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i.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i中加入KSCN溶液的体积改为2mL,不具有说服力,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B.观察到现象a比现象b中红色更深,即可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C.进行ii、iii对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由于溶液体积变化引起各离子浓度变化而干扰实验结论得出
D.若将ii中加入试剂更换为3滴1mol/LKCl溶液,记为现象c,则平衡逆向移动,现象c比现象b红色更浅
2023-12-1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2023-2024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小组同学探究盐溶液对反应(血红色)的影响。将溶液与溶液混合,分别加入等量的试剂①~④,测得平衡后体系的透光率如下图所示。

已知:i.溶液血红色越深,透光率越小,其它颜色对透光率的影响可忽略
ii.(黄色)
iii.已知对实验无影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注入试剂①后溶液透光率增大,证明逆向移动
B.透光率③比②高,可能是阳离子种类或溶液不同导致的
C.透光率④比③高,可能发生了反应
D.若要证明试剂③中对平衡体系有影响,还应使用溶液进行对照实验
3 . 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某同学进行如图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通过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生成物浓度的变化
B.实验Ⅱ中加3滴KSCN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深,说明平衡常数变大
C.观察到现象a比现象b中红色更深,即可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D.实验Ⅲ加3滴水的目的是保证体积与实验Ⅱ一致,是对比实验
4 . 某兴趣小组以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为研究对象,结合所学反应原理的知识改变条件使其发生“色彩变幻”。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已知:①K2Cr2O7溶液存在平衡:Cr2O+H2O2CrO+2H+
②含铬元素的离子在溶液中的颜色:Cr2O(橙色);CrO(黄色);Cr 3+ (绿色)。
   
A.i 可证明反应 Cr2O+H2O2CrO+2H+的正反应放热
B.ii 是验证“只降低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正向移动”,试剂 a 可以是 NaOH
C.iii 平衡逆向移动仅仅是因为增大了生成物的浓度
D.向 iii 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乙醇,溶液将由橙色变为绿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为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
反应i:
反应ii:(黄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观察到现象a比现象c中红色更深,即可证明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i平衡正向移动
B.观察到现象b比现象c中红色浅,即可说明反应i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ⅱ平衡正向移动
C.进行IV对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出于溶液体积变化引起各离子浓度变化而干扰实验结论得出
D.III中溶液一开始无,12小时后检出,可能的原因是还原的速率较慢,反应ⅱ速率较快
6 . 10mL0.1mol•L-1KI溶液与5mL0.1mol•L-1FeCl3溶液发生反应:2Fe3+(aq)+2I-(aq)2Fe2+(aq)+I2(aq),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氯化钾固体,平衡不移动
B.加适量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
C.经过CCl4多次萃取分离后,向水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出现血红色,证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022-04-01更新 | 494次组卷 | 12卷引用:2019年高考浙江卷化学试题变式题(单选题21-25)
7 . 表中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均正确的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取2mL0.lmol/LAgNO3溶液,先后滴加3滴0.lmol/LNaCl溶液和6滴0.lmol/LKI溶液,观察沉淀情况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黄色沉淀Ksp(AgCl)大于Ksp(AgI)
B等体积pH=2的两种酸HX和HY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HX溶液中放出的H2HX的酸性比HY弱
C在KSCN与FeCl3的混合液中再加入KCl固体溶液颜色变浅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D用广泛pH试纸测定1mol/LNaHSO3溶液的酸碱性测定pH=3.2NaHSO3溶液呈酸性,证明在水中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A.AB.BC.CD.D
2024-01-1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某兴趣小组以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为研究对象,结合所学反应原理的知识改变条件使其发生“色彩变幻”。
已知:①K2Cr2O7溶液存在平衡:Cr2O(橙色)+H2O 2CrO(黄色)+2H
②Cr3(绿色)

(1)i可证明反应Cr2O+H2O 2CrO+2H的正反应是___(填“吸热”或“放热”)。
(2)ii是验证“只降低生成物的浓度,该平衡正向移动”,试剂a是______
(3)iii的目的是要验证“增大生成物浓度,该平衡逆向移动”,此实验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
(4)根据实验Ⅱ中不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2024-01-0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9 .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黄色)(无色)(红色)。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溶液,溶液颜色变___________(填“深”或“浅”);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溶液,平衡向___________(填“正”或“逆”)方向移动。
(2)已知:(,橙色)(,黄色)   某同学利用以上可逆反应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现象如下:

①待试管中颜色不变后与试管比较,溶液颜色变浅;②快速滴入浓硫酸,试管温度略有升高,溶液颜色与试管相比溶液颜色变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B.待试管中溶液颜色不变的目的是使完全反应
C.试管中的现象说明影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D.该实验不能证明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

(3)某同学进行了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的有关实验,实验过程的数据记录如表(见表格),请结合表中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编号实验温度参加反应的物质
120100.1100.10
22050.1100.15
320100.150.15
44050.1100.15
已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判断,在上述实验中,反应速率最快的可能是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③在比较某一因素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时,必须排除其他因素的变动和干扰,即需要控制好与实验有关的各项反应条件,其中:1和2、1和3的组合比较,所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找出哪种组合是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___________
④教材中利用了出现黄色沉淀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请你分析为何不采用排水法测量单位时间内气体体积的大小进行比较:___________
2024-05-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潮州市松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目的方案设计和现象结论
A证明是弱电解质用pH计分别测量醋酸溶液和盐酸的pH,醋酸溶液的pH大是弱电解质
B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先将注射器充满气体,然后将活塞往里推,注射器内气体颜色加深加压,平衡向生成气体的方向移动
C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黄色)溶液中缓慢滴加硫酸,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增大浓度,平衡向生成(橙色)方向移动
D比较催化分解的效率向两份等浓度、等体积且等温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分别加入2滴等浓度的溶液和溶液,前者产生气泡较快催化效率:
A.AB.BC.CD.D
2024-01-0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