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含量的测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硫酸四氨合铜晶体常作杀虫剂、媒染剂。某小组设计实验制备硫酸四氨合铜晶体并测定其纯度。
实验(一)制备,装置如图所示。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有___________
(2)持续反应一段时间后C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将A装置中混合物缓慢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的,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得到晶体。
①不能向A装置的混合物中加入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
的作用是___________
实验(二)制备硫酸四氨合铜晶体。
步骤实验操作及主要现象
取一定量晶体溶于蒸馏水得到溶液
向步骤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氨水,产生蓝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蓝色沉淀逐渐溶解,最终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
向步骤所得溶液中滴加的乙醇,静置析出深蓝色晶体,用下图装置过滤
取步骤中晶体,用乙醇与浓氨水的混合液洗涤,再用乙醇与乙醚的混合液淋洗,然后将其在左右小心烘干,得到

(4)步骤中蓝色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其原因是___________(写出离子方程式)。
(5)相对普通过滤,利用图2装置分离晶体,其突出优点有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实验(三)测定硫酸四氨合铜晶体纯度。
样品溶于蒸馏水配制成溶液,准确量取配制溶液,滴加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加入过量溶液,滴加3滴淀粉溶液,用 溶液滴定,边滴边摇动锥形瓶至滴定终点,消耗溶液。相关反应:
(6)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若①摇动锥形瓶时间过长,空气进入较多;②滴加稀硫酸过多,则上述两种情况可能会导致测得结果___________(填字母)。(已知: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会发生歧化反应)
A.①偏高   ②偏低             B.①偏低   ②偏高             C.①偏高   ②偏高             D.①偏低   ②偏低
昨日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部分学校2024年高三下学期高考信息考试化学试题
2 . 回答下列问题:
Ⅰ.图为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用漂白粉与浓盐酸制取少量氯气,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选用装置___________
Ⅱ.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NO和Cu反应的氧化产物,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未画出)。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a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装置B中试剂为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若D中产物为CuO和的混合物,为测定其组成,取混合物5.92g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测得生成448mL(标准状况下)NO气体,则混合物中CuO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024-05-2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高三下学期“3+3+3”备考诊断性联考(三)化学试题
3 . 硫及其化合物是十分重要的化工原料。
(1)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测定硫酸浓度(不考虑体积变化,假设锌与稀硫酸反应只产生氢气):

①实验部分操作:a.调平量气管和烧杯的液面;b.冷却至室温;c.读数。正确的先后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填字母)。
②已知开始时量气管读数为,最终读数为(均折合成标准状况,且)。则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最低硫酸浓度为__________
(2)已知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也可以与发生反应。
①将通入装有过氧化钠的硬质试管中,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处。若木条不复燃,则说明反应无生成,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将通入装有碘水(含淀粉)的洗气瓶中,若__________,说明还原性:,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3)为探究在盐酸中与Cu、的反应,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实验。
实验Ⅰ:

实验Ⅱ:

已知:,实验Ⅰ中得到的黑色固体为
①实验Ⅰ通入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实验Ⅱ通入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实验Ⅱ若消耗__________,则生成
2024-05-05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卷
4 . 贵州是国内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适宜种茶制茶条件的茶区,是国内业界公认的高品质绿茶重要产地。茶叶中有两种含量最多的功效成分,一是咖啡因,它易溶于水、乙醇、氯仿,二是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其抗氧化能力是VC的5~10倍),它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难溶于氯仿。实验室提取茶多酚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备工作:称取适量干燥的绿茶样品,并将其粉碎成细粉末。


