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反应速率的调控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催化空气氧化的效率。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Ⅰ   制备
在通风橱中用下图装置制备(加热及夹持装置省略),反应方程式:

(1)装置A中盛放甲酸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
(2)从B、C、D中选择合适的装置收集,正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每空填一个接口标号)。______
步骤Ⅱ   检验
通入新制银氨溶液中,有黑色沉淀生成。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步骤Ⅲ   探究催化空气氧化的效率
将一定量与空气混合,得到体积分数为1%的气体样品。使用下图装置(部分加热及夹持装置省略),调节管式炉温度至,按一定流速通入气体样品。(已知:是白色固体,易吸水潮解:)

(4)通入(已折算为标况)的气体样品后,继续向装置内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最终测得U形管内生成了
①能证明被空气氧化的现象是_______
被催化氧化的百分率为_______
③若未通入氮气,②的结果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探究气体与催化剂接触时长对催化氧化效率的影响时,采用_______方法可以缩短接触时长。
(6)步骤Ⅲ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
2023-02-20更新 | 6651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新泰市第一中学(弘文部)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植物油中滴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溶液褪色,说明植物油含有酯基
B.盐酸与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证明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硅
C.溶液的酸碱性对H2O2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如在酸性溶液中,H2O2分解较快
D.任何反应都有一定限度,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对反应进行调控
2021-03-16更新 | 18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超级全能生”2021年3月高考选考科目联考化学试题
3 . 某储氢合金(M)的储氢机理简述如下:合金吸附H2→氢气解离成氢原子→形成含氢固溶体MHx(相)→形成氢化物MHy(相)。已知:(相)与MHy(相)之间可建立平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平衡中化学计量数k=________(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
(2)t℃时,向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储氢合金(M),随充入H2量的改变,固相中氢原子与金属原子个数比(H/M)与容器中H2的平衡压强p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在________________压强下有利于该储氢合金(M)储存H2(填“低”或“高”)。
②若6g该储氢合金(M)在10 s内吸收的H2体积为24 mL,吸氢平均速率v=________mL/(g∙s)。
③关于该储氢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OA段:其他条件不变时,适当升温能提升形成相的速率
b.AB段:由于H2的平衡压强p未改变,故AB段过程中无H2充入
c.BC段:提升H2压力能大幅提高相中氢原子物质的量
(3)实验表明,H2中常含有O2、CO2、H2O等杂质,必须经过净化处理才能被合金储存,原因是___________
(4)有资料显示,储氢合金表面氢化物的形成会阻碍储氢合金吸附新的氢气分子,若把储氢合金制成纳米颗粒,单位时间内储氢效率会大幅度提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5)某镁系储氢合金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该储氢合金的化学式为________。若储氢后每个Mg原子都能结合2个氢原子,则该储氢合金的储氢容量为________mL/g(储氢容量用每克合金结合标准状况下的氢气体积来表示,结果保留到整数)。
2023-03-08更新 | 29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3月份联合考试化学试题
4 . 下列有关合成氨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B.由于氨易液化,在实际生产中可循环使用,所以总体来说合成氨的产率很高
C.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且有利于化学平衡向合成氨的方向移动
D.合成氨采用的压强是,因为该压强下铁触媒的活性最高
2024-04-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Mn2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以菱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还含有少量Fe3O4、FeO、CoO、Al2O3)为原料制备Mn2O3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25℃时,相关物质的Ksp见下表。氢氧化氧锰(MnOOH)难溶于水和碱性溶液。
物质Fe(OH)2Fe(OH)3Al(OH)3Mn(OH)2Co(OH)2
Ksp1×10-16.31×10-38.61×10-32.31×10-12.71.09×10-15
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提高酸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任写2条即可)。
(2)向“沉淀池I”中加入MnO2的作用是_______;在“沉淀池I”中,滴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使溶液中铝、铁元素完全沉淀,则理论上pH的最小值为_______(当溶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L-1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
(3)“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填化学式)。
(4)请写出MnSO4转化为MnOOH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经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可得高纯MnOOH。其中洗涤的具体操作为_______
