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目的方案设计和现象结论
A证明是弱电解质用pH计分别测量醋酸溶液和盐酸的pH,醋酸溶液的pH大是弱电解质
B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先将注射器充满气体,然后将活塞往里推,注射器内气体颜色加深加压,平衡向生成气体的方向移动
C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黄色)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增大浓度,平衡向生成(橙色)方向移动
D比较催化分解的效率向两份等浓度、等体积且等温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2滴等浓度的溶液和溶液,前者产生气泡较快催化效率:
A.AB.BC.CD.D
2024-01-0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同学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ΔH=+13.8kJ/mol
步骤:
现象:待试管b中颜色不变后与试管a比较,溶液颜色变浅。
滴加浓硫酸、试管c温度略有升高,溶液颜色与试管a相比,变深。
A.该实验不能证明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B.待试管b中溶液颜色不变的目的是使完全反应
C.该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D.试管c中的现象说明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浓度
2023-11-1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将 NO2 球浸泡在冷水和热水中2NO2(g) N2O4(g)   △H<0A.气体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颜色浅
H2(g)+I2(g) 2HI(g)B.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推动注射器活塞C.加压后气体颜色变深后不再变化
(aq)(橙色) + H2O(l) 2(aq)(黄色)+ 2H(aq)     △H=+13.8 kJ/molD.与a 颜色相比,b 溶液颜色变浅不能证明减小生成物浓度使平衡正向移动;c 溶液颜色变深能证明增加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A.AB.BC.CD.D
4 . 某同学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待试管b中颜色不变后与试管a比较,溶液颜色变浅。滴加浓硫酸,试管c温度略有升高,溶液颜色与试管 a 相比,变深。

已知:(aq)(橙色) + H2O(l)2 (aq) (黄色)+ 2H+(aq) △H=+13.8 kJ/mol
A.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B.待试管 b 中溶液颜色不变的目的是使完全反应
C.试管c中的现象说明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D.该实验不能证明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1373K、100kPa反应条件下,H2S可以发生热解反应:       H>0。对于分别为4∶1、1∶1、1∶4、1∶9、1∶19的H2S-Ar混合气,热分解反应过程中H2S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H2S热分解反应的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
B.时,在0~0.9s之间,H2S分压的平均变化率为35.6
C.生成a mol S2,同时形成4a mol H-S键,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D.等温等压下加入惰性气体越多,H2S平衡转化率会提高
2024-05-30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最后一卷(三模)化学试题
6 . 反应 ,达到平衡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氯水进行光照产生氧气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氯水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上述平衡正向移动
C.取氯水进行加水稀释,增大
D.取两份氯水分别滴加溶液和淀粉KI溶液,若前者有白色沉淀,后者溶液变蓝,说明上述反应存在限度
2024-01-0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 化学试题
7 . 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新型金属框架,可通过静电作用选择性吸附氨气,对于捕捉氨气效果良好。和另一种材料均可用于除去有害气体的孔径大小和形状恰能选择性固定(如图所示)。

已知:分子构型与乙烯类似。


下列关于二者净化气体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捕获的气体所有原子共平面,捕获的气体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B.置入废气后,废气颜色变深,置入废气后,废气颜色变浅
C.适宜在较低温度下净化气体,适宜在较高温度下净化气体
D.适宜在较高压强下净化气体,适宜在较低压强下净化气体
8 . 一定温度下,向1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g)和(g),发生反应,测得反应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系内氨气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
B.前20min内用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1
C.该温度下,若定义产物的浓度均为1,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250
D.25min后测得氨气的浓度变化如曲线③,25min时改变的条件是添加0.2mol 和0.1mol
2023-05-05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反应mX(g)nY(g)+pZ(g) ΔH,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体系中物质Y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ΔH>0B.m<n+p
C.B、C两点化学平衡常数:KB>KCD.A、C两点的反应速率v(A)<v(C)
2022-09-15更新 | 2039次组卷 | 47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田家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化学试题
10 . 已知反应:CH2=CHCH3(g)+Cl2(g)CH2=CHCH2Cl(g)+HCl(g)。在一定压强下,按W=向密闭容器中充入氯气与丙烯。图甲表示平衡时,丙烯的体积分数(φ)与温度T、W的关系,图乙表示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W2>1
B.图乙中,A线表示逆反应的平衡常数
C.温度为T1,W=2时,Cl2的转化率为50%
D.若在恒容绝热装置中进行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装置内的气体压强增大
2022-05-18更新 | 1101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舒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