②提取:称取10g茶叶末,用滤纸包好,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提取操作。

③分离:将提取液分别过滤后合并滤液,并将滤液按1∶2的体积比与氯仿混合,并搅拌均匀,再用分液漏斗静止分层。取上层液按1∶2体积比加入乙酸乙酯,混合均匀后搅拌3~5分钟,然后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最后分层,操作2次,合并萃取液,用水浴加热减压蒸馏除去乙酸乙酯。
④浓缩:趁热将残液移入洁净干燥的蒸发皿,用蒸汽浴继续浓缩至近干
⑤结晶:冷却至室温,移入冰箱冷冻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状的茶多酚粗制品。将粗制品用蒸馏水进行1~2次重结晶,得到茶多酚精品。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2中滤纸包好的茶叶末装入___________中,圆底烧瓶内加___________和适量乙醇,通冷凝水,加热套加热,当乙醇被加热沸腾后,控制加热套温度在90℃。为使恒压漏斗内液面高出茶叶包约0.5cm,并保持约1h,可行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2)步骤3中氯仿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萃取过程中振摇操作的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4)与常压蒸馏相比,减压蒸馏的优点是___________
(5)在酸性介质中,茶多酚能将还原为生成的深蓝色配位化合物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用光密度值A表示)与茶多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正比。A与茶多酚标准液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称取1.25g粗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移取该溶液1.00mL,加过量酸性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后,测得溶液光密度值,则产品的纯度是___________(以质量分数表示)。
2024-03-23更新 | 2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校联盟2024届高三高考实用性联考(三)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利用莫尔盐制备草酸亚铁晶体的实验及样品纯度的检验实验设计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时,易被氧气氧化。
Ⅰ.莫尔盐的制备
实验步骤:将绿矾与适量的硫酸铵固体混合溶于水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调节,蒸发浓缩,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
(1)用稀硫酸调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
Ⅱ.草酸亚铁晶体的制备
实验步骤:将莫尔盐溶于适量稀硫酸并装入三颈烧瓶中,通过仪器滴加草酸溶液,水浴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淡黄色固体草酸亚铁晶体。

(2)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
Ⅲ.草酸亚铁晶体样品纯度的检验
草酸亚铁晶体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采用滴定法测定该样品的组成,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称取草酸亚铁晶体样品,溶于稀硫酸中,配成溶液。
②取①中所得的溶液,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③向滴定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洗涤液并入滤液中。
④继续用标准溶液滴定步骤③中所得滤液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
已知:

(3)步骤②中溶液装在_______(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中;步骤④中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下图所示,则_______

(4)步骤②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步骤③中加入锌粉的目的是_______
(5)草酸亚铁晶体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6 . 地球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厨余垃圾中的鸡蛋壳进行再利用。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Ⅰ.鸡蛋壳预处理
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后研磨成粉,高温煅烧后加水得到石灰乳。
Ⅱ.制备葡萄糖酸钙
在石灰乳中边搅拌边缓缓加入葡萄糖酸溶液至pH为6~7,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葡萄糖酸钙晶体。
Ⅲ.制备营养强化剂G
取3.00g葡萄糖酸钙晶体,用蒸馏水溶解,边搅拌边逐滴加入适量ZnSO4溶液,待反应完成后减压过滤;滤液转入烧杯中,加入适量95%乙醇,充分搅拌至晶体析出,减压过滤得到G的粗产物2.60g;将粗产物提纯后,得到G的晶体1.56g。
已知:①葡萄糖酸分子式为C6H12O7,结构简式为:
②提纯回收率指提纯后产物的质量占粗产物质量的百分比。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研磨鸡蛋壳所需的仪器是_______(选填“蒸发皿”“研钵”或“坩埚”)。
(2)步骤Ⅱ中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
(3)步骤Ⅱ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4)步骤Ⅲ中ZnSO4溶液需逐滴加入的目的是_______;提纯粗产物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5)下图中减压过滤装置是_______(填标号);与常压过滤相比,减压过滤的优点是_______

