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CO2资源化利用对缓解碳减排压力具有重要意义,使用镍氢催化剂可使CO2转化为CH4。反应体系中主要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Ⅰ:   
反应Ⅱ:   
(1)将反应后气体通入___________(填试剂),可证明反应Ⅱ发生。
(2)计算   ___________(用表示)。
(3)相同投料比时,体系内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

(4)镍氢催化剂活性会因为甲烷分解产生积碳而降低,同时二氧化碳可与碳发生消碳反应:
积碳反应:   
消碳反应:   
其他条件相同时,催化剂表面积碳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之后,温度升高积碳量减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5)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测得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如下图。

①催化剂在较低温度时主要选择___________(填“反应Ⅰ”或“反应Ⅱ”)。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
2023-11-2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研发二氧化碳的利用技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能源是减轻环境污染和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案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CO2合成二甲醚有两种工艺。
工艺1:
涉及以下主要反应:
反应Ⅰ.甲醇的合成:CO2(g)+3H2(g) CH3OH(g)+H2O(g) ΔH1=-49.0kJ/mol
反应Ⅱ.逆水汽变换:CO2(g)+H2(g) CO(g)+H2O(g)   ΔH2=+41.0kJ/mol
反应Ⅲ.甲醇脱水:2CH3OH(g) CH3OCH3(g)+H2O(g) ΔH3=-23.5kJ/mol
工艺2:反应Ⅳ.2CO2(g)+6H2(g) CH3OCH3(g)+3H2O(g)   ΔH
①ΔH=___________kJ/mol,反应Ⅳ在___________(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下自发进行。
③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下列说法能判断反应Ⅳ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气体物质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不变
B.容器内CH3OCH3浓度保持不变
C.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2)在不同压强下,按照n(CO2):n(H2)=1:3投料合成甲醇(反应Ⅰ),实验测得CO2的平衡转化率和CH3OH的平衡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甲、乙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图甲纵坐标表示CH3OH的平衡产率
B.p1<p2<p3
C.为了同时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和CH3OH的平衡产率,应选择低温、高压条件
D.一定温度、压强下,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的主要方向是寻找活性更高的催化剂
②图乙中,某温度时,三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在T1温度下,将3molCO2和7molH2充入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Ⅰ和Ⅳ,达到平衡状态时CH3OH(g)和CH3OCH3(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和0.5mol。
①反应经过10min达到平衡,0~10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___________mol/(L·min)。
②T1温度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2024-01-2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3 . 二甲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水煤气(主要成分为CO和)合成。其主要反应原理如下(a、b、c均为正值):
    kJ⋅mol
    kJ·mol
    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kJ/mol。
(2)以下说法能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
a.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恒温恒压条件下,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c.绝热体系中,体系的温度保持不变
(3)生产二甲醚的过程中存在副反应:,与甲醇脱水反应:形成竞争。将水煤气按一定进料比通入反应装置,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在保持温度一定改变压强条件下测得二甲醚的选择性如下图所示。

资料:二甲醚的选择性是指转化为二甲醚的CO在全部CO反应物中所占的比例。
分析:温度一定,随压强增大,二甲醚选择性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
2024-01-1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 硝酸广泛用于化肥、化纤、医药、染料、橡胶等的制造,在国防工业、冶金工业、印染工业以及其他工业部门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化学试剂。
(1)工业生产中未直接在一个设备中将催化氧化至,而设计了两步氧化,中间经过热交换器降温,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节约能源,还有_____目的;
(2)实验发现,单位时间内的氧化率[]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如图所示),分析1000℃后的氧化率减小的可能原因_____
   
(3)的反应历程如下:
反应Ⅰ:(快) 
 
反应Ⅱ:(慢) 
 
①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平衡常数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②已知反应速率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升高温度后增大的倍数_____增大的倍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Ⅱ)工业上也可以直接由合成,其中最关键的步骤为,利用现代手持技术传感器可以探究压强对该平衡的影响。
在恒定温度和标准压强条件下,往针筒中充入一定体积的气体后密封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分别在时迅速移动活塞后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测定针筒内气体压强变化如图所示。
   
