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及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简称LFP)主要用于各种锂离子电池,是最安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元素。以盐湖卤水(主要含有NaCl、、LiCl和等)为原料制备的工艺流程如图。

注:日晒蒸发、喷雾干燥后固体含NaCl、LiCl、等。
(1)中L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__族。
(2)硼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
最多与___________溶液完全反应。“酸化脱硼”中采用___________(填“加热”或“冷却”),采用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煅烧”过程中,常需要搅拌,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蒸发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已知不同温度下蒸发分解得到的产率及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蒸发分解”的最佳温度是___________,制得后需要洗涤,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

(6)用制备时,有产生,则参与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023-11-03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T16-工业流程题
2 . 可被用于治疗消化道疾病。某学习探究小组在实验室进行了制备以及含量测定的实验。已知:常温下不溶于水,较稳定,与酸反应生成;加热时会分解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灼烧。灼烧时,可使用的实验装置有___________(填字母)。
   
(2)转化。向中先加入稳定剂和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可得粗品
①写出制备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转化”阶段有大量热量放出,为了提高的产率,添加溶液时,比较理想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
(3)测定。某研究小组拟用下图装置测定样品(含杂质)中的含量。
   
①实验时在稀盐酸中加入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在每次读数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样品的质量为;反应开始前量气管的读数为;反应结束冷却到室温后量气管的读数为,已知:室温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则样品中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若反应结束后读取量气管中气体的体积时,液面左低右高,则测得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 . 硫氰化钾(KSCN)可用作洗涤剂中的缓蚀剂,也常用作分析试剂,用于鉴定三价铁、铜、银等。某小组以二硫化碳(CS2)和液氨为原料制备KSCN晶体:将固体催化剂、二硫化碳和稍过量的液氨在反应釜中混合,在5.88×105Pa、100℃下,反应20h,再经减压脱硫蒸发转化等步骤制得KSCN产品,其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i.NH4SCN在高于170℃时易分解。
ii.(NH4)2CO3在105℃时分解为NH3和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釜中,除生成NH4SCN外,还有一种产物(属于无氧酸式盐)。
①NH4SCN中阴、阳离子的空间构型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反应釜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反应釜中温度越高越易反应,但控制温度不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写出步骤I减压脱硫蒸发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步骤Ⅱ中,工业上用K2CO3溶液而不用KOH溶液的原因有两种:一是K2CO3比KOH便宜;二是有效降低KSCN中K2S杂质的含量,试分析K2CO3能降低K2S杂质含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实验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除催化剂外,还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用KSCN滴定法可以测定银的含量,其步骤如下:称取0.2000g粗银(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加入10mL6mol·L-1硝酸中加热溶解,煮沸后,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并转移至锥形瓶中,加入5mL硫酸铁铵溶液[NH4Fe(SO4)2]作指示剂,用0.1mol·L-1KSCN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18mLKSCN标准溶液。
已知:i.氮的氧化物遇KSCN溶液呈红色。
ii.SCN+Ag+=AgSCN↓(白色)。
①实验步骤中“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滴定终点的标志是:加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时,___________
③粗银中Ag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023-05-08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大联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4 . 某镍矿石的主要成分为NiO,另含CoO、FeO、Fe2O3、Al2O3、MgO、CaO和SiO2等杂质,按以下流程可制备NiSO4•6H2O晶体和金属钴。

回答下列问题:
(1)“预处理”时需将Fe2+全部氧化为Fe3+,试剂X最好选用_______(填序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a.稀硝酸          b.双氧水          c.高锰酸钾溶液          d.新制氯水
(2)常温下,一些金属难溶氢氧化物的溶解度(用阳离子的浓度表示)与pH的关系图如图:

加入NiO调pH=5可除去_______(填金属离子符号)。
(3)滤渣Z的成分为MgF2和CaF2。若原溶液中c(Ca2+)=1.0×10-3mol/L,沉淀后溶液中c(Mg2+)=1.5×10-6mol/L,则除钙率为_______(忽略沉淀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已知:Ksp(CaF2)=1.5×10-10、Ksp(MgF2)=7.5×10-11)
(4)影响P507萃取率的因素有很多,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根据如图分析分离镍、钴的最佳条件:相比(油相O:水相A)=_______;P507萃取金属离子的原理为nHR(Org)+Mn+(aq)MRn(Org)+nH+(aq),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升高,萃取率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