(6)营养强化剂G的名称是_______;G的提纯回收率是_______%。
2024-01-22更新 | 72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1月贵州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
7 . 碘化钾()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用途广泛。一种利用含碘废液(碘的主要存在形式为)制备碘化钾的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Ⅰ:取含碘废液,调节溶液,加入一定量,溶解,加热至30℃,加入稍过量粉末,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沉淀;
步骤Ⅱ: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上述制备的沉淀,铁粉(过量),蒸馏水,搅拌,沸水浴加热1小时,冷却,抽滤。将滤液倒入烧杯中,加入约溶液,搅拌,煮沸,静置,过滤,得滤液A;
步骤Ⅲ:用氢碘酸调滤液A的,将滤液倒入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至___________(填现象),冷却,干燥,得到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的控温方法为___________转化为的反应为①,②,则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铁粉转化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步骤Ⅲ中,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
(4)产品中KI含量的测定
称取4.00样品,配成溶液,取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乙酸溶液及3滴曙红钠盐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避光滴定至沉淀呈红色(终点),平行滴定三次,消耗标准溶液分别为
①用标准溶液滴定时要避光的原因是___________,在滴定时溶液应盛放在___________(“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②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8 . 铁酸锌(ZnFe2O4)是一种重要的磁性材料与催化剂,实验室可以通过前驱固相法制备铁酸锌,具体步骤如下:
Ⅰ.7.840 g (NH4)2Fe(SO4)2·6H2O(M=392 g·mol-1)与2.870 g ZnSO4·7H2O(M=287 g·mol-1)溶于100 mL水中,加热至75℃。
Ⅱ.加热足量0.002 mol/L(NH4)2C2O4溶液到75℃与Ⅰ中溶液混合。
Ⅲ.将混合液在90-100℃加热搅拌5 min,生成固体前驱物[ZnFe2(C2O4)3·6H2O]。
Ⅳ.待混合溶液冷却进行过滤,用冷的蒸馏水洗涤。
Ⅴ.将过滤得到的固体前驱物干燥2 h,然后在700℃灼烧2 h,得到产品1.928 g。
(1)下列仪器在步骤Ⅰ中需使用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无需使用的是___________(填名称)。

(2)步骤Ⅱ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_加热。
(3)步骤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步骤Ⅳ中检验固体前驱物洗涤干净的操作和现象为___________
(5)步骤Ⅴ中固体前驱物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分解,生成三种无色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6)本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___
(7)将所得产品用X射线衍射法检测后,得到X射线衍射图谱如图所示,则ZnFe2O4属于_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2023-11-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质量监测化学试题
9 . 某小组为了探究硫酸的性质,设计如下实验:
序号操作现象
常温下,在铁片中加入过量的浓硫酸没有明显现象
常温下,在铜片上加入过量的浓硫酸没有明显现象
在铜和过量30%H2O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SO4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在铜和过量30%H2O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蓝色,并产生气泡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没有明显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改变一个条件,为使实验①中的反应持续发生,改变条件是___________
(2)为了引发实验②中的反应,宜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实验后,观察产物水溶液的颜色,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3)实验④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比较实验③和④可知,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H的作用是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4)向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得到沉淀M,用元素分析仪分析,M为铜的氧化物,提纯干燥后的M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加热,12 g M完全分解为10 g CuO。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M能与稀硫酸酸化的KI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uI(碘化亚铜),在滤液中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写出M和稀硫酸酸化的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10 . (三氯化六氨合钴)属于经典配合物,实验室以为原料制备的方法和过程如下:
Ⅰ.制备
已知:钴单质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可制得纯净,钴单质在300℃以上易被氧气氧化;的熔点为86℃,易潮解。
制备装置如图:
   
(1)试剂X是___________;试剂Z的作用为___________
(2)上述装置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制备——配合、氧化。
步骤ⅰ:在锥形瓶中,将4g固体溶于8.4mL水中,再加入6g研细的晶体,溶解得到混合溶液。
步骤ⅱ:将上述混合溶液转移至三颈烧瓶中,加入研细的活性炭和浓氨水,再逐滴加入溶液,水浴加热至50~60℃,保持20min。然后用冰水浴冷却至0℃左右,抽滤,得粗产品。
(3)滴加时若速度过快,产物中会含有杂质,原因为___________
(4)水浴加热温度控制在50~60℃,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Ⅲ.测定产品纯度。
(5)用如图装置测定产品中的含量(部分装置已省略):
   
①蒸氨:取样品(杂质不参与反应)加入过量试剂后,加热三颈烧瓶,蒸出的通入盛有标准溶液的锥形瓶中。液封装置2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②滴定:将液封装置2中的水倒入锥形瓶后,使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溶液滴定剩余的,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溶液。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
2023-08-11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4届高三8月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