(4)有关该过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E、H两点对应的的体积分数较大的为E点
b.B向里快速推注射器活塞,E向外快速拉注射器活塞
c.B、C、D三点正反应速率最大的是B点
d.C点时体系的颜色比D点深X
(5)下列表述能表示该反应已达平衡的是_____(填序号)
a.活塞位置不变时,针管中的压强不再改变
b.针管内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c.针管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改变
d.针管中温度、压强不变时,管内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6)求D点_____(不必化成小数)
(7)图像中C、E两点气体平均摩尔质量最大的点为_____(填代号)。
2023-10-2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当今世界多国相继规划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因此,研发二氧化碳利用技术,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成为研究热点。其中用为原料合成甲醇()过程主要涉及以下反应: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1)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Ⅰ的_______
(2)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Cu催化剂表面生成的部分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

反应历程中反应速率最快一步的能垒(活化能)的_______eV。并写出该历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上述反应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填字母)。
A.升高温度,反应Ⅱ正向移动,反应Ⅲ逆向移动
B.加入反应Ⅰ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及反应热
C.增大的浓度,有利于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D.及时分离出,可以使得反应Ⅰ的正反应速率增大

(4)加压,甲醇产率将_______(填“升高”“不变”“降低”或“无法确定”);若原料二氧化碳中掺混一氧化碳,随一氧化碳含量的增加,甲醇产率将_______(填“升高”“不变”“降低”或“无法确定”)。
(5)加入新催化剂使1mol 和3mol 在1L密闭容器中只发生反应Ⅰ、Ⅱ,平衡转化率和甲醇选择率(甲醇选择率是指转化生成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达到平衡时,最适宜的反应温度是_______(填“473K”“513K”或“553K”)。
②553K时,若反应后体系的总压为p,反应Ⅰ的_______(列出计算式)。(为压强平衡常数,其表达式写法:在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中用气体分压代替浓度,气体的分压等于总压乘以物质的量分数。)
6 .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多种含碳化合物均可通过一定条件转化成甲醇。
(1)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CO(g)+2H2(g)CH3OH(g)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温度/℃250300350
平衡常数(K)2.040.270.012
此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填“高温”、“低温”或“任意温度”)
(2)科研人员结合实验和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甲醇在钯(Pd)催化剂表面的解离反应:CH3OH(g)CO(g)+2H2(g) △H,部分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TS表示过渡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CH3OH*CO*+4H*       △H<0
B.上述历程中正反应的最大能垒(活化能)Ea=100kJ•mol-1
C.上述历程中碳原子价态未发生变化
D.过渡态的相对能量就是该过程断键所需的能量
(3)利用CO、CO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合成甲醇,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i:CO(g)+2H2(g)CH3OH(g) △H1
反应ii:CO2(g)+H2(g)CO(g)+H2O(g) △H2=+41.6kJ•mol-1
反应iii:CO2(g)+3H2(g)CH3OH(g)+H2O(g) △H3=-49.9kJ•mol-1
一定压强下,向某密闭容器中按一定比例通入CO、CO2和H2,发生反应i、ii、iii。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含碳气体各组分占所有含碳气体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H1=______kJ•mol-1
②c代表______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填“CO”,“CO2”或“CH3OH”)。
③根据反应i和反应ii,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体系中物质a的物质的量分数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原因是______
(4)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假设只发生反应ii和反应iii,且反应iii的活化能比反应ii的活化能小,请在图中画出c(CH3OH)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______
   
2023-05-14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 浙江省义乌市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
7 . CO2的资源化利用意义重大,其主要产品——甲醇可用于生产二甲醚,二甲醚在日用化工、制药、农药、染料、涂料等方面有广泛的用途。
该反应体系中涉及以下两个主要反应:
主反应:   
副反应:   
(1)已知25℃和101kPa下,的燃烧热分别为   ,则___________kJ/mol。
(2)在CO2加氢制甲醇的体系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增大初始投料比,有利于提高CO2的转化率
b.当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时,说明反应体系已达平衡
c.平衡后,压缩容器体积,主反应平衡正向移动,副反应平衡不移动
d.选用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CO2的平衡转化率
(3)不同条件下,相同的时间段内CH3OH的选择性和产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

