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活化能及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因此,诸多科学家都在大力研合理利用和CO以减少碳的排放。
(1)可通过以下4种方式转化成有机物,从而有效实现碳循环。
a.
b.
c.
已知:
以上反应中,最环保节能的是_______,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_______。(填编号)
(2)我国科学家设计出一条仅11步的工业合成路线,实现了到淀粉的合成。其第一步是把还原为甲醇(),该方法的化学方程式是:   。回答下列问题:
①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消耗了
B.在恒温恒容的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C.在绝热恒容的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再变化
D.在恒温恒压的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②该反应正逆反应的活化能大小为:Ea(正)_______Ea(逆)(填“>”、“=”或“<”)
(3)利用CO高温时与磷石膏()反应,可减少CO的排放,又可以实现硫酸盐资源的再利用。已知该反应的产物与温度有关。
①在700℃时,主要的还原产物是一种硫的最低价盐,该物质为_______(填化学式)。
②在1150℃时,向盛有足量的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O,反应体系起始压强为,主要发生反应:。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则初始时_______mol/L,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MPa(忽略副反应;气体分压=总压×气体物质的量分数)。
(4)工业上也可用炭粉还原磷石膏,该反应的产物与C/S值(炭粉与的物质的量之比)有关。向密闭容器中加入几组不同C/S值的炭粉与磷石膏的混合物,1100℃煅烧至无气体产生,结果如图所示。当C/S值为0.5时,反应产物主要为CaO、;当C/S值大于0.7时,反应所得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2 . 2021年我国科学家以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其效率约为传统农业生产淀粉的8.5倍,其部分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第①步反应断裂了非极性键与极性键
B.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改变了反应的焓变,降低了合成淀粉的难度
C.
D.反应④是吸热反应,活化能较大,所以是决速步
2023-12-1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郑裕彤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10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加氢制甲醇的某种反应路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降低了总反应的活化能
B.该路线有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
C.该合成路线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D.甲醇与水分子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2023-07-06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三甲胺(N (CH3)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最近我国科学家发明了使用铜催化剂将二甲基甲酰胺 [N(CH3)2CHO,简称为]转化为三甲胺的合成路线,单一分子在铜催化剂表面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表示物质吸附在铜催化剂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历程中决速步骤为: (CH3)2NCH2OH*=(CH3)2NCH2+OH*
B.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该历程中的最大能垒(活化能)为2.16eV
C.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DMF的平衡转化率
D.若完全转化为三甲胺,则会释放出1.02eV·NA的能量
2021-11-06更新 | 632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3 反应微观机理分析-2023年高考化学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新高考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研究发现,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的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 ΔH分两步完成,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第一步:2NH3(g)+CO2(g)NH2COONH4(s) ΔH1
第二步:NH2COONH4(s)CO(NH2)2(s)+H2O(g) ΔH2
   
(1)合成尿素的决速反应是_____(填“第一步”或“第二步”)反应,理由是_____
(2)已知合成尿素2NH3(g)+CO2(g)CO(NH2)2(s)+H2O(g) ΔH的活化能Ea(逆)为194kJ∙mol-1,该反应在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下可自发进行。
(3)对于2SO2(g)+O2(g)2SO3(g) ΔH=-196.6kJ∙mol-1,在T℃时,K=0.5;向1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相应的物质,保持容器容积不变,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ABC
物质投入量2molSO2和1molO22molSO31.6molSO20.8molO2和0.4molSO3
平衡时数据反应能量变化的绝对值(kJ)
反应物转化率
=__________(填“>”、“<”或“=”)。
2023-10-22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唐徕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一定温度下,的氯化、溴化过程中决速步反应能量图及一段时间后产物的选择性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B.升高温度,体系中n(1-氯丙烷)与n(2-氯丙烷)的比值增大
C.在该温度下,丙烷与体积比1:1的的混合气体反应,产物中2-溴丙烷含量最高
D.以丙烷为原料合成丙醇时,“先溴代再水解”有利于提高2-丙醇的含量
2023-10-03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 9月基础测试化学试题
7 . 工业上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下图是反应历程及相对能量变化,历程中的所有物质均为气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氨气被氧化
B.若ΔE1=66kJ/mol,则△E2=240.5kJ/mol
C.该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对应的反应热是△H=+36.8kJ/mol
D.历程中,N 原子杂化方式不变
2023-10-02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我国目前氨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首位。回答下列问题:
(1)二十世纪初,工业卜以CO2和NH3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尿素。反应分两步:a.CO2和NH3生成NH2COONH4;b.NH2COONH4分解生成尿素,结合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图),回答问题:

①活化能:反应a___________反应b(填“>”、“<”或“=”)。
②反应a为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H=___________kJ/mol(用含“E1、E2、E3、E4”的代数式表示)。
(2)研究表明,合成氨反应在Fe催化剂上可能通过下图机理进行(*表示催化剂表面吸附位,N2*表示被吸附于催化剂表面的N2),其中N2的吸附分解反应活化能高,速率慢,是合成氨反应的决速步,实际生产中,N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并非1:3,而是1:2.8,分析说明原料气中N2适度过量的2个理由:

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3)若在不同压强下,以投料比n(N2):n(H2)=1:3的方式进料,反应达平衡时氨的摩尔分数与温度的计算结果如图所示:(物质i的摩尔分数:)

①图中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②图3中,当P2=20MPa、x(NH3)=0.20时,氮气的转化率ɑ=_____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____(MPa)-2(化为最简式,Kp为以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摩尔分数)。
9 . 尿素[CO(NH2)2]合成的发展体现了化学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回答下列问题:
   
(1)十九世纪初,用氰酸银(AgOCN)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实现了由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合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二十世纪初,工业以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合成尿素。反应分两步进行,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总反应   ___________(用表示);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电催化和含氮物质(等)在常温常压下合成尿素,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及解决含氮废水污染问题,电解原理如图所示。b是电源的___________极;生成尿素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若生成,经过质子交换膜的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
   
(4)尿素样品含氮量的测定方法如下。已知:溶液中不能直接用NaOH溶液准确滴定。
   
①“消化液”中的含氮粒子是___________
②步骤iv中标准NaOH溶液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分别为c和V,计算样品含氮量还需要的实验数据有___________
2023-10-12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安丘市等三区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过程性测试化学试题
10 . 合成气(CO和H2)是目前化工常用的原料,下面是用甲烷制备合成气的两种方法:
①CH4(g)+H2O(g)CO(g)+3H2(g)     ΔH1=+216 kJ·mol1
②2CH4(g)+O2(g)2CO(g)+4H2(g)     ΔH2=−72 kJ·mol1
其中一个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1表示2CH4(g)+O2(g) =2CO(g)+4H2(g)的活化能
B.E2表示CH4(g)+H2O(g)CO(g)+3H2(g)的活化能
C.该图示为反应①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示意图,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D.一般情况下,加入催化剂,既能降低E1,也能降低E2,也能降低ΔH
2023-09-16更新 | 25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