号)。
A.B.平衡常数不再发生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D.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2)在催化剂作用下,将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的混合气体充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Ⅰ、Ⅱ,已知反应Ⅱ的反应速率为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
①当转化率达到60%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这时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3,若反应Ⅱ的,平衡时反应速率_______
经验公式为,其中为活化能,T为热力学温度,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则_______ (用含、T、R的代数式表示)。
③由实验测得,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反应Ⅰ为主反应,平衡逆向移动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几乎又变回16,原因是_______
(3)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温度对选择性的影响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温度相同时选择性的实验值略高于其平衡值,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利用甲醇分解制取烯烃,涉及反应如下。
a.
b.
c.
恒压条件下,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时,,平衡体系总压强为P,则反应c的平衡常数_______
8 . 二甲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工业上常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制备二甲醚,其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1)已知时,由稳定态单质生成化合物的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几种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如下表所示,据此计算___________
物质
0.0
(2)已知随温度变化的三种趋势如下图中线条所示。能用来表示反应ⅰ的线条是___________(填线条字母)。

(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ⅰ,其可能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

①根据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图中反应步骤Ⅲ可描述为___________
②在合成甲醇过程中,需要不断分离出甲醇的原因为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b.防止催化剂中毒c.提高正反应速率
(4)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为的刚性容器中充入制备二甲醚,时达到平衡,平衡时的转化率为80%,,且
内,___________
②反应ⅲ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实际工业生产中,需要在260℃、压强恒为的反应釜中进行上述反应。初始时向反应釜中加入,为确保反应的连续性,需向反应釜中以、进气流量持续通入原料,同时控制出气流量。
①需控制出气流量小于进气流量的原因为___________
②已知出气流量为,单位时间内的转化率为60%,则流出气体中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___
2023-03-09更新 | 93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届高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一)化学试题
9 . 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需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硫在作用下的催化氧化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主要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为:,其催化机理如下:
第1步:
第2步:
第3步:___________。(写热化学方程式,的值用xyz的代数式表示)。
(2)燃煤发电厂常利用反应
对煤进行脱硫处理来减少的排放。对于该反应,在温度为TK时,借助传感器测得反应在不同时间点上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浓度时间/min
01020304050
1.000.790.600.560.560.56
00.420.800.880.880.88
①0~2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
②请写出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
(3)的排放主要自于汽车尾气,有人利用反应,用活性炭对NO进行处理。已知在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和一定量的NO气体,保持恒压测得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由图可知,1050K前反应中N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原因为___________;在1100K时,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4)NO氧化反应:分两步进行,其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乙。
查阅资料知:
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Ⅰ:
Ⅱ:
①决定NO氧化反应速率的步骤是___________(填“Ⅰ”或“Ⅱ”)。
②升高温度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是的速率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增大,增大b、减小,减小
c、增大,减小d、减小,增大
③由实验数据得到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当x点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变为相应的点为___________(填字母)。

2022-11-16更新 | 27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10 . C、CO、是常见还原剂。不同的反应,选择合理的还原剂以达到不同的工艺意图。工业上常见几种还原反应如下:
反应I:      
反应Ⅱ:      
反应Ⅲ:      
反应Ⅳ:          
反应V:   
回答下列问题。
(1)从的角度,说明反应I自发进行的可能性:_______
(2)①其他条件不变,分别测定CO还原FeO、还原FeO反应体系中,平衡时、CO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类还原反应,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

A.温度越高,FeO被CO还原的程度越大
B.温度越低,还原生成铁所需的的浓度越大
C.若还原FeO活化能相对较小,则混合气体系中的还原FeO速率由决定
D.宜在低温下进行
②结合反应I及图示信息,说明随温度升高,在平衡体系中,与CO还原FeO的能力发生变化的原因:_______
③计算576℃反应Ⅲ的平衡常数K=_______
(3)根据反应Ⅳ,在如图中分别画出的能量变化,并进行必要的标注_______

(4)已知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k为速率常数,下同)。碰撞理论研究发现,大多数化学反应并不是经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往往需经过多个反应步骤才反应过程能实现。用还原合成HI的反应实际上经过两步基元反应完成的:
   
已知快反应近似平衡态。若在温度为T℃下,。写出T℃下反应的速率方程:v=_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022-11-11更新 | 1030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