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是工业制备氢气的重要方式,在催化剂(如镍)表面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kJmol-1
   
副反应:
Ⅰ.已知:为标准摩尔生成焓,其定义为标准状态下,由稳定相态的单质生成1 mol该物质的焓变。对于稳定相态单质,其为零。
例如C(石墨)    kJ·mol-1,则的标准生成焓为-393.5 kJmol-1
物质CO
/kJmol-1-285.8-393.5-110.5
(1)    kJmol-1,结合表中数据计算反应___________
(2)在镍催化剂表面甲烷和水蒸气发生反应,最后生成CO、,反应机理如下,请补充其中的两个反应方程式(Z表示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a.       
b.___________       
c.
d.___________             
e.
Ⅱ.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发生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浓度不变,说明体系已达平衡状态
B.反应②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变,所以此反应熵变为0
C.在催化剂表面,分子中的化学键被削弱
D.在体系中通入适量的,有利于减少积碳,从而有利于反应进行
(4)维持压强100 kPa,平衡时、CO、的体积分数分别为a、b、c、d,反应①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是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体积分数)。
(5)500℃时,反应相同时间后测得的转化率随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则图中E点和G点CH4的浓度大小关系为c(E)___________c(G)(填“>”“<”或“=”)。

(6)通过甲烷水蒸气重整反应的平衡含量计算,以及析碳条件的判断,该转化需适当增大水碳比[],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
2023-07-15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2届高三一模考试化学试题
2 . -干重整技术(简称“DRM技术”)在转化利用的同时可以大量利用,从而成为一项“绿色”的化工技术而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该过程中涉及的反应如下:
主反应: 
副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O和的燃烧热分别为-890.3kJ/mol、-283.0kJ/mol和-285.8kJ/mol,DRM技术主反应的_____kJ/mol。
(2)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甲所示,随着进料比的增加,值的变化趋势及原因是_____
   
(3)在1000℃、压强为P时,按投料比加入刚性密闭容器中,达平衡时甲烷的转化率为80%,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90%,则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副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注:对于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
(4)DRM技术主反应的催化转化原理的如图乙所示:
   
①过程Ⅱ实现了含氢物种与含碳物种的分离。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过程Ⅱ的催化剂是_____,只有过程Ⅰ投料比_____,含铁催化剂组成才会保持不变,维持循环使用。
2023-06-26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六校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试题化学试题
3 . 近几年科学家提出了“绿色自由”的构想。把空气中的CO2进行转化,并使之与H2反应生成可再生能源甲醇。
(1)已知4.4kg CO2与足量H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态的水和气态的甲醇,可放出4947kJ的热量,试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 一定条件下,往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 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I、反应II与反应Ⅲ,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图中c点的转化率为66.67%即转化了2/3)所示:

①催化剂效果最佳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填“反应I”、“反应II”、“反应Ⅲ”)。
②b点v(正)___________ v(逆) (填“>”,“<", “=”) 。
③若此反应在a点时已达平衡状态,a点的转化率比c点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若其他条件不变,将a点容器的体积压缩至原来的一半,一段时间后反应再达平衡时,与原平衡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CO2的浓度减小                                   B.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CO2和H2的体积比为1:3                    D. CH3OH的体积分数增大
④c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
(3)科学家还研究了其它转化温室气体的方法,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将CO2转化为气体燃料CO。该装置工作时,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2021-06-25更新 | 6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三中2021届高三收网题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4 . 氮的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研究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和化学平衡对于消除环境污染有重要意义。

(1)NO在空气中存在如下反应:2NO(g)+O2(g)2NO2(g)ΔH。上述反应分两步完成,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反应II的热化学方程式___

②反应I和反应II中,一个是快反应,会快速建立平衡状态,而另一个是慢反应。决定2NO(g)+O2(g)2NO2(g)反应速率的是___(填“反应I”或“反应II”),请写出判断的理由___

(2)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的有关反应为:C(s)+2NO(g)N2(g)+CO2(g)。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NO,T℃时,各物质起始浓度及12min和15min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如表所示:

浓度(mol·L-1)

时间(min)

NO

CO2

N2

0

0.200

0

0

12

0.050

0.075

0.075

15

0.100

0.050

0.450

①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

②在12min时,若只改变某一条件使平衡发生移动,15min时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是___

③在15min时,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NO和N2,使NO、N2的浓度分别增加至原来的2倍4倍,此时反应v___v(填“>”、“<”或“=”)。

(3)NO2存在如下平衡:2NO2(g)N2O4(g)△H<0,在一定条件下NO2与N2O4的消耗速率与各自的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有如下关系式:v(NO2)=k1·P2(NO2),v(N2O4)=k2·P(N2O4),速率与分压关系如图所示。一定温度下,k1、k2与平衡常数Kp(压力平衡常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间的关系是Kp=___(用k1、k2表示);图中标出的点O、A、B、C、D中,能表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点是___

