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的装置及操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下列实验设计、操作或实验现象均正确的是
A.检验甲酸中是否混有甲醛,可向样品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以中和HCOOH,再做银镜反应实验
B.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将反应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入到饱和烧碱溶液中
C.液态溴乙烷中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淡黄色沉淀生成,以检验溴元素的存在
D.实验室制硝基苯要在水浴的热水中插入温度计
2021-08-23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同源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2 .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标的是
A.用MnO2与稀盐酸反应制备纯净氯气
B.用氯化钡溶液吸收CO2与SO2两种气体
C.用分液法分离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混合液
D.用饱和氯化铁溶液与过量石灰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2021-08-21更新 | 1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决赛试题
3 . 制备乙酸乙酯是中学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实验。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某些无机盐类也可以催化乙酸乙酯的合成,为了探究不同盐的催化效果,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向大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无机盐催化剂,再加入3 mL无水乙醇和2 mL冰醋酸,按图连接装置。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5 min,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上方。
实验记录: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实验得到的酯层高度如下表。
催化剂酯层高度/cm催化剂酯层高度/cm
氯化铁晶体2.7氯化铝3.2
A2.2氯化钠0.0
(1)实验时,需要加入几粒沸石,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催化剂用量为3 mmol(以阳离子计),选用的催化剂A可能是_____(填标号)。
a. 氯化铜晶体       b. 硫酸钙晶体        c. 碳酸钠晶体        d. 硝酸钾晶体
实验所用四种催化剂中,制备乙酸乙酯最好选用________
(3)若用18O标记乙醇中的O,用氯化铝作催化剂时,产生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实验中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得到的混合液经_________,蒸馏,最终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2021-07-14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管M中药品的添加顺序依次为浓硫酸、乙醇、乙酸
B.试管N中盛放的试剂为饱和碳酸钠溶液
C.反应过程中试管N内有油状液体生成
D.装置中的长导管起导气、冷凝作用
5 . 用乙酸和乙醇反应制备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中药品添加顺序依次为:浓硫酸、乙醇、乙酸
B.导管伸入试管中液面以下,防止产物挥发造成损失
C.浓硫酸作反应的催化剂,同时可吸水提高酯的产率
D.试管中溶液红色变浅,是因与乙醇发生反应
6 . 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部分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

(1)实验前,向试管Ⅰ中加入3mL___,然后边振试管边慢慢加入2mL___和2mL乙酸。
(2)试管Ⅰ中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
(3)与教材实验装置不同,甲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作用是冷凝乙酸乙酯和___
(4)若反应前向试管Ⅱ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实验完毕后,将试管Ⅱ中的溶液充分振荡、静置,现象为___
(5)将试管Ⅱ中的溶液转移到乙装置中,进行___(填操作名称),分离出的上层液体为___(填物质名称)。
(6)下层液体利用丙装置进一步分离。实验时应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目的是___;实验过程中,冷却水应从___(填“a”或“b”)口进入。
(7)该实验用30g乙酸与46g乙醇反应,如果实际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26.4g,则该实验中乙酸乙酯的产率是__。(产率指某种生成物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2021-07-01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香料等工业,可用如图装置来制备。A中盛有浓硫酸,B中盛有乙醇、乙酸的混合溶液及碎瓷片。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乙醇的沸点为78.5℃,乙酸的沸点为117.9℃。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的作用;吸水剂和________
(2)C装置的作用:冷凝乙酸乙酯和________
(3)D中盛有的试剂为_______,实验完毕后烧杯D中现象为________
(4)反应开始时不宜用大火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
(5)为了研究乙醇和乙酸的反应机理,将乙醇中的氧原子用18O标记(),写出用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反应结束后,收集烧杯上层的油状液体,从油状液体中分离出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操作流程如下:

已知试剂a为饱和溶液,分离方法(I)是____,分离方法(II)是____,试剂b为____
2021-07-01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8 .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待铜与浓硫酸反应停止并冷却后,可将试管里的物质慢慢倒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里,观察溶液颜色
B.酯化实验完毕后,可将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过滤出来
C.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若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则需要重新配制溶液
D.将未打磨的铝片放入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说明铝、氧化铝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
2021-06-24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9 . 二苄叉丙酮是一种催化剂配体,可用于制备钯催化剂,实验室可用苯甲醛和丙酮在碱性条件下制得二苄叉丙酮(反应大量放热),反应原理如图:
2H2O+
实验步骤:
I.称取2.0g氢氧化钠溶于20mL水和16mL乙醇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冷却后装入100mL的三颈瓶,置于水浴中,放入搅拌磁子(如图1)。称取2.1g苯甲醛(沸点179℃)与0.8g丙酮(沸点56℃)并混合好,将混合物的一半加入碱溶液,控制混合物温度在20-25℃,快速搅拌2-3分钟后,产生黄色絮状沉淀。15分钟后,用胶头滴管加入剩余混合物,继续搅拌半个小时,得到大量黄色絮状沉淀。

II.将三颈瓶中的混合物转入抽滤装置(如图2),抽滤后用大量水洗至滤液接近中性后,将沉淀室温干燥,得粗晶体。

III.取粗晶体于茄形瓶中,组装好重结晶装置(如图3),通冷凝水后向茄形瓶中加入适量95%乙醇并用油浴加热,待粗产品完全溶解后,先缓慢冷却到室温,再用冰水浴冷却,抽滤,冰水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8g纯二苄叉丙酮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球形冷凝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其冷凝效果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直形冷凝管,原因是_______
(2)步骤一中苯甲醛和丙酮的混合物分两次加入并用水浴控制温度的目的是_______。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
(3)抽滤又叫减压过滤,过滤速度明显高于普通过滤,原因是_______。步骤二中抽滤后水洗至滤液接近中性是为了确保除去粗晶体表面吸附的_______
(4)步骤三中粗产品完全溶解后不直接用冰水浴冷却的原因是_______
(5)该实验中二苄叉丙酮的产率是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1-06-1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联考化学试题
20-21高一下·浙江·阶段练习
10 . 下图为乙酸乙酯的绿色合成路线

(1)下列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它们都属于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都可用(C6H10O5)n表示,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二者最终的水解产物相同
(2)M的分子式为_______
(3)①乙醇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
②III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实验中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可完成上述反应IV,制得乙酸乙酯。

①在试管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
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2021-06-12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双师316高一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