(5)资料显示,硫酸镍结晶水合物的形态与温度有如表关系:
温度低于30.8℃30.8℃—53.8℃53.8℃—280℃高于280℃
晶体形态NiSO4•7H2ONiSO4•6H2O多种结晶水合物NiSO4
从NiSO4溶液获得稳定的NiSO4•6H2O晶体的操作a依次是_______
2022-08-29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降低大气中CO2含量是当今世界重要科研课题之一,以CO2为原料制备甲烷、戊烷、甲醇等能源物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问答下列问题:
(1)CO2在固体催化表面加氢合成甲烷过程中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主反应:CO2(g)+4H2(g)CH4(g)+2H2O(g) ΔH1=-156.9kJ·mol-1
副反应:CO2(g)+H2(g)CO(g)+H2O(g) ΔH2=+41.1kJ·mol-1
①已知2H2(g)+O2(g)=2H2O(g) ΔH3=-395.6kJ·mol-1,则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CO2(g)+2H2O(g) ΔH=___________
②加氢合成甲烷时,通常控制温度为500℃左右,其原因为该温度下有较高的化学反应速率和___________
③500℃时,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CO2和12molH2,初始压强为p,20min时主、副反应都达到平衡状态,测得c(H2O)=5mol·L-1,体系压强为,则0~20min内v(CH4)=___________mol·L-lmin-1,平衡时CH4选择性=___________(CH4选择性=)。
(2)我国科研人员将CO2和H2在Na-Fe3O4/HZSM-5催化下转变为汽油(C5~C11的烃),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若CO2在该条件下转化为戊烷(C5H1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催化剂中的Fe3O4可用电解法制备。电解时以Fe做电极,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其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3)甲醇催化制取乙烯的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1:3CH3OHC3H6(g)+H2O(g);
反应2:2CH3OH(g)C2H4(g)+2H2O(g)
反应I的Arrhenius经验公式的实验数据如图中曲线a所示,已知Arhenius经验公式Rlnk=(Ea为活化能,k为速率常数,R和C为常数)。则该反应的活化能(10K)Ea=___________kJ·mol-1。当改变外界条件时,实验数据如图中的曲线b所示,则实验可能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
2022-02-02更新 | 89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 2021-2022学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理综化学试题
6 . 氮气在催化剂表面,经过电催化制备的不同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机理一与机理二步骤中,都有加成反应
B.机理一与机理二的慢反应分别是反应③和反应⑥
C.消耗等物质的量氮气,机理二产生的氨气是机理一的2倍
D.氨气在阴极区生成
2021-10-24更新 | 82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
7 .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重要的氧化剂,可用于某些污染物的处理。
(1)ClO2可由图1所示装置制备(电极不反应)。

①电解时阳极附近溶液的pH___(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②阴极上产生ClO2的机理如图2所示(A、B均为含氯微粒,其他微粒未标出)。该机理可描述为___
(2)ClO2可用于水体中Mn2+的去除。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在水体pH分别为7.1、7.6、8.3时,测得Mn2+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

①pH=8.3时水体中Mn2+转化为MnO2,ClO2转化为ClO,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②反应相同时间,水体中Mn2+浓度随pH增大而降低的原因是___
(3)ClO2可对烟气中NOx、SO2进行协同脱除,涉及的部分反应如下:
Ⅰ.ClO2+NO=NO2+ClO
Ⅱ.ClO+NO=Cl+NO2
Ⅲ.ClO2+SO2=ClO+SO3
Ⅳ.ClO+SO2=Cl+SO3
①反应Ⅳ的历程如图4所示。该历程中最大活化能E=__kcal·mol-1

②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分别在不添加NO、添加NO两种情况下,控制模拟烟气中不同并反应相同时间,测得SO2氧化率随变化如图5所示。不添加NO时,SO2氧化率较低(不超过3%)的原因可能是____;添加NO时,SO2氧化率比不添加NO时高,其原因可能是___
2021-09-22更新 | 645次组卷 | 6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从砷盐净化渣(成分为Cu、As、Zn、ZnO、Co和SiO2)中回收有利用价值的金属,解决了长期以来影响砷盐净化工艺推广的技术难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其工艺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选择浸Zn”之前,将砷盐净化渣进行球磨的目的是___。其他条件不变时,Zn和Co的浸出率随pH变化如图所示,则“选择浸Zn”过程中,最好控制溶液的pH=___