2021-05-31更新 | 291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1届高三第三次高考适应性统考理综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利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Co3O4,还含有少量的铝箔、LiCoO2等杂质)制备碳酸钴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萃取Co2+的反应原理:Co2++2HR(有机磷)CoR2+2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Ⅰ”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a[Al(OH)4]
B.“酸溶”中H2O2的作用是将Co2+氧化为Co3+
C.“反萃取”中可加入H2SO4分离出Co2+
D.“沉钴”时增大Na2CO3溶液的浓度或滴加速率,能够提高产品的纯度
6 . 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研究Cl2在不同溶液中的溶解度(用溶解Cl2的物质的量浓度表示)随溶液浓度的变化。在NaCl溶液和盐酸中Cl2的溶解度以及各种含氯微粒的浓度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图1可知,Cl2溶于NaCl溶液时还发生了反应Cl2+Cl=Cl
B.随NaCl溶液浓度增大,Cl2+H2OH++Cl+HClO平衡逆移,Cl2溶解度减小
C.随盐酸浓度增加Cl2与H2O的反应被抑制,生成Cl为主要反应从而促进Cl2溶解
D.由上述实验可知,H+浓度增大促进Cl2溶解,由此推知在稀硫酸中,随硫酸浓度增大Cl2的溶解度会增大
7 . As2O3在玻璃工业中常用作澄清剂和脱色剂,以增强玻璃制品的透光性,工业上用高浓度含砷废水(砷元素以+3价形式存在)提取As2O3的工艺流程如下:

(1)不同pH时,该含砷废水中各种含砷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①H3AsO3______________(填“强”或“弱”)酸。
②“调pH”时,控制溶液的pH=6,“沉砷”时会生成As2S3沉淀。写出“沉砷”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已知As2S3与过量的S2-存在反应:As2S3(s)+3S2-(aq) 2AsS(aq),则“沉砷"中加入FeSO4的作用是_______
(3)“氧化”步骤除了可以加入氧化剂,还可通过电解反应将有毒的AsO可转化为无毒的AsO。用石墨为电极,在强碱性溶液中电解含AsO的溶液,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4)加H2SO4调节pH=0时,由Na3AsO4制备As2O3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已知As2O3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浓度硫酸中的溶解度(S)曲线如图所示,为了提高As2O3的沉淀率,“一系列操作”过程中,冷却结晶时应控制的条件为_______
2021-05-12更新 | 31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1届高考二模(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二)化学试题
8 .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是常用的氮氧化物的净化方法,原理是用在特定催化剂作用下将,还原为.
反应Ⅰ:
反应Ⅱ:
(1)反应Ⅱ_______反应Ⅰ(填“有利于”或“不利于”)中的净化;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为了提高的净化速率,可采取的最合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
(2)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在反应器中以一定流速通过烟气,在不同温度下进行该催化还原反应,的质量分数对单位时间内去除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该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B.状态A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压强,能增大单位时间的去除率
C.状态B时选择合适催化剂,可以提高相同时间内的去除率
D.的质量分数越高,催化剂的活性越好
E.该催化剂具有选择性,能降低特定反应的活化能
②从起始至对应A、B、C三点的平均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③若烟气中含量一定,在催化剂适宜温度范围内,当时,随着该比值的增大,去除率无明显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温度下,向密闭刚性容器(含催化剂)中投入,发生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转化率为60%,此时再加入,则反应速率______(填“大于”、“小于”、“等于”).
2021-04-10更新 | 591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东北三省四城市)2021届高考二模(高三质量监测二)化学试题
9 . 实验室研究从医用废感光胶片中回收银的方法。
(1)银的浸出
I.两步法:
已知:i.溶液与溶液直接混合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ii.
溶液将胶片上的单质银转化为,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溶液能溶解并得到含的浸出液。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解的原因:_______
II.一步法:用水溶解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用表示)的混合固体,调节形成溶液,再加入一定量,配成浸取液。将废感光胶片浸入浸取液中,发生反应:
③从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的角度分析加入的作用:_______
(2)银的还原
调节(1)所得浸出液的,向其中加入溶液(B的化合价为)至不再产生黑色沉淀,过滤得到粗银;滤液中的可以循环使用。补全离子方程式:_______
(3)银浸出率的测定
称取m1g洗净干燥的原胶片,灼烧灰化后用溶解,过滤。滤液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V1mL。另取m2g洗净干燥的浸取后胶片,用同样方法处理,滴定,消耗标准溶液V2mL。(已知:)
①银的浸出率_______(列出计算表达式)。
②实验发现在浸取试剂均过量、浸取时间足够长的情况下,与II相比,I中银的浸出率明显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10 . 硫氰酸钾(KSCN),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药品,常用于合成树脂、杀虫杀菌剂等。某化学小组用下图实验装置模拟工业制备硫氰酸钾,并进行相关实验探究。

已知:①不溶于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
②D中三颈烧瓶内盛放、水和催化剂,发生反应,该反应比较缓慢且在高于170℃时易分解,在高于25℃时即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是____,装置D中盛装KOH溶液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
(2)制备KSCN溶液:将D中反应混合液加热至105℃,打开K1通入氨气。
①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K1,此时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保持三颈烧瓶内反应混合液温度为105℃一段时间,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
②打开K2,缓缓滴入适量的KOH溶液,继续保持反应混合液温度为105℃。
(3)装置E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4)制备硫氰酸钾晶体:先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经___(填操作名称)、减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氰酸钾晶体。
(5)取少量所得KSCN晶体配成溶液,将装置E中混合液过滤得溶液x,进行如下实验:

①设计实验探究ⅱ中银镜产生的原因___
②小组同学观察到ⅲ中实验现象后,用力振荡试管,又观察到红色褪去和沉淀增多,请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解释:____
2021-03-11更新 | 1366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