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7 道试题
1 . 关于如图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i.推测CH3COOH的Ka和H2CO3的Ka1的大小ii.研究c(H+)对Cr2O、CrO相互转化的影响

iii.测定稀盐酸与NaOH溶液中和的反应热iv.比较Fe3+与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
A.图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图ii证明增大有利于增大,减小
C.图iii中去隔热层不保温,测得的反应热偏小
D.图iv中将溶液换为溶液更为合理
2024-03-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同学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
反应i:
反应ii:(黄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察到现象a比现象c中红色更深,即可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i平衡正向移动
B.观察到现象b比现象c中红色浅,即可说明反应i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
C.进行IV对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出于溶液体积变化引起各离子浓度变化而干扰实验结论得出
D.III中溶液一开始无,12小时后检出,可能的原因是还原的速率较慢,反应ⅱ速率较快
3 . 铁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Fe3+与SCN-的反应常用来检验Fe3+的存在: Fe3+ + 3SCN- Fe(SCN)3
若溶液中含有Fe3+,则加入KSCN溶液后的现象为 _________向加入KSCN后的混合溶液中再加入少量NaOH固体,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向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会观察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迅速变为灰绿色,久置后变为红褐色,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3)FeCl3溶液常被用作蚀刻剂腐蚀印刷电路板: 2Fe3++ Cu==2Fe2+ + Cu2+在过量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依次发生______________两个反应(写离子方程式),若最后溶液中有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不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
(4)FeCl2溶液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0.1 mol· L-1的FeCl2溶液暴露在空气中,20min 后,Fe2+的浓度变为0.05 mol· L-1,则20 min内,以Fe2+ 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若要验证该溶液中Fe2+未被完全氧化,则可以需要加入_____若出现_________现象,则证明Fe2+未被完全氧化。
(5)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铁是第四周期第VIIIB族元素
B.亚铁盐只有还原性,没有氧化性
C.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可用磁铁吸引的方法分离
D.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法来冶炼单质铁
E.Fe3O4是一种纯净物
F.铁粉和氧化铝的混合物是一种铝热剂
2022-06-18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4 . 关于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氯水中的减小
B.氯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上述平衡正向移动,增大
C.取氯水稀释,增大
D.取两份氯水,分别滴加溶液和淀粉KI溶液,若前者有白色沉淀,后者溶液变蓝色,可以证明上述反应存在限度
2022-06-14更新 | 7554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查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操作目的
A试纸测定溶液的证明是弱酸
B用两支试管各取草酸溶液,分别加入的酸性溶液,记录溶液完全褪色所需时间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加热蒸干溶液制备无水
D其他条件不变,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密闭玻璃球泡中充入等量的,再将两个玻璃球分别浸入热水浴和冷水浴中证明温度对   平衡的影响
A.AB.BC.CD.D
2024-01-03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6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目的方案设计和现象结论
A证明是弱电解质用pH计分别测量醋酸溶液和盐酸的pH,醋酸溶液的pH大是弱电解质
B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先将注射器充满气体,然后将活塞往里推,注射器内气体颜色加深加压,平衡向生成气体的方向移动
C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黄色)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增大浓度,平衡向生成(橙色)方向移动
D比较催化分解的效率向两份等浓度、等体积且等温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2滴等浓度的溶液和溶液,前者产生气泡较快催化效率:
A.AB.BC.CD.D
2024-01-0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 根据实验目的,下列有关实验方案、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现象及结论
A比较金属活动性溶液构成原电池装置若Mg片上冒气泡,证明活动性:
B探究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溶液中存在反应:(黄色),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若溶液变为黄色,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探究的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溶液,向其中滴加溶液,取上层溶液滴加溶液若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D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常温下向表面积相同的铁片上分别滴加的硫酸溶液若相同时间内的硫酸中产生的气泡多,说明浓度越大,速率越快
A.AB.BC.CD.D
2023-12-20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资料显示,I2-KI溶液可以清洗银镜。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银镜在I2-KI溶液中的溶解情况。
已知:I2微溶于水,易溶于KI溶液,并发生反应I2+II(棕色),I2和I氧化性几乎相同;[Ag(S2O3)2]3−在水溶液中无色。
探究1:I2-KI溶液(向1mol·L−1KI溶液中加入I2至饱和)溶解银镜
【实验i】

