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56 道试题
1 . 某温度下,分别向10.00mL0.1mol/L的KCl和K2CrO4溶液中滴加0.1mol/L AgNO3溶液,滴加过程中-lgc(M)(M为Cl-)与AgNO3溶液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L2表示lgc(Cl-)与V(AgNO3)的变化关系
B.该温度下,Ksp(Ag2CrO4)=4.0×10-12
C.x = 7.9
D.相同实验条件下,若改为0.05mol/L的KCl和K2CrO4溶液,则曲线L2中N点移到Q点
2 . 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实现的减排和资源化利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设想,二氧化碳加氢还原转化为推进剂甲烷,以实现星际旅行的愿望。其中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①已知:   ,则反应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②反应Ⅰ的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已知反应Ⅰ的速率方程为,其中为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

由图1可知,代表曲线的是______(填“MH”或“NG”);反应Ⅰ的(浓度平衡常数)与速率常数之间的关系为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③向某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5 mol CO2、和20mol 、和在不同温度下同时发生上述反应Ⅰ和反应Ⅱ,平衡时两种含碳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2所示。

图2中缺少______(填含碳物质的分子式)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变化曲线;800K时,若平衡时容器内总压为p,图2中缺少的含碳物质平衡时为1.0 mol,则反应Ⅱ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为用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kJ⋅mol
    kJ⋅mol
控制压强为Pa、,其他条件相同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①、②,反应温度对的平衡转化率及的平衡选择性的影响如图3、4所示[的选择性可表示为]。

根据图4解释:图3中温度低于260℃时,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金红石型,可用于催化氢化,其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

①Ti位于周围O构成的______中心(填字母)。
A.三角形       B.四面体       C.六面体       D.八面体
②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g·cm(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昨日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三模)化学试题
3 . 唑草酮是一种广谱除草剂,在农业上应用范围比较广,除草效果比较好。唑草酮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图。

已知:是一种叠氮化试剂。
回答下列问题:
(1)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由A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已知键的极性越大,则的碱性越弱。下列物质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        b.      c.

(5)C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有___________种。
①含有苯环,且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含有
(6)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图(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M和N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利用为原料合成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反应Ⅲ的平衡常数,写出反应Ⅲ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向恒压密闭容器中以一定流速通入混合气体,平衡转化率和选择性随温度、投料比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表示选择性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或“”);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发生如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生成的最佳条件是___________(填标号)。


(3)一定温度下,向恒压密闭容器中通入,充分反应后,测得平衡转化率为选择性为,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为以物质的量分数表示的平衡常数)。
(4)向压强恒为的密闭容器中通入反应混合气,在催化作用下只发生反应Ⅰ,测得时空收率(表示单位物质的量催化剂表面甲醇的平均生成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时空收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时,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
③反应Ⅰ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其中为速率常数,(单位:)为各物质的起始分压,分别为的反应级数。实验结果表明速率常数与反应级数均受温度影响,当反应温度由升高到,则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5 . 甲烷蒸汽重整是制氢的主要途径,涉及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准摩尔生成焓()是指标准状态下,由稳定的单质生成1mol该物质的焓变。稳定单质的。根据下表数据计算a________

物质

-74.8

-110.5

-241.8


(2)向恒容密闭容器中按投料,初始总压强为,测得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表示CO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
②温度低于600℃时,d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原因是________
③600℃时,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反应Ⅱ的________
(3)镍基复合催化剂可作为重整的催化剂和吸收剂。
①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生成CO、的反应机理如下。
a.
b.________
c.
d.
e.
补充b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
②镍基复合催化剂可吸收部分。某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按投料,初始总压强为,平衡后总压强为p的转化率为50%,。则________(用含p的表达式表示)。
6 . 黄酮类物质X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活性,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X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为醚键、________
(2)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B→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4)E→F的反应同时生成HCl,试剂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5)G转化为J需加入
①J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6)F和L生成X经历如下多步反应:

已知:Ⅰ.

Ⅱ.

①M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②三步反应中,涉及生成手性碳原子的为第________步(填“一”“二”或“三”)。
7日内更新 | 32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二模)化学试题
7 . 重氮羰基化合物聚合可获得主链由一个碳原子作为重复结构单元的聚合物,为制备多官能团聚合物提供了新方法。利用该方法合成聚合物P的反应路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中有氮元素的单质生成
B.反应②的副产物不可能是网状结构的高分子
C.在酸性或碱性的水溶液中,聚合物P的溶解程度比在水中的大
D.反应②中聚合物和E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n
7日内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二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得分训练化学试题(六)
8 . 按计量比混合,一定条件下,获得晶体产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键键长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备晶体的化学方程式:
B.O原子分数坐标可能为
C.与棱心等距且紧邻的有8个
D.该晶体密度为
7日内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化学试题
9 . 二氧化铈()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稀土氧化物。以氟碳铈矿(主要含等)为原料制备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焙烧”后,Ce元素转化为,写出氧化焙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酸浸”时,铈的浸出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应选择的最适宜的条件为_______(填标号)。不能用盐酸代替硫酸进行酸浸,理由是_______

A.65℃、 B.75℃、 C.85℃、 D.100℃、
(3)“系列操作”包含以下几个过程:

已知:不能溶于有机物TBP,能溶于有机物TBP,且存在反应
“系列操作”在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完成,“有机层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调pH”中,要使沉淀完全(通常认为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为沉淀完全),应控制pH大于_______(已知:25℃时)。
(5)“氧化”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6)具有良好的储氧放氧能力,晶胞如图所示,是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关键成分。

①纳米中位于晶粒表面的具有催化作用。已知晶胞边长为,在边长为的立方体晶粒中位于表面的最多有_______个。
②在尾气消除过程中相互转化。中的Ce为价,测定x的值可判断它们的比例。现取固体1.6560g,加入足量硫酸和充分溶解,使全部被还原成,再用的酸性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操作三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40.00mL(已知氧化性:),则x的值为_______,则此时氧空位率为_______
7日内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10 . Ⅰ、CO2催化加氢制CH3OH的反应体系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1)③___________(填“高温自发”“低温自发”或“任何温度下都自发”),该反应中活化能___________。(填“>”或“<”)
(2)反应①,(只是温度的函数)。若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0,则___________。升高温度,增大的倍数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增大的倍数。
(3)一定压强下,往某密闭容器中按投料比充入H2和CO2,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恒温恒压时充入氦气,反应①、③的平衡均逆向移动,反应②不移动
B.增大的比值,H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C.图中X、Y分别代表CO、H2O
D.体系中的CO2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不大,原因是温度变化,反应①、②的平衡移动方向相反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lnolCO2和3molH2,仅发生反应①。实验测得CH3OH的平衡分压与起始投料比[]的关系如图。起始时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为8pkPa,则b点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用含p的表达式表示)。(已知:用气体分压计算的平衡常数为Kp,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Ⅱ、
(4)我国学者探究了BiIn合金催化剂电化学还原CO2生产HCOOH的催化性能及机理,并通过DFT计算催化剂表面该还原过程的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所示(带“*”表示物质处于吸附态),试从图分析,采用BiIn合金催化剂优于中金属Bi和单金属In催化剂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训练(五模)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