(2)“氧化浸出”时,As被氧化为H3AsO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用NaOH溶液调节氧化浸出液至弱酸性,再加入Na3AsO4进行“沉铜”,得到难溶性的Cu5H2(AsO4)4·2H2O,则“沉铜”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4)“碱浸”时,除回收得到Cu(OH)2外,还得到物质M,且M在该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M的化学式为___
(5)为测定草酸钴产品的纯度,现称取mg样品,先用适当试剂将其转化,得到纯净的草酸铵溶液,再用过量的稀硫酸酸化,用cmol·L-1高锰酸钾标准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共用去VmL高锰酸钾标准液,则该草酸钴产品的纯度为___
9 . 氮氧化物气体是造成光化学污染的主要气体,降低氮氧化物气体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用氧化可脱除氮氧化物。
已知:①


氧化脱除NO的总反应是:_______,该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大,其原因是_______
(2)氮氧化物间的相互转化,已知的反应历程分两步:
第一步:(快反应)
第二步:(慢反应)
①总反应的速率由_______决定(填“第一步”或“第二步”)。
②用表示的速率方程为表示的速率方程为分别表示速率常数,则_______(填数值)。
③下列关于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反应的总活化能等于第一步和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之和
B.使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常数一定增大
C.第一步反应的活化能小于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
(3)电解氧化吸收法可将废气中的转变为硝态氮。分别向溶液和溶液(起始pH均调至9)中通入NO,测得电流强度与NO的脱除率的关系如图1所示。电解溶液时,溶液中相关成分的浓度变化与电流强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电解溶液时产生氧化吸收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电解NaCl溶液作吸收液时,NO的去除率始终比溶液的大,原因是_______
③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大,电解NaCl溶液时NO去除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
2021-09-06更新 | 56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联考化学试题
2021·江西抚州·模拟预测
10 . 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之一,其用量最大的是生产聚丙烯。另外,丙烯可制备1,2-二氯丙烷,丙烯醛等。回答下列问题:
I.工业上用丙烯加成法制备1,2-二氯丙烷,主要副产物为3-氯丙烯,反应原理为:
①CH2=CHCH3(g)+Cl2(g)CH2ClCHClCH3(g) △H1=-134kJ∙mol-1
②CH2=CHCH3(g)+Cl2(g)CH2=CHCH2Cl(g)+HCl(g) △H2=-102kJ∙mol-1
(1)已知CH2=CHCH2Cl(g)+HCl(g)CH2ClCHClCH3(g)的活化能Ea(逆)为164kJ∙mol-1,则该反应的活化能Ea(正)为_______kJ∙mol-1
(2)一定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2=CHCH3(g)和Cl2(g),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①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060120180240300360
压强/KPa8074.269.465.261.657.657.6

用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压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即ν=△p/△t,则反应①前180min内平均反应速率ν(CH2ClCHClCH3)=_____Kpa/min-1(保留小数点后2位)。
II.丙烯的制备方法
方法一:丙烷无氧脱氢法制备丙烯反应:C3H8(g)C3H6(g)+H2(g) △H=+124kJ∙mol-1
(3)①某温度下,在刚性容器中充入C3H8,起始压强为10kpa,平衡时总压强为14kpa,C3H8(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____Kpa(保留小数点后2位)
②总压分别为100kpa和10kpa时发生该反应,平衡体系中C3H8和C3H6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10kpa时C3H8和C3H6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
③高温下,丙烷生成丙烯的反应在初期阶段的速率方程为:r=k×c(C3H8),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对于处于初期阶段的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增加丙烷浓度,r增大                       B.增加H2浓度,r增大
C.丙烯的生成速率逐渐增大                  D.降低反应温度,k减小
方法二:丙烷氧化脱氢法制备丙烯还生成CO、CO2等副产物,制备丙烯的反应:C3H8(g)+1/2O2(g) C3H6(g)+H2O(g) △H=-118kJ∙mol-1,在催化剂的作用下C3H8的转化率和C3H6的产率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4)图中C3H8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_____,观察图2,回答能提高C3H6选择性的措施是___(C3H6的选择性=)
2021-06-15更新 | 956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云南省、吉林省、黑龙江省2023届高三2月适应性测试平行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