(1)黄色固体转化为无色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能证明②中Ag已全部反应、未被包裹在黄色固体内的实验证据是_____
探究2:I2-KI溶液能快速溶解银镜的原因
【实验ii~iv】向附着银镜的试管中加入相应试剂至浸没银镜,记录如下:
序号加入试剂实验现象
ⅰi4mL饱和碘水(向水中加入I2至饱和,下同)和少量紫黑色I2固体30min后,银镜少部分溶解,溶液棕黄色变浅;放置24h后,与紫黑色固体接触部分银镜消失,紫黑色固体表面上有黄色固体,上层溶液接近无色;搅拌后,银镜继续溶解
ⅱi4mL饱和碘水和0.66gKI固体(溶液中KI约1mol·L−1)15min后银镜部分溶解,溶液棕黄色变浅;放置24h后,试管壁上仍有未溶解的银镜,溶液无色
iv4mL1mol·L−1KI溶液放置24h,银镜不溶解,溶液无明显变化
(3)ⅰi中,搅拌后银镜继续溶解的原因是_____
(4)由i、iii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5)设计iv的目的是_____
探究3:I的作用
【实验v】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现象

1.按左图搭好装置,接通电路,检流计指针向
右微弱偏转,检流计读数为amA;
2.向石墨电极附近滴加饱和碘水,指针继续向
右偏转,检流计读数为bmA(b>a);
3.向左侧烧杯中加入_____,指针继续向右偏转,检流计读数cmA(c>b),有_____生成。
说明:本实验中,检流计读数越大,说明氧化剂氧化性(或还原剂还原性)越强。
(6)步骤1接通电路后,正极的电极反应物为_____
(7)补全步骤3的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
(8)综合上述探究,从反应速率和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i中I2-KI溶液能快速全部溶解银镜的原因:_____
9 . 探究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由操作、现象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结论
A.向2mL 0.1mol·L⁻¹FeCl3溶液加入 2mL 0.01mol·L⁻¹KI溶液,再滴入数滴AgNO3溶液出现黄色浑浊证明 FeCl3和 KI反应存在限度
B.将Fe粉与S粉混合在惰性气体中加热,再将反应后的产物溶于稀硫酸得到黑色固体,该固体溶于稀硫酸后得浅绿色溶液证明Fe与S生成了FeS
C.向2mL 0.01mol·L⁻¹Fe(SCN)3溶液加入少量 Fe粉,振荡后静置溶液的血红色变浅证明Fe 粉与Fe3⁺反应,降低Fe3⁺浓度,使生成Fe(SCN)3平衡逆向移动
D.将SO2气体通入 Fe(NO3)3和BaCl2的混合溶液溶液的棕黄色变浅、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为 BaSO3
A.AB.BC.CD.D
2023-11-09更新 | 52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一模)化学试题
10 . 草酸亚铁晶体( FeC2O4·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呈淡黄色,可用作照相显影剂。某实验小组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I.采用如下装置(可重复选用)进行实验探究纯净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
   
(1)装置D的名称为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上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d→e→b→c→尾气处理装置(填仪器接口的小字母编号)。
(3)能证明分解产物中存在CO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将54.0g草酸亚铁晶体在氮气的氛围中加热分解,得到分解产物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4)B点时,固体只含有一种铁的氧化物,则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Ⅲ.文献表明:相同条件下,草酸根(C2O)的还原性强于Fe2+。为检验这一结论进行以下实验。
资料:ⅰ.草酸(H2C2O4)为二元弱酸。
ⅱ.三水三草酸合铁酸钾K3[Fe(C2O4)3]·3H2O为翠绿色晶体,光照易分解。其水溶液中存在:[Fe(C2O4)3] 3Fe3++ 3C2O K=6.3×1021
通过Fe3+和C2O在溶液中的反应比较Fe2+和C2O的还原性强弱
操作现象
在避光处,向10mL0.5mol∙L-1FeCl3溶液中缓慢加入0.5mol∙L-1K2C2O4溶液至过量,搅拌,充分反应后,冰水浴冷却,过滤得到翠绿色溶液和翠绿色晶体
(5)取实验中的少量晶体洗净,配成溶液,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继续加入硫酸,溶液变红。加硫酸后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经检验,翠绿色晶体为K3[Fe(C2O4)3]·3H2O。请设计实验,确认实验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
2023-08-20更新 | 27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八县(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