(6)甲苯(用C7H8表示)是一种挥发性的大气污染物。Mn2O3可用作甲苯热催化氧化消除技术的催化剂。其装置及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
A.反应Ⅱ的方程式为C7H8+36MnO2=7CO2+4H2O+18Mn2O3
B.反应Ⅰ中M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反应Ⅱ中O-H键的形成会吸收能量
D.Mn2O3作催化剂可降低总反应C7H8(g)+9O2(g)=7CO2(g)+4H2O(g)的焓变
6 . 实验室中模拟合成氨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初始投入量相等的条件下,得到三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温度()浓度()
13002.001.701.501.361.251.201.20
23002.001.501.281.201.201.201.20
32002.001.601.391.291.271.271.27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容器内的压强不再改变时,说明该可逆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B.实验2中,前内以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C.比较实验1和2,说明实验2使用了更高效的催化剂
D.实验3中,时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则正反应速率不变
2021-09-03更新 | 3953次组卷 | 12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江南中学等两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7 . 鱼浮灵是一种化学增氧剂,主要成分为过氧碳酸钠(2Na2CO3·3H2O2),分别在等体积双氧水中加入少量Na2CO3、NaCl和NaOH固体探究鱼浮灵增氧原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对H2O2的分解有促进作用B.加入NaCl后溶液溶解氧变化不明显
C.H2O2分解随pH增大而持续加快D.鱼浮灵使用时应根据pH控制投放量
8 . 处理、回收CO是环境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CO用于处理大气污染物N2O,发生的反应为:N2O(g)+CO(g) CO2(g)+N2(g)   ΔH=-365 kJ·mol1。上述反应可用“Fe”作催化剂,其总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Fe+N2O=FeO+N2
第二步:FeO+CO=Fe+CO2,第二步反应不影响总反应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e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第一步中Fe与N2O的碰撞仅部分有效
C.第二步反应速率大于第一步反应速率
D.增大CO的浓度可显著增大处理N2O的反应速率
9 . 合成氨的反应历程有多种,有一种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质用*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适当提高分压,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B.过程中被氧化
C.两个氮原子上的加氢过程分步进行
D.大量氨分子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将降低反应速率
2021-07-31更新 | 81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合成氨工业是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氨气是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物质。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室制备氨气时,可以用CaCl2固体干燥氨气
B.在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可制备少量氨气
C.合成氨塔中,需要有热交换装置,便于能量的有效利用
D.合成氨工业中,可将氨气液化,并不断将液氨移去,利于提高NH3的产率
(2)氨是制取硝酸的重要原料。氨的催化氧化过程主要有以下两个反应:
I.4NH3(g)+5O2(g)4NO(g)+6H2O(g)   ΔHI
II.4NH3(g)+3O2(g)2N2(g)+6H2O(g)   ΔHII
不同温度下氨氧化的平衡常数如下(p=0.1013Mpa):
温度(℃)3005007009001100
反应I(KI)6.3×10411.1×10262.1×10193.8×10153.4×1011
反应II(KII)7.3×10567.1×10342.6×10251.5×10206.7×1016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ΔHI>0,ΔHII>0
B.如果对反应不加控制,氨和氧气反应的最终产物主要是N2
C.为使反应有利于朝生成更多的NO方向进行,不必关注热力学问题(平衡移动问题),需要关注动力学问题(反应速率问题)
D.在实际生产中,需采用高压氧化,以利于提高NO的产率
E.反应中需控制氨氧比、选择性催化剂的形状、气固相接触时间等
②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温度一般需要在750℃~85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已知可通过下列方法合成尿素:
第一步:2NH3(1)+CO2(g)H2NCOONH4(1)     ΔH=-159.5kJ/mol
第二步:H2NCOONH4(1)CO(NH2)2(1)+H2O(1)     ΔH=+28.5kJ/mol
在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O2和4mol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进行到10min时,测得CO2和尿素的物质的量均为0.25mol,如图所示。

①若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表示固体或纯液体的反应速率,则10min内第一步反应中生成H2NCOONH4(1)[氨基甲酸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②反应进行15分钟后,随着时间的变化,尿素和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变化比较明显,但氨气和二氧化碳的变化很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2021-05-29更新 | 28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新东方】【2021.5.19】【SX】【高三下】【高中化学】【SX00117】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