CH3OH选择性
①由图可知,合成甲醇的适宜条件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C2T催化剂       B.催化剂       C.230℃       D.290℃
②在230℃以上,升高温度,C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但甲醇的产率降低,原因是___________
(4)在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的混合气体,于5.0MPa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平衡时CO和CH3OH在含碳产物中物质的量百分数及C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表示平衡时CH3OH在含碳产物中物质的量百分数的曲线是___________(填“a”或“b”)。
②250℃时副反应的Kp=____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024-01-0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
8 . “氧化法”和“光催化氧化法”常用于烟气脱硫、脱硝,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回答下列问题:
Ⅰ.氧化法
(1)用氧化烟气中的时,体系中存在以下反应:
a)        
b)       
c)       
根据盖斯定律,_______
(2)在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以下反应:
d)       
e)       
不同压强(p)下,的平衡转化率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下同),_______
②下列有关该反应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恒压下,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时,说明反应体系已达到平衡
B.任意时刻,存在
C.恒容下,升高温度,该体系中气体颜色变浅
D.恒容下,增大的浓度,反应d、e的正反应速率均增大
③某温度下,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数为,且的物质的量分数相等,此时_______mol。
Ⅱ.光催化氧化法
光照条件下,催化剂表面产生电子()和空穴()。电子与作用生成离子自由基(),空穴与水电离出的作用生成羟基自由基(),分别与反应生成。变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3)一定范围内,NO脱除速率随烟气湿度的增大而增大,结合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
(4)已知该过程中生成的可继续与发生反应:;该反应可分两步进行,请补充反应ⅰ:
ⅰ._______
ⅱ.
(5)理论上“光催化氧化法”中,消耗的与生成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2023-04-22更新 | 11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9 . (一)一种工业制硝酸的方法经历下列几个步骤:
4NH3(g)+5O2(g)4NO(g)+6H2O(g) H1<0
2NO(g)+O2(g)2NO2(g) H2<0
3NO2(g)+H2O(l)=NO(g)+2HNO3(aq) H3<0
已知:NO在1000℃以上会发生分解反应。
(1)工业生产中未直接在一个设备中将NH3催化氧化至NO2,而设计了两步氧化,中间经过热交换器降温,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节约能源,还有________的目的。
(2)实验发现,单位时间内NH3的氧化率[n(NO)生成/n(NH3)原料]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如图所示),分析1000℃后NH3的氧化率减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3)2NO(g)+O2(g)2NO2(g)的反应历程如下:
反应I:2NO(g)N2O2(g)(快)        H1<0 v1=k1•c²(NO) v1=k1•c(N2O2);
反应II:N2O2(g)+O2(g)2NO2(g)(慢)        H2<0 v2=k2•c(N2O2)•c(O2) v2=k2•c2(NO2)。
①一定条件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状态,平衡常数K=________(用含k1、k1、k2、k2的代数式表示)。
②已知反应速率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升高温度后k2增大的倍数________k2增大的倍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二)工业上也可以直接由N2O4合成HNO3,其中最关键的步骤为2NO2(g)N2O4(g),利用现代手持技术传感器可以探究压强对该平衡的影响。
在恒定温度和标准压强条件下,往针筒中充入一定体积的NO2气体后密封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分别在t1、t2时迅速移动活塞后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测定针筒内气体压强变化如图所示。
   
(4)有关该过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E、H两点对应的的NO2体积分数较大的为E点
b.B向里快速推注射器活塞,E向外快速拉注射器活塞
c.B、C、D三点正反应速率最大的是B点
d.C点时体系的颜色比D点深
e.图像中C、E两点气体平均摩尔质量最大的点为C
(5)求B点N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
2023-10-1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总第四次)化学试题
10 . 将转化为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发生的反应为 ,某小组计划研究在相同温度下该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他们分别在恒温下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物质,获得如下数据:

容器编号

容器体积/L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的时间/min

平衡时反应热量变化/kJ

1

0.050

0.030

0

放出热量:

1

0.100

0.060

0

放出热量: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能说明容器①内的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气体总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不再变化。
D.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05mol且保持不变。
(2)用含的代数式表示0-时间段内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与(g)在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第2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它条件不变,若将容器①改为绝热容器,则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容器①②中均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2___________(填“>”“<”或“=”)。
(6)在450℃、100kPa的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平衡体积分数随起始时投料的变化如图所示,用平衡压强(平衡压强=该物质的体积分数×总压强)代替平衡浓度,则450℃时,该反应的___________(计算出具体数值)。
   
2023-06-01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